作者:尹俊(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特征,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中国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起步较早,在生产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曾显示出其先进性和优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只有一条路径。回顾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现代化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对内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因此,即使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模式也不可能成为所有国家学习的对象。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没有走依靠侵略扩张或残酷剥削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放、融合、进取等重要思想,讲求各种文明包容互鉴,充分借鉴人类有史以来各种文明的先进部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同时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是兼具中国性和西方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最大发展中国家,如此巨大体量的国家进入现代化,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因此,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还是全面小康,无论是提高人口素质,还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和成就,也是决定世界现代化进程里程碑式的标志。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和任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指现代化既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赢得了最广大人民广泛支持和拥护,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大地打响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走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力证明,一切为了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法宝。
中国式现代化是规划科学的现代化。1956年,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循序渐进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两步走”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党提出“三步走”战略。进入新世纪,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如同“接力赛”般按照规划的宏伟蓝图不断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各个领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从历史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忽视其他领域的协调发展,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严重后果。罗马俱乐部发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此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将各个领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但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要学会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著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他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深刻分析,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