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折射。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把社会心态培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出了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心态培育的战略决策。如何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和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如何认识政府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等,是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期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高度,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亦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部分,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矫治”。社会治理之所以需要加强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由社会治理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需要准确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有助于解决社会治理中客观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即善治,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治理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而心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是由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及其组织实现的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其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可见,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和过程都涉及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社会治理各个层面都内生出大量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心理学问题。例如,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问题、公民的社会参与问题、社会心态问题、群体决策的优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构成了社会心理服务的内容。因此,社会治理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撑,离不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与“人”的关系。制度的设计和运转须以人们的心理为根基。一项制度若在大多数人看来具有正义性与合法性,则更容易得到支持和遵从;如若违背基本的人性和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则很难落地并维系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治理是硬治理和软治理的结合。硬治理主要依赖行政、司法、制度建设等方式自上而下开展;软治理则主要借助意识形态引导、民主协商、文化濡染、制度规训、道德教化、社会认同等软性方式开展。遵循并运用心理规律,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开展社会治理,是软治理的重要方式,其有助于通过“由心而治”,实现治理效果的“入脑入心”,在赢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降低治理成本,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
尊重人性和心理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笼统地说,心理学研究的是人性问题——无论是先天的本性,还是后天的习性。如前所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张的首要含义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人,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试以创新的动机问题举例说明。学习和工作的动机可以区分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内生动机生发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热爱、好奇心、挑战精神,外生动机则源自对任务结果的追求,如追求奖励与回报,试图赢得认可与名声。一项以学生为实验对象的研究发现,在内生动机上学业优秀的学生显著强于普通学生,但外生动机上两类学生则没有差异;而且,这两类学生在数学任务上的理解水平都与内生动机有正向关系,而与外生动机无关。实际上,心理学家一再证明,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科学家,真正激励其持续钻研和探索的力量是内生动机,而非外生动机,滥用物质奖励往往会削弱这种宝贵的内生动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必须尊重人性和普遍的心理行为规律,不可背道而驰,这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由心而治”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
理解心理规律。人有自由意志,加之个体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准确预测某个人特定的心理行为特点,但在统计意义上,依然可以确定一般性的心理行为规律。心理学以及更广泛的行为科学,就是在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手段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规律。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社会管理者都亲自做研究,但至少要通过学习和个人体悟,尽量去了解、理解人们的心理行为规律。例如,放学后家长迟迟不来接孩子,是令学校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心理学家格尼茨和拉切奇尼曾于2000年在以色列的日托中心做了一项实验,对那些接孩子时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结果发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罚款不仅没有减少本欲抑制的迟到行为,反而使之增加了。迟到的家长本会心怀内疚,但罚款却无异于给其错误行为定价;而一种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一旦有了价码,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因为可以拿钱来买,家长心中的那点内疚、自律就荡然无存了。在社会生活中,滥用市场逻辑,经常会带来糟糕的后果。如果社会管理者能够多了解一些心理行为规律,就能更好地反思要制定的社会治理政策和措施。
依循心理规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依照心理规律开展社会治理,注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肯尼亚,许多家庭表示因为缺乏现金而无法投资购买卫生防疫用品(如杀虫剂、蚊帐),然而仅仅发放现金似乎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学者杜帕斯和罗宾逊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上锁的金属盒、一把挂锁和一个标明需购买的卫生防疫用品名称的账本,人们对这类商品的投资就会提高66%至75%,这一研究有效推进了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这一做法背后的原理是“心理账户”——人们往往在心里把不同来源的资金放在不同的账户上,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消费。金属盒、锁和带标签的账本,实际上利用了“心理账户”这种自动思维方式,让人把钱放在专门用于购买卫生防疫用品的心理账户上,而不是混入一般的日常生活开支中随意花掉。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也体现了对心理规律的依循。精准扶贫强调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其中,资金使用精准有助于保证农民切实把扶贫资金使用在购买种子、种苗上,而不是用于其他消费,进而提升脱贫效果。
开展心理建设。人们的心理行为特点未必都符合社会要求和价值追求,因此需要调适、干预、促进、改善。简言之,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国民心理建设。心理建设的内容既可以是面向个体心理的,如开发智力、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也可以是面向整体社会心态的,如提高社会信任、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减少社会戾气。例如,失信行为不仅会导致社会信任水平下滑,还会危害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如果能够建立起严密的征信体系以及公正的社会规范,健全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社会信任水平就会得以提升。面向特定主体和人群的各类心理建设,都要优先考虑制度设计问题,然后再考虑直接面向个体的心理干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良好的国民心理素质,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心态,开展心理建设是一项为民族复兴而凝心聚力的系统工程。
总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心理咨询室和精神科门诊的微观技术性工作,不能采用简单的“治病救人”逻辑,而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善治谋篇布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要在制度和人的层面开展心理建设,尊重、理解并依循心理行为规律开展社会治理,实现“由心而治”。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