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公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规范。把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公正为民”的思想随处可见,并且构成了系统完备的理论学说,不仅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准则,也成为维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精神支柱。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公正的思想,这源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太公六韬》中有一段话可做注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这一论断,也是从商朝灭亡和周朝兴起的历史经验中得来的。
商朝末期,纣王暴虐淫侈,例行逆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制订酷刑苛法,镇压百姓反抗,最终众叛亲离,成了独夫民贼。相反,周文王采取“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的政策,修德行善,政治清明,广罗人才,发展生产,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拥护,奠定了周王朝崛起的基础。
商鞅在总结历史经验后也得出“公私之交,存亡之本”的结论。他说:“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故三王以义亲,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上古以来尧舜以至三王五伯,治国理政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都在于为天下而位天下,为天下而治天下,不是把天下之利归于一己之私。而当时天下纷争、战乱频仍的原因,也是由于执政者“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是趁机谋取私利,以至于民心离散,国家危亡。因此,商鞅指出,为天下之公,还是私天下之利,是决定国家存亡的根本原因。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惟公而后能正”,这些思想成为古代先贤的共识。黄宗羲总结尧舜之道时说:“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据《左传》记载,邾文公打算迁都,史官占卜的结果是:“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说:“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立君为民,大公无私,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传统。
社会公正,关系人民福祉
公与私相对,正与偏相对。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强盛之道,在于为人民谋福利,以芸芸大众为重心,而不仅是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古圣先贤把社会公正看作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倡导为公为民的政治立场。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神兽獬豸能够明辨是非曲直,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富有灵性,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因此成为秉持公正、不偏不倚的化身。据说黄帝、皋陶等人都曾用獬豸来决断疑狱,公正执法。《尚书》载有“以公灭私,民允其怀”的训诰,告诫领导干部不能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要一心为民,百姓才能信服。《吕氏春秋》说:“夫私视使人目盲,私听使人耳聋,私虑使人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私欲容易产生偏见,使人看不清方向,只有心术在公,把持公正底线,才能避免灾难。
《慎子》记载当时的制度建设,都是从倡导立公去私、体现公正原则的目的出发:“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管子也认为,礼法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制约偏私之心,维护社会公正:“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今乱君则不然,有私视也,故有不见也;有私听也,故有不闻也;有私虑也,故有不知也。”韩非子进一步指出:“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公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国家秩序的重要方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除了外在的法律制约,社会公正的实现,还需要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持守正道,带动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如何让百姓信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正直的人为政,百姓自然信服;反之,邪佞之人当道,百姓就会不服。孟子也指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自己不行正道,是不能使别人正直的。孔子教育弟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分配方式不公平,也会破坏社会公正,导致民心不平,人言鼎沸。只有分配公正,社会和谐,国家安定,人民才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公正的实现,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决维护社会公正,切实保障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