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99年,《黑客帝国》基于强人工智能的存在,展开人工智能控制人类生活的想象: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繁重的工作都交给了机器人。人类没有公平对待机器人,于是废弃的机器人被像现在的废弃电器一样当做废品处理。而安逸享乐中人类开始暴露其本性,最终被反抗的人工智能控制。
在几十年前,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之时,人们便密切关注以及想象当信息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技术越来越精湛时。他们缜密的计算,高精度而强硬的钢铁之躯,如果不满足于服从人类的驱役,是否会反抗人类,并扼杀人类文明?
在传统道德研究中,心理学家关注于不同类型社会行动者(包括人类,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在道德判断中是否得到平等对待(Caviola et al., 2019; Sommer et al., 2019)。而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迅速发展的当下,个体的道德判断对于新的社会行动者是否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我们通过轮船难题考察人们对不同社会行动者的道德判断,并做出假设:
H1:青少年和成年人认为人类在道德上最重要,其次是狗、类人机器人和类动物机器人。但是儿童还没有发展出在道德上优先考虑类人机器人而不是类动物机器人的倾向。
H2: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道德上优先考虑高拟人化社会行动者而不是低拟人化社会行动者的倾向变得更加强烈。
H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道德上优先考虑有生命的社会行动者而不是无生命的社会行动者的倾向变得越来越强烈。
H4: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于社会行动者的拟人化,社会行动者的有无生命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更大。
研究过程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包括737人:儿童63人,青少年256人和成人418人。此外,考虑到三个样本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程序可能会影响结果,我们重新收集了青少年和成人的离线数据。新收集数据的最终样本包括197人:儿童63人,青少年63,和成人71人。
实验采用3×6混合设计。参与者被告知两艘船正在下沉,两艘船上都没有人能生还,但他们可以选择拯救其中一艘船。如果参与者感到选择困难,也可以选择“不能决定”,该答案将不包括于最终分析中。
根据我们的研究目的,选择社会行动者的抽象类别(“人”、“狗”、“类人机器人”和“机器狗”)。含有42个与指令阶段相同结构的比较,这些比较包括6个模块(人与狗、人与类人机器人、人与类动物机器人、狗与类人机器人、狗与类动物机器人、人与类动物机器人)。每个区块包含7个问题(1对1、1对2、1对10、1对100、2对1、10对1和100对1)。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使用图片来展示四种社会行动者,我们从三组中每组邀请20名参与者,评估社会行动者的四张照片外观的拟人化(Phillips et al., 2018)。并问参与者这些图在外观上有多像人类,采用4点计分。
结果分析
我们计算了每个参与者的六个偏差分数(人-狗,人-类人机器人,人-类动物机器人,狗-类人机器人,狗-类动物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类动物机器人)。偏差分数意味着将一个社会行动者优先于另一个社会行动者的趋势。
道德判断在单因子三水平(组:儿童与青少年与成人)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较高的拟人化社会行动者 – 较低的拟人化社会行为者偏差分数”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年龄组的主要效应显著。研究发现:青少年和成人都认为人类在道德上最重要,其次是狗、人形机器人和类动物机器人,而儿童倾向于不优先考虑类人机器人而是类动物机器人;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倾向于在道德上优先考虑高拟人化的社会行动者而不是低拟人化的社会行动者;儿童对有生命的社会行动者优先于无生命的社会行动者的倾向弱,而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偏差得分差异不显著。
表1 偏差分数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偏差分数的单样本t检验
图2在不同道德困境下六组被试的偏差分数
讨论
本研究系统地考察了社会行动者类型(人类、动物、类人机器人、类动物机器人)及其特征(拟人化和有无生命)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道德判断的影响。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青少年和成年人对不同社会行动者的道德地位优先级持有较为相同的看法。然而儿童的认知与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同,他们还没有形成在道德上优先考虑类人机器人而不是类动物机器人的倾向。重要的是,本研究证实了社会行动者的拟人化和拟人化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有无生命总是大于拟人化的影响。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更加严格地控制图像材料的有效性,进一步探索人们道德判断背后的认知加工过程或使用其他范式来探索个体对社会行动者的道德考虑是否与道德判断现象一致。并且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的关联本质上是横断面的,限制了因果关系的结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使用纵向分析来提供更多因果关系的证据。
参考文献
Zhou, K., Lan, L., & Yan, Z. (2023). Human's moral judgements towards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00, 1–15.
参赛要求
END
排版:肖琳
初审:陈敏
文案:康岳妍
指导老师:颜志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