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

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

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少年识字之后,认真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半白半文的《三国演义》,初读三国囫囵吞枣,随年岁渐长之后又读《三国志》难免有更多感悟。这感悟最大的不分就是:生逢乱世,剩者为王,活得久才是王道。无数三国英豪都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个真理。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于是,才有了无数鄙夷批判

少年识字之后,认真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半白半文的《三国演义》,初读三国囫囵吞枣,随年岁渐长之后又读《三国志》难免有更多感悟。

这感悟最大的不分就是:生逢乱世,剩者为王,活得久才是王道。

无数三国英豪都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个真理。

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

官渡之战在哪里(官渡之战在哪里交战)

于是,才有了无数鄙夷批判的人,其实各有低估高估的因由出现。

历史有因果,有循环,有往复,更有辩证思索之后的自审,审视完之后,才证明了谁被低估谁被高估。

(袁绍和曹操)

在这篇传记中,袁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篇幅很大的传记中,关于袁绍的高光时刻,用字不过全传的5%,剩下的所有内容,大部分都描述官渡之战中袁绍必败的因由,说完这之后,就是他那三个儿子各自内斗,争锋相对,如何败光了老爹的家底。

整个袁绍传,几乎成了批判无能袁绍还有三个白痴儿子的传场。

然后历史就给了袁绍标签:好谋少决、主暗臣明、用人有误、色厉内荏。

可历史的真相真如此吗?

数日前,阿斗刚写了一篇,谁才是汉末第一阴谋家的文章,用辩证手法说出了覆灭汉王朝的真凶,就是这看似无用的袁绍。

切实地说,从黄巾之乱后到官渡之战前的三国,袁绍都是第一主角,都是第一玩家。

大将军何进是他的棋子,董卓也曾经是他的附庸,宦官因为他的谋划全军覆没,就连后来的雄主曹操就连陈留起兵都是借的袁绍的势,之后更长期是袁绍的附庸。

(悲催的袁绍)

只是这一切,在他失败之后,全部成了被忽略的言行,只有深度历史后,才能找寻一二。

所有人的关注点,都不是他曾经的英明睿智,反而是他不合时宜的举措。

比如:占据整个河北之后,居然傻愣愣的没有迎接汉帝,让曹操捡了便宜。

比如:不听建议,错失最佳的打击曹操的机会,坐看曹操势力越来越大。

比如:官渡之战前,不停手下田丰、沮授的谋划,结果失误连连。

比如:听信谗言,弄的手下高览、张郃投降,官渡之战彻底失败。

比如:官渡之战失败后,气急攻心,居然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了。

这无数失误连成一串,成了袁绍失败的根源。

(那时三国)

占据河北的袁绍,实力已成最强诸侯,他或有迎天子的心思,却不见得能成,距离太远是其一,天子身边的杨奉董承不配合是其二,弄到身边来对扩张势力或许会有掣肘是其三,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天子背书,去做这个事,貌似理由并不成立。

错过打击曹操势力的最佳机会,也是如此,刚刚平定的河北还需经营,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操,并未显山露水,也没有多少争锋相对,即便是潜在敌手,却依旧有同盟关系,打他的必要性在哪?所以袁绍的失败,真要细想,也就不停高览、张郃和用人有误上。

其实,这也并非失败根源,他失败最大原因是,死得太早了!

看完袁绍,我们在看曹操,真就做得那么完美无瑕?答案也是非也非也。

初起兵之后的曹操,做得好多事都不似雄主英雄。

因为老爹被杀,在徐州悍然屠城,这做的是人事吗?

因为屠城还有擅杀边让,弄得后方人心惶惶,众叛亲离,要不是程昱顶住了,曹操眼见要完。

因为泡张绣嫂子这样无厘头的事,弄得自己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这是不是重大失误?

因为衣带诏事件,曹操拒绝汉献帝的苦苦哀求,悍然杀了董贵人,如此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行为,如果来一场失败,结局就是众叛亲离。

(望之不似人君)

将胜负之决,归咎于汉献帝给予的狭天子以令诸侯上,无疑是偏僻的。

将胜负之决,归咎在曹操用人得当,行事更有勇有谋上,无疑是偏僻的。

将所有事迹归类之后,可以发现,这袁绍和曹操不过半斤八两!

唯一让他们有所不同的,只有一点,谁的心气更大,谁更坚韧,谁更能活,仅此而已。

官渡之战,更加坚持的曹操,迎来了战略事态逆转的契机,用一场偷袭乌巢烧了袁绍无数粮草。

河北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仅剩八百骑跟随逃亡河北。

可狼狈的袁绍,回到河北之后干了啥!

他转身就又一次集结了八万多人吗,继续喝曹操打。

眼见袁绍重振旗鼓,曹操一看,停下了继续的脚步,不敢打了。

这就是袁绍的威势,即便遭遇大败,握有整个河北的袁绍,依旧有势压曹操的实力。

(如果有来生)

回到冀州之后的袁绍,陆续平定了河北各处的叛乱,指望整肃内部之后,在跟曹操决一死战。

可惜的是,建安七年(202年)夏五月二十八日(6月28日),刚刚平定内乱回到邺城的他,发病去世了。

这里补充一句话,在袁绍去世之后,河北百姓人人悲痛,无数人在市里巷间挥洒眼泪,以哀悼这位历史上声名狼藉,实质却素行德政与民为善的军阀。

这和后续占领了冀州,大笑说:人口好多,兵力好多,粮草好多的曹操比,貌似袁绍更得民心。

可惜的是,这样的袁绍死了!

继承位置的儿子们,一个个败家无比,四分五裂的河北,给了曹操整个吞并的机会,即便这样的河北,曹操依旧用了七八年,反反复复数次,甚至借助了乌恒的力量,才彻底吞并了袁家。

(失败的英雄)

作为几乎同时创业的对手,他们两人无疑都深具雄才大略,一个个都成了北方霸主,可说创业成功者。

但,他们面对失败的不同态度,还有因此引申出的寿数之别,才有了他们的不同遭遇。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回,平定内乱后,正要重振旗鼓却因为心中郁郁,最后横死。

反观曹操!

赤壁之战大败而归,遭遇不是和袁绍一模一样?可曹操心多大,脸多厚?大败而归之后,立马改变策略,致力于最高权力的掠夺,又是加九锡又是封魏王,那有半点遭遇打击的样子。

于是,袁绍失败了,曹操成功了!

历史给了袁绍机会和打击,他却在关键时刻失败了,在更关键的时刻,死了。

历史同样给了曹操机会和打击,他却在关键时刻失败了,在更关键时刻,活了下来。

有这样经历的人还有司马懿,那也是一个心大脸皮厚,更兼能活的人。

这也许就是成功者的素质吧,遇事立得住,遇病扛得过,遇险避得过。

最后,回归主题,在看陈寿写的《三国志》,被低估的袁绍和被高估的曹操,唯一的区别就很明显了,至于司马懿,我都懒得评价了。

上一篇: 台湾总督府历任总督(台湾总督府大楼)
下一篇: 古代人用什么刷牙(古代人用什么擦屁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