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苟利于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是什么)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①,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②。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③,口将言而嗫嚅④,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⑤。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①车服:代指官职。车子和服饰代表官职的品级高下。维:束缚。
②理:治。唐代避高宗李治的名讳,以“理”代替“治”。黜陟(chùzhì):指官吏的进退或升降品级。陟:升官级。
③趑趄(zījū):踌躇不前,犹豫不决。
④嗫嚅(nièrú):欲言又止的样子。
⑤刑辟:刑法。诛戮:诛杀,杀戮。
送李愿归盘谷序董其昌书法
昌黎先生一番牢骚话,读完有感于其言,曰:
生灵聚处,皆有王吏官民。于人也,则有亲疏远近;于事也,则有好恶难易。趋利避害,人之性也,举不避亲,人之常情也。倘若任人惟才惟德,则称之曰贤;苟利于民不计得失,则治下称颂。舍常情而不为,是人之治所以有别与禽兽也。
禽兽之变诈本性也,止步于此。人之变诈,后天而习得之。王道教化,以圣人之道施教,芸芸众人何不尊也。王道之政,施良策以彰仁德,世无不谐之音,民无不愤之情,民虽小不忧其生计也。弗然,魑魅横行,宵小当权,人之忧不待其老。仁义不施,舟水之势异也,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也。
慕强权而不能均分其货,私所爱而不能治其民。是故也,世人行止悖于圣人之德,行之无德而以圣德教化不可行也。
蚕妇
盘谷之地,杳无人迹。退而居之,友山林沐天道,无愧于心。譬入桃花源,友邻睦邦友不止于亲友,敬老养老不止于吾老,衣食住行无患不均,则贫有何厌,永州之民无不向往之。隐士者,弃虚妄之言,厌贪婪之性,慕盘谷之所,使劳顿之心有所皈依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