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1
3月3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中国》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记者采访了《感动中国》总撰稿刘凯等主创人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2
吕顺芳,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一名普通农家妇女。2000年创办寻亲驿站,为孤儿寻亲提供志愿服务。xx年来,收集整理全国各地寻亲者资料3000余份,帮助200多名孤儿找到亲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寻亲大姐。
20xx年4月底,南京孤儿寻亲会,寻亲孤儿200余人,认亲家属150余人,有5人当场确认找到亲人。图为寻亲会最后一天,没等来亲人的孤儿们哭着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想停也停不下来
吕顺芳眼下又忙起来了。5月8日至5月12日,她发起组织的20xx梦回江南寻亲会陆续在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和南京举行,为60多年前被遗弃的上海孤儿寻找家人。
上海孤儿是指1959年至1961年间,被遗弃在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等城市,之后又被转移至华北地区的弃婴。据吕顺芳介绍,上海孤儿中的一部分到了山西,在太原、长治、阳泉等地落地生根,目前已经掌握的山西寻亲孤儿超过400人。
从20xx年至今,吕顺芳几乎年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寻亲见面会。之所以如此,皆因她心中也有一个寻亲梦。我的妹妹也是一名上海孤儿,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送到了上海。吕顺芳告诉记者,母亲当初这么做是为了在困难时期给孩子一条生路。改革开放后,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遗弃妹妹一事也成了母亲临终前心里永远的遗憾。
为了寻找妹妹,2000年,吕顺芳放弃了年收入5万元的工程承包工作,踏上了漫漫的寻亲征途。骨肉离别之苦我有切身感受,也知道千万里寻亲的难,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帮人寻亲的道路。从那时起,吕顺芳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报纸、电视、网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寻亲者的上门访问中收集寻亲信息,再进行比对和匹配。每当发现资料有相互吻合的地方,她总是立即打电话给双方,请他们互相联系,并尽快去做鉴定。
渐渐地,吕顺芳在各地上海孤儿中出了名,她的家也逐渐成为这些人的寻亲驿站。想停也停不下来。那么多人给我来信、来电话,对我说吕大姐,拜托你了!我总不能放下不管呀!吕顺芳说,寻亲已从最初的家事成了她目前的工作。这些年来,在她的帮助下,多达200多个家庭的失散亲人得以团圆。
帮助别人一家团圆,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多少弃儿在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又有多少父母在牵挂儿女。心灵上的缺憾永远无法用物质财富去弥补。吕顺芳对记者说,有些与子女失散的老人现在大多已经七八十岁,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帮他们寻亲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那些进入耄耋之年的、说话走路都颤颤抖抖的老人,为了找到丢失的骨肉,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找来,那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啊!?这些老人往往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有的甚至哭倒在地。吕顺芳坦言,正是这些眼泪催促着她在寻亲这条路上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我没有什么大本事,做不了别的事情,那就做一个缝合亲情的裁缝。
这些年来,吕顺芳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千名寻亲者。只有高中文化的她学会了10多个地区的方言,建立了吕大姐寻亲网和寻亲QQ群,同时协助有关单位成立了寻亲基因库。只要一有空,吕顺芳就给遗弃过孩子的老人采集血样,送检DNA。
除了吃饭、睡觉,今年已65岁的吕顺芳几乎昼夜不分地守在电脑旁,戴着老花镜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寻亲消息。赶上办亲人见面会,更是一天只睡3个小时,有时深更半夜还会被电话铃声惊醒。虽然很苦、很累,可每当她看到一个个离散家庭团聚的时候,浑身的疲惫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帮助别人一家团圆,是我最大的幸福,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寻亲的路还很远,我们一起走吧
除了经常组织大型寻亲活动,吕顺芳还将收集整理的寻亲信息悉数搬到网上,供各地寻亲人员免费查阅。在她的5个笔记本上,满满地记录着这些年来每一条寻亲者的信息,其中几本上了年头的已经被翻烂。为防止内页掉出来,吕顺芳自制了封皮,每一条信息都关乎每一个家庭,这些资料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让更多的寻亲者增添希望、如愿以偿?在吕顺芳看来,凝聚更多力量为爱寻找,才会增添希望,我们常说,寻亲队伍是爱的团队、是异姓的兄弟姐妹。在寻亲这条路上,为了却自己心愿努力的同时,通过爱心奉献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助人寻亲之余,吕顺芳还积极投身到其他公益事业中。她曾多次为白血病患儿、尿毒症患者、地震灾区募捐,通常都是自己带头捐款。在她的QQ群里,有很多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义工群体。吕顺芳说,做公益和帮人寻亲的道理相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好事就会收获快乐。往往一个凡人善举就会改变别人,会让一个家庭重获新生。
虽然我自己的妹妹还没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么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亲那样带着遗憾离去,想到那么多的家庭能够骨肉团圆,我就感到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寻亲的事业中来。吕顺芳说,不管有多大困难,她都会坚定而快乐地走下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寻亲的路还很远,我们一起走吧!结个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3
原子核技术,在世界上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在我国发展核潜艇事业的进程中,有一位英雄的事迹令人敬佩。
一位名叫彭士禄的老爷爷,别看他是一位很普通的老人。可他却是我国的机密,因为它是原子核动力的科研人员。彭士禄出生在一个英雄的家庭,母亲在他三岁时牺牲,父亲是4岁牺牲,其他的亲人陆续牺牲。但他们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革命而奋斗。在他成为孤儿后,他便与她的奶奶游走四方。在他15岁之前,他曾经好几次被抓到监狱中,但就在他15岁的那一年,周恩来找到了他。从此,他便踏入了学习生涯。
在此后他,争取到了留学的名额,但也就是那一年,美国的核潜艇,让世界震惊。毛主席出面问苏联是否提供一些资料,但苏联方却提出相当无礼的要求,于是,毛主席勃然大怒:“宁愿造1万年,也不愿意让出一点土地。”
便开始访问留学生,是否愿意转科目,彭士禄说:“只要能为国家奉献,什么活都做。”于是,一部分留学生便将科目改成原子核动专业。他们每天十分的刻苦。也十分努力。但当他们进入了祖国的核研究基地时便“消失了”其实他们是改名换姓了。彭士禄他们便没日没夜的工作,能让他们参考的只有两张模糊的图纸和一个模型的玩具,他们每天5点起来念英语,上厕所时也在背单词,直到深夜12点之前都不能入睡,因为他因为资料全是英文写的。
但也就因为他们这种没日没夜的奋斗。让他们只用了十三年走完了美国二十几年的路程。1970年成功的,造成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这样为国做贡献的人值得我们钦佩,所以我们一定要像彭士禄爷爷学习为国贡献,一生报国的精神。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4
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8日揭晓。科学家孙家栋、潘建伟榜上有名。
这10个人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信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女排特别致敬。
其中87岁的孙家栋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46岁的潘建伟是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20xx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5
昨晚,央视20xx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名单公布,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成功入选。
对于潘建伟,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在巨大的名利声望前,坚守学术的真谛,这是学者最难能可贵的。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的颁奖词为: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20xx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