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通讯所弘扬的主流价值观是:在改革开放初、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青年人应该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勇敢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80年代初,“”浩劫刚过,青年人没有上好学、学好本领,面对升学就业等困难和挫折,并且,在价值观与文化混乱中成长的青年面对改革开放,思想上出现信仰危机、思想断层,感到无所适从。而张海迪是名有着坚定的人生信仰并有着特殊困难的青年,她同时有着时代标兵的特质和新闻价值。
张海迪艰难地学医、学英语、写作、去工作,“不闲在那里消极过日子”,“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就是有价值的人生”。这种价值逻辑是健康向上、进步的主流价值观,也是80年代所缺失的主流价值观,大众媒体很好的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实现了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的任务。该文的最终目的不是赞美张海迪,而是用她的人格魅力引导这一代迷失方向的青年人。
(三)
1995年4月,《工人日报》采写了《寻找时传祥――重返精神高原(之一)》。
这篇通讯通过一代劳模大荣大衰的经历,向人们提出:人活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才是安宁的和谐的人生?关注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下人深层内心的世界。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冲突来实现价值观的表现。
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这一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前人们尊崇劳动;时,一切都贴上政治标签,劳动不再是单纯的信仰那么简单,普通劳动者因为与刘少奇握过手而成“公贼”,劳动有罪、正直有罪;后,价值观的灾难却没有完,伴随着改革开放物质文明进步,它越来越曲解,对于劳动,没有人再尊敬。当时的时代背景较特殊。改革开放一方面使中国市场经济初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西方价值观涌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物质至上主义作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副产品”出现,填充并腐蚀着人们原本就荒草丛生的精神家园。
作者做了总结性的评价:“现在赚再多钱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这其实就是文章所传递的主流价值观。
(四)
《闪耀在手术刀上的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军医、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发表于2007年。
它所传递的主流价值观是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标杆和专业主义精神。
在21世纪初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见成效,然而,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系统间的相互依靠和信任缺失。医务系统有一定的医风医德问题,社会形象受到质疑。
在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依赖报刊所提供的情况,做出好或坏的判断,这就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做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的描述,彼此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以此确保社会的稳定。对有问题的子系统督促其改进⑤。大众媒介有责任对受众进行医疗业现状的描述,并做出舆论监督,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华益慰是一个光辉的正面形象,他传递的价值观是救死扶伤、一心为病人的精神。他是整个医疗行业整体医务人员的“形象代言人”。该文歌颂了全心全意为病人,对病人充满怜悯爱心,对医疗工作充满责任心的主流价值观,树立了全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标杆,让民众穿过一大堆医疗纠纷新闻,看到了道德、理想的崇高,进一步促进了医疗的整体价值观的提升。体现了一个主流媒体的高度责任感、职业精神、认识水平。
结束语
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大众媒体作为强势媒介,应该有充分的责任感,而人物通讯是一种优越的形式,继承发扬人物通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传统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王桂芬 张国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培育》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③石庆生 《传播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④郭庆光 《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物通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人物通讯 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19-02
2016 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 2016 年 5 月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将活动主题确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热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强化对“工匠精神”的宣传报道,讲好职业教育“工匠”故事,让越来越多“匠心学生”、技术能手从幕后走到台前,是广大中职学校宣传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课题。因此,探讨弘扬“工匠精神”的中职学校人物通讯写作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弘扬“工匠精神”的中职学校人物通讯写作导向
人物通讯写作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工匠精神”是一种以追求精益求精为核心的积极的、向上的精神,其自身属性决定人物通讯写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以人为本的写作导向。
(一)正面宣传。坚持正面宣传是“工匠精神”主流意识对通讯文稿拟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职学校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客观要求,它要求在写作实践中把握国家、地方、行业以及学校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坚持一贯以来办学形象塑造导向,坚持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宣传导向,讲好中职校园“工匠故事”,营造学校正面形象。在写作实践中主动将学校个体融入职业教育大环境中,坚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宣传导向,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典型学生推到台前,积极主动讲好“工匠故事”,对于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舆论环境和校园文化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工匠精神”不只是学生所要学习和追求的职业精神境界,更多的是职业学校所要弘扬和培养的教育精神。“以人为本”也即中职学校以师生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通讯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历程,在写作中注意挖掘一般个体到普遍整体的关系,将学生人物“工匠”磨炼之路呈现在师生的眼前,树标杆、立榜样,搭建一条可供复制和参考的学习路径,激励全体学生向榜样学习,奋发向上,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弘扬“工匠精神”的中职学校人物通讯写作策略探寻
坚持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的写作导向为学生人物通讯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学校宣传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人物通讯员写作也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用“有心”找到典型人物,用细心采集素材,用精心创作故事。
(一)用“有心”找到学校典型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人物通讯层出不穷,写作对象广,写作素材多。但与之相比,中职学校学生人物通讯的写作对象局限于学校学生,写作对象固定,写作素材有限,宣传工作者思维容易定性,学生人物不容易受到关注,也就无法发现典型人物。殊不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只要“有心”就会寻找到有故事的人物。“有心”要全程跟随学生的学前、学中和学后。
1.“学前”的有心。中职学校的招生形式是自主招生,为争取更多更优质的学生生源,学校会派出专职招生工作人员负责招生宣讲、校园接待以及新生录取,他们基本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因此,宣传员要有目的地了解即将入学新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为入学之后的新生开学报道做好构思。这种“有心”主要集中在哪些新生身上呢?中考成绩较好但是选择职业学校就读的、具有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残疾的学生等身上都有很多可供报道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蕴含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学生和家长的教育理念转变、党和国家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以及学校对学生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是较为典型的人物故事。
2.“学中”的有心。在学期间,中职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强化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谋求各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个人成长成才。“学中”的有心要把握好“成长成才”这个关键词,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人物,这些学生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表现突出:一是技能操作水平高,参加自治区级及以上技能比赛获奖;二是勤奋学习,各方面表现突出,获得自治区政府奖学金;三是自强不息,励志成才,参加勤工助学或创业完成学业的学生;四是获得资助、重拾自信,顺利完成学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残疾学生;五是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异常优秀的学生。
3.“学后”的有心。中职学生毕业后,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有的继续深造学习。宣传报道优秀毕业生和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隐性的经济效益。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收集毕业生的优秀事迹材料,重视跟踪继续升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典型学生的宣传报道。
(二)用“细心”采集典型人物素材。找到典型人物后,接着就是着手进行采访。采访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关键,采访的过程同时也是走进人物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过程,要深入到主题人物以及相关人物当中,全面地采集写作素材。采访过程要做到“细心”,不放过任何有关的一环,环环相扣,全面而深入地获取写作素材。
1.以主题人物为中心,细心引导。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 17-19 岁之间,他们接触社会不多,人际交往不广,表达能力不强,这就要求宣传员要做到两个“引导”。一是提纲引导。在采访前要M写一个采访提纲,要采访哪方面的内容,有关的人和事,想要学生说什么话,细细地拟好提纲,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细心引导,按纲说话,控制好整个采访进程。二是层次引导。不要蜻蜓点水式的采访,采访的提问要步步深入,如采访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不要满足于其在筹备比赛中的刻苦训练,而要深入其在课堂中的表现、在课后的努力,全方面勾勒一个“工匠”形象。做到这两个“引导”,获取的素材将会更加丰满而深刻。
2.以相关人物为辅,细心补充。对学生人物的采访不要止步于对象本人,相关人物也要采访,班主任、任课教师、指导老师、同学等都是需要进行采访的,采访这些相关人物会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主体人物的形象,让语言的现场感更加强烈,让写作素材更全面,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用“精心”创作人物故事。中职学校学生人物通讯不单要勾勒出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写出人物精神的内涵,将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成长成才的典型挖掘出来,从而起到宣传典型、榜样示范、讴歌时代的传播主题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写作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五步“精心”策略进行拟写。
第一步,精心确定宣传主题。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类型确定宣传的主题和方向,如是技能水平成长型学生则将“工匠”精神确定为宣传的主题,沿着“工匠”是如何炼成的这一主题组织写作素材。
第二步,精心拟好标题。标题的拟写,要吸人眼球,有醒目性,最好以经过提炼的主标题+开门见山的副标题组成,主标题呼应宣传主题,副标题凝练全文内容,主标题用时代精神引领全文,副标题用人物线索贯穿全文,一正一副,一深一浅,高度凝练。
第三步,精心搭建写作框架。写作框架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支撑着整篇文稿的高度与深度,可以说是整篇文稿的“脚手架”,框架搭建不好,时代的宣传主题凸显不出,人物的形象也没有深度。因此,精心搭建写作框架体现在如何安排各部分写作的顺序上,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谨慎思考;体现在各部分的详略处理上,哪些部分应该详细些,哪些部分可以简略地写,需要恰当处理。
第四步,精心使用细节描写。细节的描写可以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形象,塑造人物的精神,可以让静止的纸面的文章,化成灵动的立体的情感,渗入读者的内心,增强人物形象的可视性和精神的感染力。细节描写是通讯文稿的血肉,要围绕主旨表达的需求,精心使用,以使文章有骨有肉,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第五步,精心升华结尾。结尾在写作中俗称“豹尾”,表现力要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政策要求,“工匠”型人才是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职业学校人物通讯只是一个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学生与国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学校的有机和谐统一。所以,中职学校人物通讯要精神升华结尾,以榜样示范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起到寓意深远、引人深思的作用。
总而言之,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职学校人物通讯写作策略,讲好职业学校“工匠”故事,是每一位职业学校宣传员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中职学校人物通讯写作以“有心”找到典型人物、“细心”采集素材、“精心”创作故事的策略进行写作,将一个个典型的“工匠”形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从而充分发挥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业引导作用,进而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超F.让新闻人物跃然纸上――人物通讯写作之我见[J].中国地市报人,2013(4)
[2]郭桂萍.在新闻与广告之上舞蹈――公共关系新闻写作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3]徐正英.用平民视角写校园典型人物[J].高校与经济,2008(2)
[4] 正.人物通讯写作八步法[J].写作,2010(4)
人物通讯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request very explicit subject, refines the good communication the subject, usually is the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 key. This needs to analyze the fact thoroughly the characteristic, understood occurs background and spirit of the age. Communication writing characteristic: Including novel, iconicity, commentary; In communication writing four kind of classifications: Character communication, event communication, work directory, style communication.
关键词:通讯写作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Key words:The communication writes character communication event communication work directory style communication
通讯,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通讯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或一件事有联系的几个侧面。它要求在描绘与叙述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与人物,较充分地表现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影响,较形象地表现其内在规律,并取得使人如临其境、如经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特殊新闻效果。
通讯和其它新闻体裁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闻性。通讯是一种报道性的新闻文体,它与文学创作、历史故事的区别之一,是它的内容具有新闻性。即,它所报道的人应该 是新闻人物,所报道的事应该是新闻事件;它必须真实可靠,强调时效性。如果报道人物,人物要有时代感;表现人物时代精神的材料,不仅要典型、合乎逻辑,而且要生动、形象、具体;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基础与思想境界。如果报道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应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时效性、生动性合一的特点,看它有无普遍的、典型的或较深刻的教育意义。有些事看起来“热闹”,但并不具备上述特点,因此,没有写的必要。
二是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求用形象说话。人物通讯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表现时代的脉搏,展现人才辈出的时代画卷,用活生生的人物及其行动,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和激励读者。事件通讯要有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群像,风貌通讯则要有活灵活现的景物形象,真正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三是评论性。通讯不仅记叙事实,还可以通过议论、抒情的手法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彩。当然,并非写通讯都要有议论和抒情,这要根据题材而定。有些通讯如工作通讯与工作研究等其容纳量较大,内涵丰富深刻,除了一般地叙述事实,还需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其主题。通讯中的议论与评论文章不同,它是精彩事实的升华,全篇乃以记叙为主。通讯中的抒情与散文也有区别,散文中的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情怀为主,而通讯中的抒情则是缘事而发,多是高潮和感人之处的点睛之笔。
通讯写作中的四种分类: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指以反映人物活动及其思想为对象的通讯。常用的结构方法有:
1、传记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人物的成长过程,或把人物的成长过程或经历分为几个阶段,然后把每个阶段中的典型性强的事例组织起来。
2、故事组合式。它是以典型性强、故事性强的事例为结构单位,有的只选取人物成长过程或成熟后的二、三件事动笔,通过二、三事来透视一个人物的个性、思想、品德,如《万里长征不停步――记老红军甘祖昌二、三事》就是一例。有的则将人物的事例先行分类,将相近的或按品德、思想的各个侧面、各种表现来分类组合。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的结构,也叫分类组合法。
3、主题组合式。完全突破时空和事例分类的一般限制,按事物的内部的逻辑性,按主题的表现、展开以及进一步开拓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4、缘事显人式。即通过事情或工作进展本身来显示人物。
5、群像组塑式。强调在一定的画面下,用一个个特写镜头再现人物,全篇有如一组一组的塑像。它可以用于一个人若干典型镜头的有机连缀,也可以用于“群像”的“雕塑”。
6、印象式。即印象记的结构法。它是随着访问的深入和对人物感觉、认识的层次而逐步展现人物的。这种形式,可以有环境、气氛、心理、对话的描写。
7、小故事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波。
另外,还有特写式、速写式等结构方法。
(二)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重在记事,以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影响及意义为已任;也可以把全过程压缩成概括性的叙述,还可以把事件中的某个片断作突出的描绘。
(三)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典型事实来反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和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采访札记》、《记者来信》,都是工作通讯的一种新的变通形式。它在取材、写法、叙事口吻上,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笔法也较自由。
(四)风貌通讯
人物通讯范文第5篇
一、通讯的基本知识
1.通讯的含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2.通讯的特征容量大。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样式多。写法活。具体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并非通讯之特征。
3.通讯的类型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二、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主题写一则通讯,首先要确立主题。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哪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
通讯的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发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背景上来观察、考查,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涵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就好比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之处,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2.通讯的结构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3.通讯的表达方式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松散凌乱、不宜多描述细节。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才能描写出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