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发布号,浏览往期更多的好文。
白崇禧是桂系名将,因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被称为“小诸葛”。
他与蒋介石是多年的政治对手,曾三次逼蒋介石下野,1948年底,因他发公开倒蒋通电,蒋介石被迫引退,改由白崇禧的老搭档、桂系元戎李宗仁任代总统,因此,蒋介石恨白崇禧入骨又拿他无可奈何。
沈鸿英国家保密局(沈鸿英简历)
马佩璋
白崇禧相貌堂堂,与妻子马佩璋堪称男才女貌、一对璧人。
不过,这对恩爱夫妻的婚姻早年也曾出过问题,幸得马佩璋大气宽容,这才化解了危机、弥合了裂痕,后来,两个人一共生育了七子三女,全都培养成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作家白先勇。
白先勇后来多次在电视访谈中回忆自己母亲冒着纷飞炮火带着一家老小逃难、在乱世里辛苦栽培子女成长,赞她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不愧是白崇禧的良配。
一、官宦世家的千金,大龄出嫁,与白崇禧相见恨晚马佩璋出身于桂林一个颇具名望的回族绅士家庭,父亲是清末贡生,饱读诗书,母亲温柔贤惠,颇具才情。
作为家中长女,在父母的教育和刻意锻炼下,马佩璋从小就聪明伶俐,有个性,有主见。
小时候母亲要为她缠足,她觉得疼,不愿缠足,就又哭又闹,甚至用脚去踹母亲的门,直到大人们同意不再给她缠足为止。
到了上学的年纪,她厌恶古板的私塾教育,迫使母亲不得不将她送入新式学堂桂林女子师范学习,在这里,马佩璋接受了许多新思想,甚至还参加了一些学生游行。
成年后的马佩璋,家世、能力、外貌都很出众,是桂林小有名气的美人,还未出阁,就已经开始管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上门求亲的络绎不绝。
马佩璋的父亲择婿标准极严,马家是回族,坚持非教门不通婚,同时,马佩璋又向父亲提出,她要的如意郎君,必须经自己过目,且终生只能娶她一个妻子。
这使得真正合乎标准的人少之又少。
后来,她考入了桂林女子师范学校,加上外貌出众,美名在当地传开了,上门提亲的更是数不胜数。
正是因为父亲严格的要求,导致马佩璋22岁都还没能出嫁,在那个时代22岁没出嫁的就已经算是高龄剩女了。
白崇禧
白崇禧是桂林山尾村人,父亲是回教世家,后来改了汉姓,母亲马氏是虔诚的穆斯林,因此白崇禧也笃信回教,他一表人才、年轻有为。1925年总指挥白崇禧攻占桂林,马健卿见他年轻有为,是个有前途的男子,又知道他单身,便想将女儿马佩璋嫁给他。
马父看中了这位桂系的风云人物,一心要找他做女婿,而32岁的白崇禧因为到处征战,也没订婚,马父设法找到白崇禧的族兄白崇临,托他保亲牵线,白崇禧见马佩璋如此品貌,信仰相同,也是十分满意。
1925年2月27日,他们在桂林府前街的师长府第举办了婚礼,新婚没几天,沈鸿英部又杀了个回马枪,与白崇禧在桂林一带展开了拉锯战,马佩璋藏身到桂林的德国道生医院中,方避过一劫。
虽然白崇禧的社会地位不低,但是生活不仅颠簸,还有很多的危险,所以做他的妻子,承担的家庭重担,是外人不可想象的。
二、不哭,不闹,大度化解已生子的“小三”
婚后,马佩璋为白崇禧接连生下了长女白先智和次女白先慧。1930年,白崇禧与李崇仁带着桂系部队一起参加了中原大战,为保妻女安全,他托人把妻女送到了香港安置。
马佩璋与女儿
当年10月,白崇禧率部击败盘踞广西南宁的滇军,将作战指挥部设于南宁有名的陆氏花园。
11月4日,中原大战结束,白崇禧闲居于这处鸟语花香、曲院深廊的大宅内,寂寞难耐,辗转难眠,常半夜三更将已经熟睡的警卫叫起来对弈,来消磨时光。
其侍从副官许辉生为替长官“分忧”,私下跑到南宁的风月场所找来几个年轻的风尘女子,没想到白崇禧却看不上眼,为了让长官如愿,许辉生索性豁出去把自己的未婚妻王氏介绍给了白崇禧,哄她说是去照料白崇禧生活起居。就是在现在,这个副官还是要有点勇气。
白崇禧见到王氏,深感满意,为避人耳目,让许辉生在陆氏花园附近的依仁街另寻一个幽静小院安置王氏,为了感谢许辉生的“奉献”,白崇禧下令任命许辉生为广西边城警备司令官,他自己则以“王副官”的假名字与王氏同居。
不久后,桂系部队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南宁市城南体育场举办集会,白崇禧到场讲话,王氏恰好也与朋友一同到场,看到主席台上致辞的“白副总司令”竟然就是与自己同床共枕的男人,不禁大为震愕。
同居不久,王氏有了身孕,在南宁医院生下了一个儿子,白崇禧年近四十,才得一子,格外高兴,为儿子起了“黑仔”的小名,从此,与王氏出入也不再避人耳目,大约母以子贵,白崇禧已经想要给王氏一个名份,而在前面只有两个女儿。
白崇禧养外室得子的消息不胫而走,马佩璋在香港也听说了此事,许彻夜难眠,怒火中烧,她内心虽然十分痛苦,但仍冷静地想好了办法,当即带女儿飞回南宁,但出现在白崇禧面前的她面如平湖,波澜不惊,她站在白崇禧的立场上,清醒而理智地和白崇禧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白崇禧见到马佩璋,不免心中有愧,而马佩璋却从容说道:“为你的名誉着想,你必须与王氏断绝一切关系!孩子可以留下,但王氏必须走人。”
白崇禧白崇禧当即答应送走王氏,为了把事情处理妥当,马佩璋前往依仁街与王氏见面,说:“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我丈夫,我很感激。你生了黑仔,外面人都不知道,你不如把黑仔留给我们抚养,我会把他当成亲生儿子。另外,我会在经济上给你补偿,让你今后的生活不致发生困难。”
王氏见了马佩璋的坚决态度,只能点头答应。马佩璋有意给了王氏大大一笔钱,钱多到白崇禧都心疼,心疼到白崇禧觉得对王氏再无亏欠。
就这样,马佩璋兵不血刃地搞定了情敌,也让白崇禧付出了代价。
她没有谴责丈夫,也没有手撕小三,没有忍气吞声,也没有歇斯底里,而是凭借过人的情商和智慧,体面大方地化解了一场婚姻危机。
头脑清醒的马佩璋心里明白,这件事的关键还在白崇禧,先让白崇禧站在自己这一边,王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她刚柔并济,既有传统女性的宽容大度,也有现代女性的霹雳手段。打发了王氏,也让白崇禧长了记性。
三、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沉沉浮浮中不离不弃马佩璋留下了王氏所生儿子,取名白先道,一直视如己出,在任何场所都把白先道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后来,她又一连为白崇禧生了六个儿子,在战乱之中,精心养育七子三女,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大家族。
马佩璋是传统女子,贤惠顾家,外柔内刚,有几次战争逃难,白崇禧不在身边,马佩璋就成为大家族的主心骨,带着他们逃难,年龄最大的有90多岁的老太太,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将近有八十多人。
马佩璋与子女
败退台湾后,作为蒋介石的政敌,白崇禧被解除兵权、长期监控。军统还给他起了个代号“老妹子”奚落他,意思是说桂系长期是李宗仁主外、白崇禧主内,此时又是李宗仁流亡在外、白崇禧寓居岛内。
白家的生活也大不如前,幸好马佩璋在白崇禧身边不离不弃、持家有方,让孩子们陪伴父亲,给了白崇禧很多温暖。
马佩璋家教很严、重视教育,栽培十个子女都自立成才、学有所成,让困顿中的白崇禧老怀得慰。
白崇禧与马佩璋
1955年2月,白崇禧与马佩璋在家中举办了结婚三十周年纪念,两人精心打扮,白崇禧的衣襟上别着一朵大红的缎子花,马佩璋发上簪了一朵大红花,显得喜气洋洋,当着众亲友、旧属,马佩璋致辞道:“我和白先生结婚三十年,我们也算得上患难夫妻了……”说到这四个字,她的眼泪潸然而下,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作为将军夫人、军人之妻,她以过人的勇气和坚忍,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容易,白崇禧情不自禁地抱紧了自己风雨同舟多年的老妻,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1962年12月4日,马佩璋病逝,终年59岁。早已把马佩璋视作精神支柱的白崇禧,突觉天地变色,高楼倾塌,血压直飙到近两百。老年丧妻,让白崇禧每日叹息不已,他不明白自己还撑着腔子里的这口气是为了什么。白先勇回忆,他母亲下葬时,白崇禧的眼泪几乎没有断过,按照教规,逝者家属在走坟40天,每日清晨到墓前诵经祈祷,69岁的白崇禧从没缺席过一次,并专门写下了《敬悼先室马佩璋夫人》的碑文,深情回顾了马佩璋平凡而勇敢的一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毕竟还是白崇禧,在马佩璋过世后的日子里,不是没有千方百计接近他的“红颜知己”。但老怀空虚的白崇禧深知,红颜知己,拥有的顶多是一个姣好的红颜,而会在深夜里紧紧从背后抱住他的,只有那个见过他马上英姿,也懂得英雄失意的结发妻子马佩璋。
自古红颜如名将,不许人生见白头。没有了马佩璋的白崇禧,感觉自己活得实在太久、太久了…四年后,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突然去世,享年73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