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全集》,十七,论迷信,1612年作,1625年略做增订。
无神论让人依赖感知,依赖哲学,依赖天伦亲情,依赖法律,依赖名誉和赤子之心。凡此种种,尽管没有宗教,也可以把人引向一种外在的高尚美德。然而迷信却取而代之,它缺乏对道德的真正敬畏,在人的心里树立起一种绝对的君主专制。因此无神论从来不曾扰乱国家,因为它让人小心自重,不可鹰视狼顾。所以我们看到倾向于无神论的时代(如奥古斯都·凯撒时代)都是太平盛世。然而迷信却在许多国家兴风作浪,带来了一种新的“初始动力”,造成了政府的所有“天体”秩序的离乱。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ViscountSt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思想家。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习五一教授撰文指出:
我认为,应当深入分析宗教伦理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它利用神圣的戒律规范人类的行为,超越人类社会早期的野蛮状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宗教迫害赤裸裸地践踏了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伦理体系将走向更高的阶段,即人文主义道德规范。它能够建立道德准则、道德责任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安康。人文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在文章中指出,以鬼神存在为基础的世界观,不符合客观事实,依据有神论确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损害人的尊严,贬低人的价值,压制人的创造,使信仰者容易受到自命神灵代表者的控制。宗教道德建立在对超自然力量信仰的基础上,而人文主义的道德建立在尊重理性和社会规范的基础上。
从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人类社会的道德并不必须依赖超自然的神学教义,也不要求必须依靠神灵的制裁。科学的探索不会导致人类道德体系的瓦解,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高尚的道德价值体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