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直系军阀,我们知道是北洋军阀里的重要部分之一。不过对于这部分的军阀,我们了解的不是很多。只知道和其他军阀一样,一直在打来打去,分不清谁是谁。我们今天看一下直系军阀的大致历史。虽然入住中央很短,但一直掌控地方。
直系军阀的来源
直系军阀(直系军阀首领)
直系军犯的起源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冯国璋。冯国璋和王士珍、段祺瑞合称为北洋三杰之一,有着北洋之狗的称呼。冯国璋在段祺瑞手下的时候,就一直是心腹。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之后的冯国璋几乎一直坐镇东南。江苏、江西、湖北三省一直都是直系军阀的根据地。由于冯国璋是直隶人,所以他和自己的手下被称为直系军阀。
当然,直系军阀并不是说仅仅叫直系军阀这么简单,他们也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都反对皖系的武力统一全国,都是亲英美国家的。这些也是维持他们关系的重要纽带。
直系进入中央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因为冯国璋担心一旦离开南京,自己的根据地就不保了。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的时候,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之后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此时的状况是冯国璋代表的直系和段祺瑞代表的皖系共同掌管中央大权。不过此时掌握大权的主要是皖系,冯国璋的部下大多数都在地方,很少在中央。
不过后来冯国璋来到北京之后,和段祺瑞的矛盾就突出了。他的到来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要参与到中央失误了。不过此时直系和皖系之间矛盾并不尖锐,毕竟政府里也出现了很多直系的人。而且冯国璋并一直一直待在中央。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去世,之后直系和皖系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直系和皖系之争
冯国璋去世后,曹锟变成了直系军阀的领导人。曹锟成为直系领导人后和冯国璋完全不同,他对掌握中央大全很有兴趣。所以在1920年,和皖系就爆发了著名的直皖战争。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就这样直系开始入主中央。
直皖战争后,曹锟被徐世昌总统任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为副使,并成立了直鲁豫巡阅副使署。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不过主要是以直系为主。
直系和奉系之争
在直系和皖系之争的时候,奉系之所以没有直接参与,因为实力不允许。不过在直皖战争后,奉系实力强大,所以和直系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1922年,直系和奉系爆发第一次大战。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之后双方签订协定,第一次战争就这样结束。不过奉系并没有善罢甘休。
1924年,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与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爆发了江浙战争。9月3日,张作霖通电谴责曹、吴攻浙,并以援助卢永祥为名,开始进攻直系,这就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冯玉祥的临时倒戈,直系大败。之后北京政府落到了奉系和冯玉祥手中。而曹锟也被迫下野,就这样奉系失去了领导。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奉系和皖系一样没落了。
曹锟下野之后,奉系还有两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就是孙传芳和吴佩孚。这两人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中都立下了众多功劳,手下有众多的军队。1925年,孙传芳在直系的大本营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足以和奉系进行对抗。而吴佩孚担任鲁豫两湖巡阅使,控制了长江地区。可以说在实力上,吴佩孚和孙传芳加起来不逊于奉系。这两人成了奉系实力最强的新秀。
除了这两人之外,直系还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等人,这些人都掌握着地方大权。其实这些人之所以实力强大却不入住中央,因为他们主要想拥兵自重。不想参与中央的争斗,所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才能完好的保留下来。
直系结局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主要对象就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他们占据大半个中国,实力最强大。孙传芳失败后,先是退缩在冀东滦州一带,后由阎锡山派人收编,孙传芳逃往沈阳,投奔张学良,寄人篱下,以待时机。“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日本人多次派人来拉拢,不过被他拒绝了。1935年被施剑翘刺杀在天津。吴佩孚在北伐战争中失败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1939年,因多次拒绝担任日本人提供的职位,被日本人毒死。国民政府在1940年举办了吴佩孚将军追悼大会。
至此,北洋军阀中的直系彻底消失。当然,直系军阀无论是冯国璋、曹锟,还是吴佩孚、孙传芳等人都决绝和日本人合作当汉奸,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