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古装片中,经常会看到一个名叫“天地会”的组织,比如经典影片《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他就是天地会青木堂的一名香主,他的师父陈近南还是天地会的总舵主。随着这些影视作品的热播,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口号,反而在数百年之后变得众人皆知。
明清交替之际,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很多百姓不堪其扰,纷纷远走海外寻求净土。由于地缘上的毗邻,东南亚也因此成为主要目的地,这种漂洋过海去海外谋生的现象也因此被称为“下南洋”。尤其是清朝初期,当各地的南明小朝廷接连被灭之后,大量的难民以及抗清失败的明军还有明朝遗民远赴海外,天地会成员就是其中之一。
罗芳伯(罗芳伯简历)
兰芳共和国的创建者名叫罗芳伯。清乾隆三十七年,罗芳伯与亲戚一起下南洋闯荡,来到生产金矿和钻石的加里曼丹岛。罗芳伯武功高强,而且有很深的文化修养,懂得团结侨胞的重要性,他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当地华人联结在一起,成为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来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也一直想要染指岛上的矿产,罗芳伯积极联络当地土人和华人力量,一举击溃来犯之敌,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
1777年,“兰芳公司”改名为“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其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版图比两个日本还要大。当时岛上基本都是华人的天下,除了兰芳共和国之外,在同一时期还存在着好几个由华人建立的小王国。但是这些小王国都是家族式的,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版图,都无法与罗芳伯建立的兰芳共和国相比。
不得不说,乾隆的眼光与他的父亲雍正还有祖父康熙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无论是“兰芳献土”还是马戛尔尼访华,都是足以改变世界形势的超大事件,可都被骄傲自大的乾隆皇帝给拒绝了。如此固步自封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到讶异,乾隆沉迷于天朝皇帝的威严之中,一次又一次错过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