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
打工人还没能闲下来
满树的桂花就已经开了又落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
恰如诗经中所描绘的那般:
“十月木叶皆陨落也”
(注:此处的十月指农历十月,下文亦如是)
清周鲲十二禁御图之应钟协律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
只有金灿灿的稻穗还在迎风摇摆
仿佛来说:
“来呀来呀~来收了我呀~”
南宋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对于农民来说
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了一整年
为的就是这一个月的丰收
(开心地我撅起了腚)
麻、黍、稷、麦、豆……
“五谷”们拿着爱的号码牌
排队等候着被打包
南宋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这么多的货物囤到哪里成了一个大问题
莫慌,莫慌
机智的种田人早在上个月就修好了谷场
并且打扫得干干净净
只为迎接一车又一车的庄稼进仓
(你见过像我这样可爱的驴吗?)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
西北风吹得正劲
一如曹孟德在《冬十月》中所说:
"孟冬十月,西北风彷徨。”
南宋马和之诗经·豳风七月图局部弗利尔美术馆藏
农历十月也被称为“阳月”
“十月,阴虽用事,
而阴不孤立。
此月纯阴,疑於无阳,
故谓之阳月。
——汉·董仲舒《雨雹对》”
以此命名是取了一些阴阳平衡之意的
每当这时人们就会趁机在门外
焚烧用五色彩帛作成的冠带衣履祭奠先人
这个活动叫做“送寒衣”
“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帝京风时纪胜·送寒衣》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店铺左侧是“王家纸马”招牌,右侧是纸糊的冥屋
除了孟冬
农历十月还叫做冬飞、开冬……
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气温已经明显低了很多
这是冬天来临的前兆
于是怕冷的古人就不再参加户外那些
抛头露面的娱乐活动
转而躲在薰着暖炉的屋子里
与同好一起赏玩古器、字画、彝鼎……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图十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人会找画师给自己画像
像极了现代人去拍冬日写真的模样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图十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和男子严肃“无聊“的室内活动比起来
女子的雅玩聚会是更加轻松好玩的
比如和姐妹分享新淘来的宝贝
再“炫耀“一波刚收来的名画
清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看到这里小编心想:
这种乐趣今人也能复刻——
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看展览
不就有内味儿了?
她们聚在一起
或是弹一首新学的曲子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图十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或是对坐下棋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图十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或是缝织冬衣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图十月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或是交流刺绣针法
(大伙都来瞧瞧我这幅画好看吧?)
冬天的日子
就这样被她们玩儿得明明白白
上个月的银杏叶
已经有些褪绿变黄的趋势了
到了这个月
不少地区应该都能看到一树金黄的美景
黄叶纷纷飘落的美景背后
一种冬日美食也在悄悄酝酿
南宋马世昌银杏翠鸟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树上的银杏果成熟后
古人们便会将其摘去泡茶、烘烤、煮粥
也有人会把银杏的叶与果实入药
然后一整个
“大润肺”“平秋燥”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月茨菇(也称“慈菇”)也将迎来收获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这种萌萌的植物: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明杨士奇《发淮安》
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唐·白居易《履道池上作》
它是一种天然蔬菜
也可以人工种植
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也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不仅可以煮着吃、炒着吃
还能切片烤着吃
清顾洛蔬果图局部弗利尔美术馆藏
立冬前后正是吃冬笋的好时机
冬笋被誉为“金衣白玉,蔬中一绝”
我国食笋的历史悠久
早在《诗经》中就有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记载
(光看图口水就流下来了……)
清顾洛蔬果图局部弗利尔美术馆藏
今年的立冬赶在了11月7日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称: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作为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冷!
南宋马远秋江待渡图弗利尔美术馆藏
在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眼里
立冬是“秋风吹尽旧庭柯”的萧瑟
和“一点禅灯半轮月”的冷寂
南宋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但在古代
作为“四时八节”之一的立冬
可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百姓们会进行“拜冬”“贺冬”
举办祭祖、饮宴、卜岁等活动
他们用时令佳品祭祀祖先
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
向神灵祷告祈求来岁的丰年
宋人还会穿上新衣走街串巷
就像逢年过节那样庆贺往来
“
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
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
汉魏时期的天子还会在立冬当天
亲率群臣出郊举行“迎冬之礼”——
赐群臣冬衣
并表彰、抚恤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属
以此鼓励民众御敌卫国
南宋陆忠信十王图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他们还会兴师动众地进行“大阅兵”
在天子的命令和监督下
将帅要对部队进行集中训练
针对射箭、驾车和徒手搏斗等
重要作战技能进行考核和检阅
明吴彬岁华纪胜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明朝时期
明太祖曾数次在校场或午门外“阅武”
明成祖也效仿他不定时地“随地阅武”
(求小兵们内心的阴影面积……)
明吴彬岁华纪胜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冬时节还有这样的谚语:
“立冬补冬,补嘴空”
意思就是进入冬天得吃点好的
存够了脂肪和热量才能抵抗得了严寒
杀鸡宰鱼、炖牛煮羊
怎么滋补怎么来~
宋佚名秋葵双鸡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时候南北差异就体现出来了
南方多以肉食为补
北方呢?那必然还是饺子
且不说饺子的谐音“交子”意味着秋冬之交
单看它酷似耳朵的外形
多吃两口热乎的交子
保你耳朵能躲过北风的“摧残”
民间有这样一句劝酒令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入了冬不仅要吃饺子还得喝上两口小酒
南宋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这时节
南方有些地区就会把刚收获的谷物
拿出一部分来酿酒,此为“冬酿”
鲁迅先生钟爱的绍兴黄酒就是
在立冬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酿制的
(“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七月》)
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下元节”
今年赶在了公历的11月8日
下元节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
相传这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
人们准备香烛祭品拜祀他
禹便会下凡为民化解厄运
日本佚名饿鬼草纸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下元节后不久就是“小雪”
《群芳谱》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就是说“小雪”未必真的是指下雪天
而是反映在这个节气到来时
寒流活跃、降水渐增
今年的小雪是在11月22日
如果能在十一月的尾声迎来一场初雪
那来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文章来源于博物馆丨看展览(ID:atmuseu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