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人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是文化层面的或具体说是宗教方面的。对于一个在两千多年前失去家园,历经三次大迁徙的民族来说,能够保持著书立说而没有被周围其他强悍的民族所同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两千多年前失去家园过着流浪的寄人篱下的民族来说,向其他民族学习并认同他人的规则而又保有自己独特文化和宗教信仰,一方面表现了坚韧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西方生活方式的历史深受希伯来传统的深刻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是基督教产生的母体,并且在后来也深刻地影响世界三大宗教的伊斯兰教。实际上当今西方所有具有影响力的宗教都是一神论者。这种源头无可辩驳地要追溯到信仰方面的摩西和希伯来的先知后裔。此外,希伯来人的宗教信仰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教条刻板。比如,犹太人禁忌吃猪肉但并不影响犹太人开设养猪场和屠宰场。这个例子不但表明了犹太人的严格的宗教变通关,也表明了犹太人在漫长的流亡生活中的,有时不得不被动地选择职业的无奈。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犹太人的“主动进取的宗教哲学观”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上帝的优选子民和自然世界的主人——在砍伐树木或改变河道时不必因为害怕触怒树神、河神而犹豫不决。从犹太人的各种至今保存下来的古典文献还是各种文化故事之中,这种世界观肯定都为后来的西方文明的科学探索——大胆怀疑精神打下了基础。
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文化的主要特征)
民族的文化总是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追求的类似性。犹太人在《利未记》中所倡导的“爱人如己”与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皆有大同之处。不过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豺狼必与绵羊同居,豹子与山羊同卧,少壮的狮子与牛犊一同肥育同群”(《以赛亚书》)也反映了希伯来人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某种幻想来说,犹太人更懂得战斗。民族生存权利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的竞争。犹太人失去家园是历史事实,失去家园2000多年后的20世纪中期的犹太人复国主义重新建立以色列国也是事实。多种世界观、价值观能够在一个民族中共存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当今世界,各行各业都有犹太族裔的活跃代表人物。从某种角度说希伯来人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民族。但也不要过于夸大某一民族的优越性,否则就会陷入种族主义优秀论的泥沼之中。对于世界上万种族数量来说,犹太人的知名度显然名列前茅,不能不说与其民族的宣传不无关系。
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文化无不反映一种理想的幻想与现实状况的纠葛与挣扎状态;人类和所构成的民族总是要在这种二元对立之间找到平衡,否则历史便没有了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