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圆明园的故事(圆明园的故事视频)

圆明园的故事(圆明园的故事视频)

圆明园的故事(圆明园的故事视频)图说:观众参观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记者今天来到圆明园正觉寺,顺着古色古香的漆红台阶走进“最上楼”的第二层,伴随着古老木质结构的吱呀声,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这些照片中,“年龄”最大的诞生于1873年。365张照片横跨了80年,还原了160年间圆明园走过的沧桑道路。它们仿佛打开了一段已经泛黄的历史记忆,令人不知不觉梦回昔日的“夏宫”。梦回160年前的“夏宫”圆

图说:观众参观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

记者今天来到圆明园正觉寺,顺着古色古香的漆红台阶走进“最上楼”的第二层,伴随着古老木质结构的吱呀声,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这些照片中,“年龄”最大的诞生于1873年。365张照片横跨了80年,还原了160年间圆明园走过的沧桑道路。它们仿佛打开了一段已经泛黄的历史记忆,令人不知不觉梦回昔日的“夏宫”。

梦回160年前的“夏宫”

圆明园的故事(圆明园的故事视频)

圆明园的故事(圆明园的故事视频)

圆明园曾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此后的圆明园渐渐地变为一片废墟,失去了昔日之辉煌。160年间,圆明园经历了从万园之园到遗址再到废墟,从皇家园林到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再到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这些变化之前并没有很多文字记载。

据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幸运的是,在圆明园罹难后的一百年间,不少摄影师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设备对遗址进行拍摄,包括中国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法国人谢满禄、瑞典人喜仁龙,这些早期影像也成为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图说:观众翻阅老照片图册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

在“最上楼”入口最醒目的位置,一张大幅文殊菩萨全身像尤为震撼。这张照片是100年前在正觉寺所拍,如今又再度回到了正觉寺。当年,乾隆皇帝因文治武功卓著,常常被外藩王和外国使臣尊奉为文殊菩萨,乾隆本人也对文殊道场尊崇有加,故在圆明园正觉寺建了一座文殊亭并供奉文殊菩萨,1860年后文殊菩萨像被毁,没有留下图像资料,它的形象在后世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记者看到,这张老照片上,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像,总高三丈,左右站立两个小童,左为狮奴,右为韦陀,皆高八尺。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狮与两个小童均为五彩拨金,底座是汉白玉石台。“这张照片为仅存的四张正觉寺山门以内的照片之一,可验证史料记载准确无误,也弥补了学术的空白,对研究、复原正觉寺文殊亭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李向阳说。

图说:正觉寺门口,巨幅正觉寺文殊菩萨全身像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

文殊菩萨全身像出自法国摄影师谢满禄之手。是目前已知拍摄过圆明园木构建筑在1900年被彻底破坏前遗存最多的一位摄影师。发布会还首次公布了谢满禄在1882年前后拍摄的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照片,其中包括圆明园顺木天、北远山村、鱼跃鸢飞、舍卫城、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断桥残雪石桥)、鸿慈永祜、魁星楼,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法慧寺多宝琉璃塔等建筑群。这些老照片清楚地呈现了这些建筑都还未被彻底破坏之前的状况,打破了以往圆明园的中式建筑仅停留在文献记载或是画作中的呈现方式,让人可以一睹皇家园林曾有的辉煌气派。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发布会上,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正觉寺文殊亭文殊菩萨全身像电子版老照片一张,由圆明园档案馆收藏。

这些老照片能被收集起来并再次回到圆明园展示,其中走过了一条曲折漫长的路。它们的“主人”——刘阳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表示,自己对文物古迹的痴迷从十几岁时就开始了,特别是圆明园。上中学时,他经常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寻访古迹,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圆明园后面的书市转一圈,看到关于圆明园东西就买回来。

图说:刘阳捐赠正觉寺文殊菩萨全身像电子版老照片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

这么多年来,从北京到全国,再到海外,刘阳怀揣着对“夏宫”的梦想,在世界各处寻找关于圆明园的点点滴滴,只求将圆明园的这块“拼图”拼得更完整点。在这过程中,他在世界各地收集到了各种老照片,这些照片对圆明园的历史、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建筑的维修和恢复有着不小的意义。

300余张老照片中,不少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刘阳介绍,在1882年前后,谢满禄买到了十二兽首中的鼠、牛、虎、兔、龙、马、猪等七个,但在运输回国过程中猪首、兔首、鼠首被窃遗失,只有牛首、虎首、马首及龙首被带回法国。谢满禄给它们分别拍摄了照片,其中龙首形象是首次被发现,这批照片对研究圆明园兽首当年的流散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圆明园管理处借助大水法的老照片,确定了在北京西单附近一户民宅中的石鱼为大水法遗物,将其收回并收藏于圆明园展览馆。

图说:圆明园顺木天老照片新民晚报记者潘子璇摄

这对石鱼的回归,刘阳也参与其中。据他回忆,2003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街串巷,经过西单大秤钩胡同时,就在一个院子开门的瞬间无意瞥见了一对大石鱼,这对石鱼吸引了他的注意,被吊起胃口的刘阳围着这个院子转了三个月,有幸拍到了几张照片,一年半后,在写一本圆明园的书时,刘阳突然翻到一张法国摄影师拍的这对石鱼的特写。他把自己一年半前在四合院里拍的照片找出来一对照,没想到正是圆明园流散在外的石鱼。

这对汉白玉石鱼原本位于圆明园大水法前,遗失在外已约80载。后经圆明园管理处协调,石鱼回归圆明园,这是历史上第三件无偿回归圆明园的文物。圆明园也适时动了“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文物保护工程”,促成了一系列文物的回归。(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潘子璇)

上一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什么意思)
下一篇: 皖南民居(皖南民居建筑特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