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柔能克刚(柔能克刚的哲学智慧)
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
老子回答说: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
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
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孔子恍然大悟,说:
“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
“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
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
这样,谁还敢用你呢?”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第二次会面。
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老子辞官回到故乡苦县曲仁里。
这次会见,两人谈到了仁义,但老子并没有认同孔子所言的仁义。
在老子看来,这扰乱了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
老子说:
“人出生在世界上是—种自然现象,因此人的行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你看,天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天性生存、发展。”
人生于宇宙之间,和天地万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理。
人的生、死、荣、辱,都应遵循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顺理而作,任凭人们按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人的本性就显示出来了。
人为的标榜仁义的结果,只能离仁义越来越远。
你苦苦求索仁义,意在实现人的本性,可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人的本性。”
第三次会面。
两人第三次会面是在很多年后了,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隐居于世。
这次,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对此,老子说:
“阴阳之道,深不可测,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有语言却不能传授,是平常人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所谓的得道并非真正得道,而只是体道。
假若你像认识宇宙中的有形事物一样去认识它,借助于眼、耳和语言,那将永远无法懂得道。
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不能保留。
心中体悟到了道的存在,还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印证,得不到现实印证的道,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
这就是得道的圣人虽内心有所领悟,却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
一个人仅仅希望能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而不去用心体会,即便是圣人也不愿意教授他。”
▽
学问渊博也不一定懂得大道,就像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一样。
无用的知识和辩术早已被圣人所摒弃,所以得道的圣人总是处于一种体悟大道的状态。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周而复始循环运转,主宰万物并赋予万物以永无穷尽的动力。
宇宙万物,都是因为有了道的给予,才不至于匮乏。
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孔子获益良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