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千年的历程,汉服款式极其多样,不过今天所认可的汉服主要是几个强大王朝的服饰,如汉、唐、宋、明、清等,当代汉服设计主要是依据这些朝代的服饰。现在使用汉服已经不必考虑等级问题,色彩、纹样、面料等可以随意使用。现代汉服设计更加简约舒适,在不失美丽的同时,融入更多时尚元素。我们生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穿用汉服。但是,汉服因其显著的民族性特征,遵循一定的穿着礼仪,必定可以使穿着者更加优雅和自信。
《汉 服》
曹喆 著
中华书局2022年10月出版
汉服的由来
汉服是汉人的传统服饰,这个定义虽然不错,不过和没说也差不了多少。若刨根问底,汉人服饰是什么?名称如何而来?如何穿?汉人服饰和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可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首先需要了解汉人的由来,早期的汉人为后世服饰确定了基调。
汉人源于华夏人。“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大意是说不论文明的华夏人民还是四边的蛮夷,都臣服于周王的领导。《尚书》成书的过程非常复杂,今天很难确定这段文字是否出于周代。不过华夏一词肯定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中原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各国都称为夏或诸夏。孔子认为华与夏是同义字,华即是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尚书》以后的文献多将华夏作为一个词使用。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夏”有高雅和广大的意思,“华”指服饰华美。《尚书正义》也有:“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了晋楚绕角之役,晋国使用了析公的计策,大败楚军。然后“楚失华夏”,楚国失去了当时成为中原霸主的机会。这里所记的华夏就是指中原地区由周王分封的诸侯各国。
春秋时期华夏诸国位置示意图
夏商时期华夷之间的区别并不严格,至春秋时期,夷夏相别的观念已很强烈。《左传·成公四年》记载:“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说的是鲁成公去晋国,晋侯对成公不恭。成公打算背叛晋国而与楚国媾和。季文子劝成公说,楚国虽然强大,但不是我们的同类,难道会爱我们吗?春秋时期的中原诸夏会把楚国归于夷狄。分布在中原四边的部落被称为“蛮、夷、戎、狄”。值得注意的是,区分华夷的标准并非血缘,而是文化。最初以宗族氏族区别夷夏尊卑的标准逐渐被文化标准代替。和中原诸夏采用同样礼俗和服饰的,就被认为是华夏同族,所以一些部落的华夷身份会出现变化。因为诸夏不待见楚国,楚王熊渠说出一番气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但是楚成王时楚国向周王室进贡,楚庄王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带大军到周的都城外游行(问鼎中原的典故就出于此)。楚国不断在语言、服饰、礼乐等方面向中原学习,其成为诸夏一员的事实逐渐被中原各国接受,并在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
楚国帛画《人凤图》
春秋时期,华夏各诸侯在周王室(至少在名义上)统一领导下,还是遵守礼节和讲道理的,不以吞并其他国家为目的。战国时期则“礼崩乐坏”,一番吞并战争以后秦国最终统一中原。秦朝也只经过短短十多年就被汉朝代替。汉朝持续了四百多年,这是一个强大帝国,也是汉民族名称的由来。
汉代以后,汉和华夏并用,指同一个意思。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或汉文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有:“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说的是关羽威震华夏。唐代韩渥《登南神光寺塔院》诗:“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至今华夏、中华、汉都是中国的代称。
汉名称来源即是汉服名称的来源。《易·系辞传》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人以炎黄为始祖,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也多以这一句作为引文,如《旧唐书·舆服志》第一句:“昔黄帝造车服。”《宋史·舆服志》:“昔者圣人作舆,轸之方以象地,盖之圆以象天。”《元史·舆服志》把《易·系辞传》的这段放在了第一句。古人认为汉服起于黄帝。现在普遍认为汉服源自殷商时期,出土的商代文物也可以看到与周代近似的服饰。
从周代至今,华夏文明已经持续了三千年,这期间不断有外来势力进入中原地区,汉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影响和同化了外来者。如前文所述,汉夷之分不在血缘,而在于文化,很多外来者因为文化趋同,被纳入了汉文化的范畴。服装作为汉礼的一部分,在历史过程中兼容并蓄,除了朝代更替导致服饰演变,还有很多外来服饰(胡服)被汉人使用, 以至于传统服饰风格样式极其多样。这些融入汉服体系的胡服也被称为汉服,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将胡人的短衣引进汉人的服饰系统。再如,袴褶服原来也是胡服,因其穿用方便,被汉人使用,隋唐以后成为一种普遍穿着的衣服。元代蒙古人穿着的辫线袄,演变为明代汉人普遍穿着的款式,称为曳撒。清代旗人袍服上的立领,则在后世演变为重要的汉服元素。所以,无论是从历史、风格、样式还是来源等方面分析,汉服都是相当复杂的。
唐代军官的袴褶服
元代辫线袄
清代满族女式袍
从元代开始,汉服发展经历了很大的波折。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政府没有强迫各族统一服饰,而是各随其俗,汉人依旧穿着自己的传统服饰,不过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汉服中有了不少蒙古服饰的元素。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打跑了元政权,建立汉政权的同时以宋代服饰为模板,建立了明代的服饰制度,但是宋代服饰样式多已失传,明代的服饰实际上完全是明代的特色。清代统一全国后,强行统一服色,男性必须按照满人的打扮剃发穿衣,女子可以保留明代服饰。汉服传统在清代实际已经中断,明代服色基本只会出现在戏剧里。入关后的满人在语言、饮食、政治制度等很多方面都逐渐汉化,汉人也逐渐接受了满人服饰,汉族妇女也多穿旗人样式的袍。虽然,从文化角度来看,蒙古族和满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但称他们的服饰是汉服却较为勉强。辛亥革命后,随着西风渐进,汉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西式服饰或者中西合璧的服饰成为主流。
传统汉服款式
纵观整个汉服发展过程,有三种基本款式贯穿始终,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
第一种款式是衣裳制。如前文所述,史书皆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从商代出土的人物造型玉器可以粗略看出当时贵族上衣下裳的着装。所以衣裳有可能是汉服最早的普遍使用类型。汉代刘熙撰《释名》解释衣裳:“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意思是说穿在上身的称为衣,衣同依。人们依靠衣服抗拒寒暑。穿在下身的是裳,裳的作用是遮蔽。衣裳的称谓在实际使用时是比较含糊的,在很多古代文献中,衣裳是作为服装的总称来使用的。本文为了区别,则以“上衣下裳”表示衣裳制。
衣裳制
大礼服往往都是衣裳制。如冕服采用的是衣裳制,服装的款式和主体元素基本一样,不同朝代的冕服在冕冠、图案、尺寸以及颜色等细节上略有区别。士人在重要场合也上衣下裳。《礼记》记载有士人接受冠礼时头戴爵弁,穿纁(浅红色)裳。
皇帝冕服
周代至汉代的衣裳都是宽衣大袖,这也是汉服区别于胡服的主要特征之一。南北朝时胡汉文化交融,衣裳由收窄的款式,逐渐演变成为襦裙。襦是短上衣,袖子比较窄。裙子有很多款式,主要体现在裙裁片的量以及色彩、纹样变化。襦裙的使用延续至清代。
唐代襦裙
明代襦裙
第二种是深衣制。《尔雅注疏》解释深衣为衣裳相连,也就是上衣和下裳在腰部缝合,上衣下裳是连在一起的,覆盖身体时显得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礼记·深衣》较为详细地记叙了深衣制度。古人认为深衣是除了朝服和祭服之外最好的衣服,文职和武职都可以穿。孔颖达为《礼记》作疏说深衣是诸侯、大夫、士在晚间所穿的衣服,庶人也把深衣作为吉服使用。《礼记》说深衣不能短于足踝以上,也不能长得拖到地面。袖子大小适宜手肘自如运动。大带不能系得过高或太低,要系在腰间没有骨头的位置。深衣用十二幅布缝制,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圆形袖子象征圆规,方形领子象征方正。背部中缝从上到脚后跟,象征直道。深衣下半部也称裳,裳的下缉象秤和秤砣,象征公平。所以《礼记》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深衣开始使用的时间已不可考,可以确定周代已普遍使用深衣。春秋战国的深衣作为常服使用,也就是日常服装。楚国帛画上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着深衣的形象。按照《礼记》所述,将领指挥作战时也穿深衣。
楚国帛画《御龙图》
春秋战国至汉代都穿曲裾衣,门襟从领子开始绕身体缠裹,腰间用带固定住。曲裾衣的袖子和门襟都有宽的饰边。这种绕领称为“衿”。此时的袖子虽然肥大,不过在袖口处还是收拢的,即所谓的“琵琶袖”。袖身肥大处称为“袂”,袖口收紧处称为“袪”。
曲裾深衣
秦代始以深衣样式的袍作为朝服,汉代称之为襌衣,上衣和下裳在腰部缝合,衣身和袖子都很宽大。汉代从皇帝至小吏亦以襌衣作为朝服,深衣式的襌衣也是常服。襌衣里面穿中衣,领、袖等边缘用黑色。文献记载汉代的朝服服色随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虽有五时朝服,实际上朝都穿黑色。深衣制度一直持续到明代,清代官方不再使用深衣制。
第三种是袍服制。《释名》说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袍服实际是从胡服而来。袍服比较典型的特征是圆领、窄袖、合体。袍是从隋唐开始到清代使用最为广泛的服装。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说唐代的宴服,也称为常服,可能来自古代的亵服(亵服是指居家所穿的休闲服)。北朝时采用了胡服的样式,北齐文武百官无论平时或上朝都穿袍。隋代按照袍服颜色定了等级,唐朝时将等级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唐代杜佑《通典》卷六十一记:“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上青。”唐、宋的士人在圆领袍下摆贴一块布,称为襕袍。
唐代的圆领襕袍
宋代的圆领袍
不同朝代的圆领袍服款式有所差别,对服色和配套饰品的规定也不大一样,官民有明显差异。到了元代,官袍上开始使用胸背,胸背在明清两朝称为补子,也就是贴在前胸和后背的两块绣片,用图案标识官级。
除了上述所说三种汉服款式,还有一种衣裤搭配的方式。汉代以前的汉人穿的袴也叫胫衣,即包裹两腿的筒形服饰,后来发展成为开裆裤。裤实际也是从胡服演变而来。胡人多骑马,骑马必须穿袴,不然磨腿。汉族作战是乘战车,对袴没有强烈需求。推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应该穿了袴,但是难以考证当时是开裆裤,还是合裆裤。汉代出现了合裆裤,和现在的裤的款式相近。汉人普遍穿着袴褶服(上衣下裤)应始于南北朝,隋唐时期袴褶服是常用服装,也用于军服。汉人在正式场合穿裤时,多在外穿有袍或裙(裳)。劳动者在劳动时会将裤子穿在外边。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袴褶搭配不能算是汉服的正式服装。
南北朝时期的袴褶服
汉服除了上述款式,还有很多衍生款式,如唐代的短袖上衣,称为半袖或半臂,宋代的褙子、明代的比甲、清代的坎肩等都是可以穿在外面的衣服。
初唐的半袖
宋代的褙子
明代的比甲
汉服特征明显,与西方贴合身体表现人体曲线的服饰造型大不相同。汉服不讲究合体,较为宽大,不表现人体曲线,汉服上没有省道,所以汉服平铺的时候可以很平整。西洋服装因为有省道以及各种垫衬,是没有办法铺平的。这是直观判断中西服装的方法。
华夏传统尚宽衣博带,穿宽大的衣服、系宽的衣带。《淮南子·齐俗训》说春秋时期“楚庄王裾衣博袍,令行乎天下,遂霸诸侯”。楚庄王穿宽衣大袍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表示楚国穿的也是华夏衣裳,也属于华夏的一份子,也有资格领导各位诸侯。《汉书·隽不疑传》记载直指使者暴胜之到渤海巡视,召见隽不疑,不疑“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暴胜之评价隽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以褒衣博带为潇洒。《晋书·五行志》记载说晋朝末年流行小冠,衣裳博大,士人竞相效仿。《颜氏家训·涉务篇》记载说南朝的梁朝士大夫都以褒衣博带为时尚,头戴大冠、脚穿高履。《宋书·周朗传》记载时任通直郎的周朗给南朝宋世祖刘骏上书,说到当时的奢靡之风有这么一句:“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当时士人的衣袖口很大,可以拖到地面。
虽说自古崇尚宽大衣裳,实际情况还是颇令人费解。很多清代的袍(包括龙袍)都很大,身高185厘米的人穿进去都显得长大,袍下摆会拖到地面。很多清代女性的袍服,也是非常宽大。由于受到织布机宽度的限制,古代面料的门幅大多比较窄,大部分面料宽度相当于前衣片加半个袖子长。汉服裁剪时,衣片和袖子是连着一起的,多余的面料可以裁出半截袖子接上,所以裁剪汉服浪费的面料是很少的。出于不浪费面料的考虑,裁剪时尽量就着面料,衣服就会做得比较宽大。
汉服裁剪示意图
李渔在《闲情偶寄》讲了另一个衣服宽大的原因。《孟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没有道理,即使是面对普通百姓,心里也应该是不安的。褐是指代庶民。朱熹注解说:“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李渔对此非常疑惑。因为生在南方,南方穿褐的人不多,偶尔有穿的,多半是富贵之家,虽说是褐而实则是绒制的。李渔就向老师询问:“褐是富人的衣服啊,为什么朱熹说这是穷人穿的?要是说贱的话,应当节约面料和人工,做得窄小一点,为什么做得那么宽大呢?”老师默然不答,再问,老师则顾左右而言他。这个疑惑困扰了李渔数十年。直到他到陕西旅行,见土著之民,几乎个个都穿褐,面料是牛羊之毛所织,质地粗而疏,颇似毡毯,和南方贵人之衣全然不同,衣服非常宽大,有两倍身宽,拖到地面。立即就问当地人,为什么衣服要做这么大,当地人说:“我们除了这身衣服,没有其他衣物了,白天披着作为衣服,晚上就当被子盖,如果不够大,晚上不足以覆盖身体。”《论语·乡党》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之说,就是指睡觉时所盖的衣服很宽大。
李渔还说衣服上的缝合缝应该尽量少,所以“天衣无缝”表示很高明。基于这种考虑,裁布时应尽可能减少裁剪的量,减少衣服的缝合缝。
(上文节选自《汉服》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了解汉服发展历史以及穿搭指南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点此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汉服》
曹喆 著
16开 平装
978-7-101-15878-6
78.00元
作者简介
曹喆,中国古代服饰史专业研究者,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服饰史、设计史论研究。著有《国外后现代服饰》《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历代〈舆服志〉图释—元史卷》《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6:元蒙卷》等作品。
曹喆同时具有深厚的绘画基础,书中所有手绘服饰示意图均出自他手。
编辑推荐
《汉服》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从汉服的定义、发展演变、设计制作和审美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作者既有服装史的深厚基础,又有设计和绘画功底,此书图文结合,生动有趣,集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对当下汉服热的健康发展有指导意义。
目 录
序
第一篇 汉服今朝
第一节 汉服的由来
第二节 传统汉服款式
第三节 汉服时尚
第四节 现代汉服
第二篇 风格与历史
第一节 华美汉风
第二节 胡汉融合
第三节 雍容唐装
第四节 典雅宋服
第五节 大明王朝
第六节 西风渐进
第三篇 雅俗故事
第一节 名人服饰
第二节 奇装异服
第三节 事关重大
第四节 诗化汉服
第四篇 面料纹章
第一节 汉服面料
第二节 衣的装饰
第三节 吉祥纹样
第五篇 汉服配饰
第一节 冠帽
第二节 玉佩饰
第三节 巾和披帛
第四节 首饰
第五节 鞋履
第六节 其他配饰
第六篇 汉服穿法
第一节 服饰的意义
第二节 服饰与礼节
第三节 色彩文化与搭配
第四节 汉服的格调
第五节 汉服的组成与穿着
第六节 服饰与妆容
附 录 汉服图释
内页欣赏
【预售】汉服(作者曹喆老师上款+签名钤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