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正在全川火热推进。那么,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怎样的新思维、新举措让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本报邀请相关专家畅谈历史名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7年12月1日四川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正因如此,四川省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就是要深入挖掘保护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历史上一大批在四川出生或在四川有重要经历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古以来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文化是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典范,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天府文化的培育成长期,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到战国秦灭蜀时期;第二阶段是“天府之国”桂冠竞争期,从都江堰兴建到三国蜀汉“天府之土”时期;第三阶段是以农业为中心的优越秀冠发展期,包括汉唐宋明清。
我们都知道,天府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是巴蜀文明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共同体内成长发展的。在天府之国这片土地有着无数文化名人,他们对巴蜀文化和中华文化都作过重大贡献。其中不少人是引领传统文化发展转型的“北斗星”式人物。正如谭继和说的,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廊上,四川人作出了很多贡献。在四川历史名人,一个人就是一个标杆,认识他们,就能更深入地去认识巴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笔者认为,要让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这是四川挖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当属责无旁贷。因此,笔者建议,四川要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巴蜀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强省,在全省形成文化兴省、文化强省的浓厚氛围。要树立标杆意识,组织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将四川历史名人造福人民的方法、难能可贵的精神、滋养心灵的文章,在全省乃至全国传承与发扬,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名人效应”。笔者认为,这对增强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巴蜀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与此同时,笔者建议,要把四川历史名人的创新精神作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以说,无论是从个体的角度看,还是从群体的角度看,四川历史名人都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一种创新创造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同谢元鲁说的,李冰治水的方法,落下闳的历法,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苏东坡的诗书画集大成合一……他们在所从事的领域,精益求精的钻研创新,而且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我们后人最应该学习的。
总而言之,全省各地要利用好名人资源,大力弘扬四川历史名人的创新精神,大力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以新思维新举措让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活”起来。(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