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年间诸国争雄,西周的礼乐制度彻底崩坏,诸国相互征伐,各国间为了强大相继开展了变法运动。
那么除了大家广为熟知的商鞅变法外,还知道那些变法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齐国邹忌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胡服骑射(此顺序排名根据变法时间前后)
一、魏国李悝(kuī)变法
魏国起源于晋国的魏氏,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与同时期的田氏代齐共同是春秋向战国转变的标志。原晋国土地由韩赵魏三国瓜分,但刚分完家之后的魏国主要的压力体现在外部环境上,此时为战国初年,诸侯之间的征战吞并愈演愈烈,而在内部上魏国所分的土地本就是晋国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如韩国富庶不如赵国民风彪悍。在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压力下,魏国强大只能靠变法,故在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为相,变法图强。
李悝变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废除世袭制度,根据能力选拔官员,取消旧贵族世袭俸禄;
2,正式废除井田制,鼓励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根据土地优劣分配给百姓,又根据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标准;
3,实行法治,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魏国法律《法经》,以法律形式规范了政府机构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军功奖惩等·;
4,改革军队,实行“武卒”制,对军队士卒进行考核,奖励其中优秀者,又根据士兵不同的作战特点重新分配队伍,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李悝变法作为战国群雄中第一个的变法,对当时的各国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后行的各个变法者都借鉴了李悝变法的经验,李悝变法使得魏国在战国初期迅速强大起来,魏国雄霸天下,称霸诸侯50年,魏武卒又在诸侯国间杀出了赫赫威名,在小编看来其余各国后续陆续变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魏国打的吧。
魏国鼎盛时期疆域图
二、楚国吴起变法
在讲楚国吴起变法前,不得不提一下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吴子兵法》传诸于世,与孙子合称为孙吴;吴起仕途历经鲁、魏、楚三国,在来楚国之前正是任职于第一个变法国家魏国,所以有一定的变法方面的熏陶,也认识到变法的强大。
楚国虽然版图庞大,在七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导致国力一直萎靡不振,在楚悼王即位后又一直遭到以魏国为首的韩赵魏三晋的进攻,连吃败仗,见识到魏国经历变法后的强大,在如此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又适逢吴起来楚,在与吴起一番奏对后坚定了他变法的想法,后启用吴起为令尹,开展了楚国的变法运动。
吴起变法主要有五个方面:
1,借鉴魏国变法经验,明法审令,制定法令,公之于众;
2,减爵禄,废除楚国的世卿世禄制;
3,整肃吏治,缩减大臣威势,禁止结党营私,裁撤冗官
4,统一楚国风俗;
5,加强对军队的训练,提升军队作战实力。
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富国强兵,加快了楚国封建历程,尤其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向北伐魏救赵,将势力拓展到黄河沿线,向南平定百越将势力拓展到江南,楚国兵威一时无两。
但又因变法得罪了楚国旧有贵族阶级,在楚悼王病死时旧贵族发动叛乱进攻王宫,将吴起乱箭射死,尸身也被实以车裂之刑,吴起变法宣告失败,但对楚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楚国一些政策发布的时候,也会多多少少看到当时吴起变法时的影子。
吴起
三,秦国商鞅变法
秦国祖先之前就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因养马有功,所以有了一块封地(在今天的甘肃天水那一带),后又因营救并护送周天子东迁有功,才被封为的诸侯,但是对于东方诸多诸侯国来说,秦国就是个蛮夷之地。在秦国历史上也有过辉煌,那是在秦穆公时期,称霸春秋一时,但之后就迅速没落下去,历史的车轮就这么慢慢的行驶到了秦孝公时期,秦孝公刚即位之初,秦国与魏国先后经历了两次河西大战(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连吃败仗,痛失河西战略要地,只能退守洛水,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更是成为了吴起5万魏武卒大破秦军50万辉煌战绩的背景板。
秦孝公即位后对秦国的衰落痛心疾首,于是发布求贤令,小编很喜欢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后商鞅入秦,秦孝公任为左庶长,就此轰轰烈烈的秦国变法运动展开了。
商鞅变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颁布李悝所创的《法经》,在其上增加连坐制,轻罪用重刑;
2,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禁止私斗;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强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扩大赋税与兵役的来源;
5,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第二阶段: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及自由买卖;
2,推行县制,设县一级行政单位;
3,迁都咸阳;
4,统一度量衡;
5,编订户口,设什伍制;
6,废除戎狄旧俗,禁止成年父子兄弟同时居住,推行小家庭制度。
商鞅变法大家是最熟悉莫过的了,秦国最后能一统六国商鞅变法是最大的因素,如果想了解这一段的历史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大秦帝国》这部电视剧,在电视剧创作上还是比较贴合历史实际的。
徙木立信
四,齐国邹忌变法
齐国是东方强国,春秋首霸,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力一直位于诸雄前列,而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管仲改革,军事文化经济上都傲视群雄,但在齐威王期间也出现了卿大夫专权,国力衰落这一弊端,针对这一弊端,齐威王相对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与其说是邹忌变法,倒不如说是齐威王听劝,齐国的变法主要是修明法治、整肃吏治、赏罚分明、重视人才、提倡臣民进谏等,这次变法其实说为改革更贴切一些,作为变法是不彻底的,只能作为是齐国在明君强臣的共同努力下的一场改革。
改革还是有成效的,本就强盛的齐国国力更上一层楼,尤其在人才任用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直接将魏国的50年霸主打下了马。又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齐威王雕像
五,韩国申不害变法
韩国在所在土地虽然富饶但是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属于四战之地,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北有魏,战略空间狭小,扩张不易。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此时又有同出三晋的魏国李悝变法成功的经验,韩昭侯决定启用法家“术”制派代表人物申不害来推动变法。
术制最大体现在君王的权术运用方面,保证了君王的权威。但与秦国的法制想比,法的立足点不同,秦国立足的法,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爵位不得功不能世袭,奴隶可封将军;而后者韩国也是法制,但是侧重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执法的国君。
申不害变法
1,整肃吏治,加强君王集权统治;
2,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3,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鼓励手工业发展,尤其是兵器制造行业;
4,训练军队,将贵族私家军编入国家军队,与原有军队一道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申不害变法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稳定,国力增强。但韩国的崛起受到了邻居魏国和齐国的警惕,作为一直是三晋领导者的魏国,不愿小弟韩国做大,后发兵围攻韩国首都新郑,韩向齐求援,齐军迟迟未到,意在消磨韩国实力,刚强大起来的韩国成为了齐魏争霸的牺牲品。韩国虽经历变法,国力变强,但与第一个完成变法强大起来的魏国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韩国的强盛就持续了数年,然后经由此次大战,国力衰落,后渐渐淡出了争雄的舞台,屡遭列强欺凌。
天下强弩出劲韩——战国时期的弩
六,赵国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其实是一场军事改革,因为当时各国的变法改革最终还是体现在军事力量上,而胡服骑射又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军事改革,故此次将赵国的胡服骑射列为战国间诸雄变法改革中的一部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特别是赵武灵王以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中原王朝把少数民族看作“异类”的政治背景下,在一片“攘夷”的声浪中,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赵武灵王不愧是一位值得后人纪念和效法的杰出历史人物。
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前屡败于齐、秦、魏等国,损兵折将,不得不忍辱割地。赵武灵王认识到军队需要改革,遂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发展骑兵,改中原地区宽袖长袍的服装为短衣紧袖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于公元前307年开始实行“胡服骑射”,推行服制改革。
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的军力陡然提升,成为战国末期唯一可以和秦国掰腕子的国家。
结语:战国,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各国间攻伐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国间为了图强求存开展了一系列变法改革,各国间的变法运动有一些相同点又有些不同点,这留给各位读者朋友们剖析,小编在此就不过多解析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