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带你走进“冯氏海南第一村”———石石矍(què)村

带你走进“冯氏海南第一村”———石石矍(què)村

带你走进“冯氏海南第一村”———石石矍(què)村带你走进“冯氏海南第一村”———石石矍(què)村,石石,海南,谯国夫人,冯氏,冼夫人

石石矍村位于澄迈县老城镇境内,古村始建于唐朝,立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南梁冯宝、冼夫人渡琼置州登岸之地,海南冯氏先祖最初居住之村,亦是冼夫人最后留步之处,有“冯氏海南第一村”之称号。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石石矍村由唐代经过千年演替至今,保留了古村落选址、火山岩建筑形制、聚落结构、建筑雕刻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宗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海南地区冯氏文化与冼夫人文化的摇篮,是海南民居建筑的典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基地。

一、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

(一)历史沿革

1.村落历史

南梁大同六年(540年),海南发生动乱,冯宝、冼夫人带兵亲征,渡琼州海峡于置州(今石石矍村北)登岸,兵屯澄迈县澄江、大胜岭(今颜春岭)、石石矍、琼山新坡等地。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朝廷册封已故的冯宝为谯国公,冼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冼夫人奉诏来琼,隋文帝为表彰冼夫人安抚岭南,归顺朝廷之功,特赐临振县(今海南省三亚市)1500户给冼夫人作汤沐邑。隋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巡视海南时,在今澄迈石石矍村逝世,谥成敬夫人,安葬于澄迈石石矍村附近的富昌坡,由冯宝子孙在仙逝之地搭舍居守其墓。唐代,冯宝与冼夫人后裔冯智戴自崖州移居其地,石石矍村渐成村落。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

冯宝与冼夫人的第35世孙冯进勇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奉命握兵南征,平定岭南,连任定南知寨;绍兴元年(1131年),冯进勇立籍于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一图四角井村(即石矍村)。由于冯宝与冼夫人登岸海南最初在石石矍村屯兵扎营,又据《海南冯氏族谱》记载,海南省各市县的冯姓宗支绝大部分是从石石矍村迁出,石石矍村也被称为“冯冼海南第一村”。

2.村落演变

石石矍村于唐代围塘建村,随着冯氏宗族的发展壮大,村庄逐步生长,至清朝末年,石石矍村已初具规模,形成环绕饮马塘的月牙形村落,拥有大小民居100余间。在民国时代,由于多年战乱, 石石矍村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生机。建国后石石矍村村庄建设区由湖滨向北、向南和东南三个方向延伸,至今石石矍村已发展成为建设用地超过13公顷,户籍人口达 1475人的自然村落。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宋元明清时期,有贡生、监生19人,出仕任职县尹、知县2人,千总、州守备、城守、河泊所等5人;民国时,就读黄埔军校5人、任职县参议1人。著名人物有冯氏先祖(母)冼夫人。

(二)民族特色

石石矍村是宗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村,也是承载着海南爱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精神的历史古村。这里是冼夫人文化的最重要源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是该村冼夫人纪念日,俗称军坡节,是琼北地区尤其是澄迈县域内的重要民俗活动,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为了纪念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主张民族团结,传播中原文化,改革旧风陋俗,对促进海南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每年春节农历初十至十二,海南各地特别是海南冯氏发祥地——石石矍村,在澄迈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行盛大的纪念冼夫人文化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农家乐活动。古典祭祀仪式、装军游行颇具冼夫人文化和海南地方特色。每天下午二点整,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按当年军队兵勇编排举行出师仪式,最后还舞龙、舞狮、舞鹿和踩高跷。晚上,亲朋好友汇聚一堂,畅怀痛饮,带着满怀醉意通宵达旦地观看琼剧演出。此外,由村民自发组成澄迈冯冼文化学会,致力于研究和推广自冼夫人文化,出版了《冼夫人与冯氏海南第一村》、连环画《冼夫人》,开办了“冼夫人生平功绩展馆”、“冼夫人颂—诗联书法展馆”。全国人大常委、海南省原副省长王学萍前来观摩“闹军坡”活动并挥毫泼墨,题下“和平使者冼夫人”墨迹。

二、历史文化资源

(一)不可移动文物

石石矍村环境优美,古村落格局和火山岩古建筑均保存较为完好,并拥有多处文物遗迹;其中“冯公祠”(文林冯公祠、次世中房祠、文广第)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军第”、“夏阳候庙”、“冼夫人石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有3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此外,2015年11月,石石矍村整村被列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石矍村内的主要文物和历史建筑有: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林冯公祠:位于村西隅,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50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47平方米, 建筑面积 350 平方米。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正堂为两进三开间,均为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架结构。三进主体建筑面阔 13.8米,进深 10.5米,二进后墙嵌青石碑两通,记叙冯氏重大事件及正七品文林郎知县冯来英家祠堂的来由。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屋顶瓦片部分脱落,墙画模糊不清。2015年11月,文林冯公祠、次世中房祠、文广第并称冯公祠被列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广文第:位于村南,坐东向西,原布局为三进,两侧有横廊,进深32.5米,面宽9.27米。广文第现仅保存第三进房子,面宽9.27米,进深12.9米,高4.7米,硬山顶,抬梁结构,两开间。大门立有两个抱鼓石,墙内嵌石碑一块,阴刻“文广第,咸丰五年九月初五十日辰时”。原址布局清楚,房屋主体结构稳定,现存建筑房中木隔板 已拆,瓦面已更换。2015年11月,文林冯公祠、次世中房祠、文广第并称冯公祠被列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火山岩古民居:村内现存传统建筑大多修建于明清年代,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村中有火山岩古民居230余间,共计26630平方米,除了部分损毁,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村落典雅、古朴,大部分传统建筑主体完整,基本维持明清年代海南传统火山岩民居群落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村内院落布局统一而富有变化,院子布局以正房为核心,多形成独立院落式格局,并有东西偏房相衬;建筑简洁的外形独具特色,是琼北古代火山岩民居建筑群的代表;主要传统建筑多为木石结构, 建筑屋顶多为硬山式风格,其内部结构多为抬梁式构架;民居建筑又不乏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的装饰,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石石矍村由唐代经过千年演替至今,保留了古村落选址、火山岩建筑形制、聚落结构、建筑雕刻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古代琼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2015年11月,石石矍村整村被列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2.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第(冯氏大宗祠):位于村西隅,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面宽12米,进深65米,建筑面积317.65平方米。其中冯氏大宗祠建于隋炀帝大业5年(公元609年);将军第建于宋代,清光绪修葺。前院石门横额上楷书阴刻“将军第”,三进房屋均为三开间,抬梁式木架构,硬山顶,山墙及檀梁有精美的彩绘和镂空木花雕,第二进门前两侧 有抱鼓石。保存较好,主体结构稳定,屋顶瓦面部分脱落,彩绘不够清晰。据《冯氏族谱》记载:澄迈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西征将军冯异的后代,将军第即为纪念冯氏先祖之宗祠。石石矍村冯氏大宗祠是迄今海南保存较好的宋代古建筑之一,也是海南规模较大、历史较为悠久的冯氏宗祠之一。2001年11月,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夏阳侯庙:位于村西隅,建于清代,重修于20世纪八十年代,坐北向南,一庭一室,进深34.3米,宽10米,建筑面积121平方米。前庭大门眉题“大树堂”,对联“大树将军灵 光普照,夏阳武侯浩气长存”字样。正室为三开间,抬梁结构,硬山顶,四角有飞檐,殿堂大门横匾有“夏阳侯庙”,屋脊、横梁等构件刻有各种精美图案。神龛横眉有“大树堂”字样。该庙至今整体结构稳定,瓦面为重修时新换的琉璃瓦。

冼夫人石墓(冼夫人衣冠冢):为条石叠砌,坐东朝西,墓体高2.5米,上部履钟形,条石四层,顶圆攒,有石球突起;下半部呈六边形,共四层,上三层周身彩涂,转角立柱;底基正方形,边长2.8米,总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墓前有石碑、塑柱、动物石雕群等,外修围墙,高1米多,现已毁,仅存残骸。

3.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冯进勇家族墓:石墓位于村东南约100米,坐北向南,共四座,分别是:“有宋魏安人”,六层方形平顶,长3.1米,宽1.64米,高1.6米;“宋故宜人王三娘墓”,七层方形龟 壳状墓顶,长3.3米,宽2米,高1.65米;“元故进勇大公墓”,七层方形平顶,长2.75米,宽1.65米,高2.75米,墓前有一石供桌和石香炉;“宋故宜人林五娘墓”,七层龟壳状墓顶,长3.5米,宽2.25米,高1.8米。四墓正侧面刻有草曲、祥云、莲花、渔、狮子等图腾。总体保持完整,结构稳定,围墙和水泥地板为现在所建。

石石矍村古井:位于村西隅,坐西向东,井盘直径5.4米,立有长方形四石柱,柱间距离分别为2米和1.6米,用于放置扁担,井留两眼,直径为0.35米,防人畜掉井。井外有一石池和龟石。古井总体保存完好,井水从未干涸。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元振坊示禁碑:位于村东南约100米处,共两块,均坐北向南,高1.6米,宽0.62米,厚0.07米,正反双面刻竖向阴字,一块碑顶横刻“元振坊奉县谕”,另一块横刻“团练立约勒示”,内容为村规民约。字迹清楚,禁碑因征地移动,非原立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元振坊奉县谕”碑底部断裂 25 厘米,未毁及字刻内容。

黄二婆墓:位于村东南约1000米盐所岭北侧,坐南朝北,高1.5米,宽0.85米;四层玄 武岩砌成,屋宇顶,圆顶盖,四角飞檐;底二层呈长方形,两侧无雕刻纹饰。石墓前立有 石碑一通,石供桌一张,石烛台2个,石碑高0.5米,阴刻“皇清淑顺继妣黄二婆之墓”。墓体稳定,结构完整。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盐所岭石墓:位于村东南约1000米盐所岭北侧。两座石墓坐东南朝西北,北石墓高2米,直径1.2米;八层玄武石砌成;墓顶呈穹隆顶形状;底三层,呈正八角形状,边长0.8米。南石墓距北石墓1.9米,墓高 1.5 米,长1.8米,宽 1.5 米;五层玄武石砌成;墓顶为屋 宇顶,四角飞檐;墓的几侧雕刻有花纹图案。北石墓前立有石碑一通,宽0.36米,阴刻“皇明祖冯二公之墓”。两石墓结构稳定,南石墓四角飞檐已损坏,构件风化较为严重,石碑字迹不清。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1.军坡节

石石矍村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为军坡节,军坡节是海南琼北地区尤其是澄迈县域内的重要民俗活动。民间也称为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也叫“公期”,是海南汉黎民族同为敬仰并认同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汉黎民族共融互促构成和谐社会的典范,主要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

每年从农历正月开始至五月底(石石矍村为二月初一),澄迈县各地乡村在各自固定的时间闹军坡。在澄迈县,军坡节起到融合地域、民族文化和各种宗教信仰的作用,留下了民间故事、雕塑、戏曲、音乐、舞蹈、建筑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和重要的历史符号信息,其中的花瑰(木雕)、琼剧已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依俗发展起来的八音、盅盘舞、障板屋等文化形式至今流传不息,大量的样式丰富的神庙建筑散布在全县各地。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军坡节是海南汉黎民族同为敬仰并认同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汉黎民族共融互促构成和谐社会的典范,是海南民族融合过程中移民文化根渊的存储器与群众的乌托邦精神家园的储灵枷。

2.冼夫人纪念日

农历二月十二为冼夫人纪念日。为了纪念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主张民族团结,传播中原文化,改革旧风陋俗,对促进海南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每年春节农历初十至十二,石石矍村将举行盛大的纪念冼夫人文化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农家乐活动。古典祭祀仪式、装军游行颇具冼夫人文化和海南地方特色。每天下午二点整,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按当年军队兵勇编排举行出师仪式,最后还舞龙、舞狮、舞鹿和踩高跷。晚上,亲朋好友 汇聚一堂,畅怀痛饮,带着满怀醉意通宵达旦地观看琼剧演出。此外,由村民自发组成澄迈冯冼文化学会,致力于研究和推广自冼夫人文化,出版了《冼夫人与冯氏海南第一村》、连环画《冼夫人》,开办了“冼夫人生平功绩展馆”、“冼夫人颂—诗联书法展馆”。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此外,由石矍村村民自发组成澄迈冯冼文化学会,致力于研究和推广自冼夫人文化,出版了《冼夫人与冯氏海南第一村》、连环画《冼夫人》,开办了“冼夫人生平功绩展馆”“冼夫人颂— 诗联书法展馆”。石石矍村特有的冯冼文化传承体现了尊敬祖先,缅怀伟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历史名人与典故

1.冼夫人

冼夫人,中国公元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诞生于高凉(现高州市),卒于隋代仁寿初年(602年)正月十八日,享年九十周岁。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被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官阶一品,历代朝廷也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据史书和有关文献记载,冼夫人至少到过海南五次。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

冼夫人第一次渡海过琼大约在公元534年,将海南收归自己统辖,“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第二次上岛大约在公元540-541年,向朝廷请命“置崖州”获准后,冼夫人和冯宝受命来海南巡察与平定叛乱。第三次过琼是冯宝逝世后,岭南大乱,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叛,其党羽企图割据海南。冼夫人和儿子冯仆率军渡海南下,在苏寻峒、苍兴峒 (今海口市三江镇、红旗镇、旧州镇一带) 经过一场激烈大战,终于打败了叛军。这就是隋书《谯国夫人传》载的“陈朝初,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冼夫人第四次来海南是在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后,岭南归顺朝廷,年近八十岁的冼太夫人“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亲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海南各地首领都来拜谒和受爵,从此使岭南和海南地区完全得到了安定。冼夫人最后的一次登上海南岛是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广州总管赵讷私结叛党被处死后,冼夫人以朝廷使者的身份往各地巡查抚慰,“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到皆降。高祖嘉之,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公元602年,冼夫人在海南岛刚过完春节,乘车出崖州郡城到各峒视察,终因年事已高,于正月十八日在卜口坡(今石石矍村村边 ) 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在海南期间,冼夫人不仅设置了崖州,恢复了与中原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还多次平定匪贼叛兵,使百姓安居乐业。她从内地组织移民开发海南,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推行牛耕、兴修水利、选种施肥等,还无偿地向农民提供种苗、种子,又设法向人民传授纺织、制衣技术。她与丈夫冯宝在海南办学兴教,把医疗知识传授给人民,深受百姓爱戴,成为海南当时俚人的民族英雄和精神领袖。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冼夫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称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高州冼太庙时,对冼夫人也作了很高的评价,说:“当年冼夫人力排阻力,不搞分裂,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人民安居乐业,其功不可没,至今她仍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2.冯宝

字君珍,号元善(一说字柱石,号廷臣),北燕皇族后裔。约生于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自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冯融是梁罗州刺史,公自小耳濡目染,受儒家思想熏陶,受孔孟礼教的影响,养成善良君子品行,自小勤奋好学,青年时又被送到京城 建康太学读书,交游很广,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功名,被粱朝廷委任为高凉郡太守。冯宝公年青得志,风流倜傥,本可以娶汉族名门闺秀为妻,但身为罗州刺史的冯融深知自己是北方南下的汉官,要在俚獠等少数民族占优势的高凉地区站稳脚跟,推行政令,不团结,依靠当地的豪强大姓是行不通的,于是融公高瞻远瞩,打破传统偏见,说服儿子取俚人大首领冼氏女为妻,开创汉俚联婚的先河。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冼联婚后,冯宝作为一郡的行政长官,除了继续治理好高凉郡外,还抽空给俚人为办理词讼,教民耕织,传播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用铁器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人民兴修水利,用牛耕田,还在高凉郡内开办士林学馆,吸收俚人子弟入学读书,宝公还亲自开坛讲学,向俚人传授汉人的先进文化,如今民间还流传有“冯公指令读书诗”的词句。

公元540-541年,向朝廷请命“置崖州”获准后,冯宝随冼夫人受命来海南巡察与平定叛乱,与今石石矍村北登陆海南,并在石石矍村屯兵扎营。唐代,冯宝与冼夫人后裔冯智戴自崖州移居其地,石石矍村渐成村落。

3.冯智戴

冼夫人曾孙。唐代子崖州移居澄迈石石矍村,因住地秀石之响声土语称“石石矍”,村庄因此而得名。

4.冯进勇

又名冯镇,是冯宝和冼夫人的第三十五世孙,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奉命握兵南征,平定岭南,连任定南知寨;绍兴元年(1131年),冯进勇立籍于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村名沿用石石矍村。

三、文物修缮、环境整治工作

2013年初,县文体局组织人员开展古村落普查,深入石石矍村进行资料收集,并申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3年5月,澄迈县委、县政府委托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进行火山岩古村落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论证,以期从国际标准加强古村落及火山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中石石矍村为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遗的一个重要村落。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

2014年11月17日,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石矍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7月,由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石石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年)》。

2015年11月24日,石石矍村列入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1月24日,文林冯公祠列入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2016年3月,由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海南省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申遗保护规划—老城镇石石矍村》。

2016年11月,由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石石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17年完成石石矍村中国传统村落挂牌工作,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标识牌、历史建筑及文物点介绍牌、旅游指示牌;传统村落宣传栏制作安装项目;传统村落保护范围测绘工作、核心区、建设控制地带的界桩安装工作。

2018年完成中国传统村落石石矍村保护与景观提升工程。

四、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

(一)历史价值

石石矍古村始建于唐代,历史已超过1400年,村内现存传统建筑大多修建于明清年代,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其中保存较好的将军第(冯氏大宗祠)始建于隋唐年代,距今超过1400年。目前村内拥有“文林冯公祠”、“将军第”、“夏阳候庙”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有3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将军第(冯氏大宗祠)始建于公元609年,文林冯公祠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50 年),夏阳侯庙始建于清代。石石矍村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村中有火山岩古民居230余间,共计26630平方米,保存情况基本完好。村落典雅、古朴,大部分传统建筑主体完整,院落多为独立院落式类型,部分建筑为海南典型的“十柱”式结构平房,石头为火山石,木材有杉木、菠萝蜜格板等,是澄迈县乃至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传统民居建筑群。同时古村内有15条由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串联村内火山岩传统民居,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梳状路网格局。

海南历史十大名人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

石石矍村是南梁冯宝冼夫人渡琼置州登岸之地,是冯氏先祖最初居住之村,亦是冼夫人最后留步之处,有“冯氏海南第一村”之称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主张民族团结,传播中原文化,改革旧风陋俗,对促进海南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文化价值

石石矍村的核心古建筑群集中饮马湖周边,建筑保留着中华民居传统的木石结构,与周围环境融合为一体;古树、古井和祠堂位于湖边与村落当中。在村中的纵向小巷道几乎全部铺上了火山岩,狭长而幽深。村落整体风貌完成,保留了明清年代海南传统火山岩民居群落的全部特征。古村落核心区古建筑群共计26630平方米,占据规划区建筑总面积的66%,传统建筑基本维持明清年代建筑风格和布局。

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目前石石矍村传统民居和建筑群内仍居住有大量村民,全部为石石矍村原住民,保留了传统的农耕与生活方式;由于石石矍村冯氏宗族文化的延续使得石石矍村的生命力持久而有活力,海南乡村习俗和朴素的生活传统也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石石矍村作为海南冯氏发祥地,建村以来一直延续着纪念冼夫人的风俗与传统,是海南冼夫人文化的核心之一;村内的文化遗存是冼夫人文化的最重要源头,是海南民居建筑的典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基地。同时,由冯氏后人自发开展的研究冯冼文化、纪念先人的活动自此散播至海南岛各地,充分体现了石石矍村对先祖的缅怀 与崇敬之情。

(三)科学价值

石石矍村临湖而建,村落内建筑群和巷道均沿饮马湖向东、北方向辐射状延伸,利于雨季排水,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与建筑布局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同时,石矍村发展过程是一部宗族建村与发展史,为研究海南地区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历史佐证,对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四)艺术价值

石石矍村村落选址于饮马湖北、东岸,多形成坐北朝南、临水望田的景观格局,极具特色;村内院落布局统一而富有变化,院子布局以正房为核心,多形成独立院落式格局,并有东西偏房相衬;建筑简洁的外形独具特色,是琼北古代火山岩民居建筑群的代表;主要传统建筑多为木石结构,建筑屋顶多为硬山式风格,其内部结构多为抬梁式构架;民居建筑又不乏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的装饰,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社会价值

“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石石矍村表达得淋漓尽致。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石石矍村作为中国朴素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具体代表,其传统与风尚的弘扬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_海南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何故事_海南历史十大名人

(六)经济价值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石矍村现有的火山岩古建筑群和历史街巷、特色文物遗存与文化活动具有极高的旅游与展示价值,通过全面的保护 与合理的利用,发掘其旅游与展示功能,能够显著提升村庄的经济水平,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石石矍村古村街巷格局典型,村内建筑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分布集中、颇具规模、风貌较好,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村由唐代经过千年演替至今,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宗族文化底蕴深厚,更是海南地区冯氏文化与冼夫人文化的摇篮。石石矍村保留了古村落选址、火山岩建筑形制、聚落 结构、建筑雕刻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古代琼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其保护与发展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观,推动村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寇准:宋代的忠诚直言政治家
下一篇: 重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