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长兴紫笋② | 传世的名家代言

长兴紫笋② | 传世的名家代言

长兴紫笋② | 传世的名家代言《旧唐书》说,颜真卿与一批文友在明月峡月下散步赋诗,并将所赋之诗题于石碑,就是史书中经常提到的蚕头鼠尾颜鲁公书碑,立在贡茶院、清风楼、忘归亭的三角地带

您可以在“常聚长兴”微信公众平号底部对话框发送 关键词,如:水口、银杏、民宿、文旅新空间、宣传片、长小兴绘本、露营、疗休养、惠民卡、表情包、美食,会收到详细介绍。

常聚长兴微信平台正陆续推出由中国作家张加强主编,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出版的长兴文旅融合书籍《长兴之境—太湖边的诗与远方》。

本书共有十个篇章,分别为

“脉之源,你从远古来”

之宗,传奏紫笋到”

“湖之韵,水乡蕴遗产”

“城之魂,池里藏月光”

“气之蕴,大地文曲音”

“民之合,人生汇聚处”

“地之魄,江南小延安”

“村之景,田野尽诗话”

“技之绝,民间有光华”

“禅之缘,合十万里风”

今日为大家推送收录在“ 茶之宗,传奏紫笋到”篇章中的文章——传世的名家代言

传世的名家代言

紫笋茶乃中国名茶。《新唐书》记载,唐代贡茶分布五道十七州部,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为贡茶之上品,深受帝王喜爱。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朝延命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贡焙”。让我们来看那些至尊的代言人。

皇帝令,命长兴均贡

浙江长兴、湖北靳春、河南信阳、江西鄱阳向唐皇贡茶。于是,宫廷常设茶宴,以茶赐近臣,王公朝臣以饮为时尚。诗人王建(一说元稹)将茶与宫廷生活说得如此之妙:“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唐太宗的妹夫、驸马薛万彻因不善煎茶,被同僚笑为乡下人。唐太宗曾对身边人说:薛驸马村气。丹阳公主为之羞愧,不与同席数月。

李繁在《邺侯家传》中记载:唐德宗李适自幼爱茶、嗜茶、煎茶,亲自动手煎茶办茶宴。后来李适继承皇位。每节皆赐翰林学士酒脯、茶果。白居易不止一次获此殊荣。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长安禁酒,顿时,长安酒价飙升。杜甫说:“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有人计算,这一斗酒钱,可买茶六斤。

唐大历五年(770),紫笋茶进宫,唐代宗享用后香气沁脾,一身舒展,下诏:命长兴紫笋茶与宜兴阳羡茶均贡。

新茶一出,龙袱裏茶、银瓶盛水,由驿役飞马四千里递送长安,将紫笋茶送到京城,以便唐皇在清明祭天祀祖,大摆茶宴招待群臣。如李郢所说:“十日王程 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杜牧这样描述:“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至今,水口还留有唐代运送紫笋贡茶的古驿道,称贡茶古道。起于水口金山村,止于夹浦北川村。由茶圣陆羽得名的紫笋茶远胜于阳羡茶而成为当时贡茶。自颜真卿任湖州刺史开始,湖常二州必须向大唐宫廷提供贡茶,而且这是湖常两州刺史的首要任务,刺史每年春季都要在山中亲自监制,还必须保证在清明前抵达长安,所以修筑了用快马传递的古驿道。

唐白居易诗《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首诗反映了常州、湖州两地官员同会贡焙,共同督造贡茶的史实。长兴煤山悬脚岭上旧有“境会亭”,唐代时湖州和常州两地官员每年贡茶采制之时都要在此举行隆重仪式。

皇帝为紫笋茶建贡茶院属首例,用紫笋茶祭祖更是绝唱。湖州刺史张文规完成贡额后写诗:“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天子喜好名茶,王公大臣、名人雅士纷纷效法,紫笋茶身价百倍。

唐代宗李豫嗜茶,有一幅图叫作《陆羽烹茶图》,其跋讲述了李豫曾召陆羽点紫笋茶的故事。

唐僖宗发明了一套金银茶具:金银丝结条笼子的烘焙器、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鎏金银龟盒的贮茶器、贮盐和贮椒的银坛。

这套以 僖宗的乳名五哥称之的金银茶具,于咸通十五年(874) 下诏与送还的佛骨一并归藏法门寺地宫,按密宗曼陀罗场陈列,以供佛祖。1987年, 法门寺考古发掘地官,出土了佛骨及这套金银质五哥茶具,再现了唐代的茶之饮。

陆羽说,茶为顾渚第一

顾渚茶一直在为进贡作铺垫。唐初,李世民将宗室养女文成公主远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开了藏人饮茶之风。《唐国史补》 记了一件事:唐德宗年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会盟清水,参加隆重仪式,吐蕃首领以顾渚茶待客。

陆羽在顾渚山的啄木岭访茶,常州太守李栖筠也在一山之隔的阳羡督造贡茶。 李栖筠请他品尝。陆羽说,这茶芳香甘辣,可推荐给皇上喝。

此前,陆羽在顾渚山麓开辟了一片茶园,细究了气候、生态、环境、土壤及野生茶树的特性,他发现:凡品质优异的野生茶,都生长在坡陡山谷的烂石和砾壤中,生长在阳崖阴林。这些野生茶,呈紫色,形如笋状。

陆羽断定全国诸茶“顾渚第一”,决定给宰相杨绾写信,就是那篇很有味道的 《与杨祭酒书》,信中说: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

话说得很绝,当今皇上喝不到这等好茶,实不应该。杨绾手上的紫笋是怎样品第呢?且听陆羽说来:叶芽显紫,新稍如笋,嫩叶背卷,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见了信和紫笋茶,深受代宗信任的杨绾将紫笋香茗送到皇上的嘴边。后来的事,自不必说:皇上亲旨,命长兴均贡。

每年立春,湖、常两州的刺史亲自到顾渚山督茶,雅称修贡,立春后十五日入山,谷雨后出山。与顾渚山下的金沙泉一起推荐给李豫皇帝、同列为贡品。《茶经》中提到的方坞岕和四坞 岕,仍是今天顾渚山野生茶的精品产区。

陆羽穿梭在顾渚山,尽见优质的茶,紫者上,笋者上。陆羽在长兴,上了顾渚山的啄木岭,跑了槐坎的青岘岭、小浦的乌瞻山、凤亭山,吴山、白岘茶区、煤山的飞云寺、曲水寺以及伏翼阁等著名景区,这些地方都被写进了他的《茶经》。

长兴的名人名言_长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_长兴历史名人

大唐贡茶院 钱初生 摄

颜真卿,留存长兴书与碑

颜真卿在长兴留下四处风雅之地:

第一处是顾渚山,颜真卿是将陆羽和顾渚山推向辉煌的关键性人物。颜真卿曾在顾渚山看陆羽的竹林茅舍和茶园。《旧唐书》说,颜真卿与一批文友在明月峡月下散步赋诗,并将所赋之诗题于石碑,就是史书中经常提到的蚕头鼠尾颜鲁公书碑,立在贡茶院、清风楼、忘归亭的三角地带,因成群的游人前来拓碑而遭击碎。到了宋代,县令许遵在眠牛山下合涧上重修了一条石拱桥,取名颜板桥,以志纪念这位颜鲁公。桥后被洪水冲毁。

第二处是画溪的竹山潭。颜真卿任湖州刺史,长兴县丞潘述、县尉裴循策划了一次极具品位的诗会,盛邀颜真卿、陆羽、皎然以及推官康造、前御史李萼、司直房夔、洛阳丞李观、京兆韦介及颜真卿的几个儿子等十九位名士,聚会于长兴画溪的竹山寺潘子读书堂。

画溪之夜在中国的茶文化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似东晋永和九年(353) 兰亭集的联诗,收集在颜真卿的《水堂集》中,到了明代,大文豪王世贞为之写了一篇评价极高的跋,王世贞说颜真卿书法:遒劲雄逸,而时时吐姿媚,真蚕头鼠尾得意笔.....

第三处在今天的和平,颜真卿上杼山看望陆羽和皎然,三人提议建一个纪念亭。后来这个亭于“癸丑岁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成,陆羽给亭取名:三癸亭。颜真卿题写亭名,从此,茶人们都把那里当作茶文化的祖庭。

第四处是长兴林城,颜真卿为曾任吴兴太守的长兴谢安立墓碑。颜真卿重书晋谢太傅碑文,重刻碑阴,而且将碑立在谢安墓区,碑文:太保谢公,东晋咸和中,以吴兴山水清远,求典此郡。到了宋代,此碑移入湖州墨妙亭。

长兴的名人名言_长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_长兴历史名人

贡茶院晨曦 卢振良 摄

皎然,资助陆羽印《茶经》

皎然据说是大诗人谢灵运的后代,为文豪世家子弟,但到他这一代,也已经剩得废田故陂了。皎然20岁走出长兴应举干谒王侯,四处投诗,一路碰壁。25岁那年干脆在江宁长干寺剃度出家。

皎然做了三件传之后世的大事:

一件是留住了陆羽。陆羽来浙江本是去绍兴投靠尚书郎鲍防的,结果到了长 兴遇到了皎然,便不想再走。两人同宿报德寺时,皎然慨叹:“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陆羽叩问:“上苍何故, 如此混沌?”这叹息之间,两个灵魂走到了一起。

皎然的《顾渚行寄裴方舟》中说:“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诗中说他在顾渚山也有自己的茶园,而且不时去茶园巡视,对茶的采摘、饮用、功效,茶与酒、与禅的关系,皆存有自己见解。

另一件是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一词,这是皎然对于世界文明史的一大贡献。

皎然把茶当作一种精神需求、心灵彻悟。来看他的“三碗茶”诗:“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去了睡意,得了天地空灵之清爽;“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心神清静通佛心,饮茶清神好坐禅:“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将禅宗主旨融入中国茶道中,这一贡献是划时代的。

陆羽疏忽了皎然关于茶道的理念。《茶经》中阐述的是煮茶技艺和对茶汤的观赏,重视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美,没有往“形而上”的道上奔,这是陆羽的局限。

第三件事是资助陆羽付印《茶经》。皎然眼力独到,朝廷的崇茶风气让他看到了茶另外的功效,他找人刻印了《茶经》。

皎然有过一首《寻陆鸿渐不遇》的诗,写了他去湖州陆羽迎禧门外、自绕篱笆的青塘别墅,柴门紧闭,问及邻居,说陆羽每天去深山访茶,归来日落,皎然茫然。他冀期《茶经》早日问世,陆羽别到处跑了。

皎然死后有十多卷文集付印,后来当了宰相的于頔为之作序。唐德宗写诏命集贤院将其文集藏于秘阁。

杜牧,农舍门扉题一诗

杜牧任职湖州刺史的第一个春天,进入顾渚山,此时的紫笋茶已上贡了八十多年。杜牧带了全家和他的助手李郢到顾渚山修贡。杜牧一行沿着蜿蜓石径,逆金沙涧而上,进入了闻名于世的顾渚山。顾渚山谷,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林木幽深,莺鸟啼鸣,金沙涌泉,茶树葱茏,紫笋飘香。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采茶歌声在山谷中回响。整个顾渚山区人流如潮,贡茶院里研茶架动声响如雷,整个采制递送贡茶的场面宏伟壮观。杜牧曾作茶诗《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这首诗描写贡茶院所在地的景色。贡茶院所在的水口时称“草市",依山临水,多高树,有酒楼,在酒楼里,还能够看到溪里一对对鸳鸯受惊飞起的情景。

杜牧赞茶的诗歌不少,还有一首《茶山下作》: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杜牧描绘的“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的意境在如今的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被真实还原。这个被茶田和竹林环绕的乡村度假地,有诗,有梦,更有坦荡荡的远方.......

一日, 杜牧在顾渚山闲来无事,去了大涧中流的明月峡游玩。明月峡三面环山,东南面为谷地,每逢朗月东升,景色迷人,明月之名由此而得。

明月峡左侧的石坞岕里古树名木枝繁叶茂,粗壮的毛竹华盖蔽天。溪上石壁峭立,常年被洪水激流冲刷得净光。沿溪有一片冲积谷地,有竹园、茶地、民居和菜地。

从眠牛山麓牛板桥始,沿着明月峡中溪涧逆行,仍不时看到巨石横躺或屹立于涧中,这就是史书上“石壁峭立,大涧中流,乱石飞走。茶生其间,尤为绝品”的描述。湖州刺史张文规诗“清风楼下草初茁,明月峡中茶始生”由此而出。

杜牧顺便进得一农户家小憩,农户见刺史光临寒舍,自然十分高兴,热情接待了杜牧、这位刺史见这里民风如此之好,一时兴起,在村舍门扉上题了一首诗:

从前闻说真仙景,今日追游始有因。满眼山川流水在,古来灵迹必通神。

到了宋朝,苏舜钦的祖父苏国老做乌程县令时,听说当年杜牧有此题字,便托人去顾渚山买下了那门扇,奉为传家之宝。一直到他的曾孙苏泌,仍然保存,曾拿出给王得臣看,字体遒媚,隐出木间,是稀世的墨宝。此事在王得臣眼里颇为雅致,于是写入了他的《鏖史》。

杜牧在顾渚山待了月余,这次修贡,离会昌中上贡紫笋茶一万八千四百斤最高贡额仅过了五年,但规模仍然宏大,场面壮观。所以杜牧在完成贡茶后,在顾渚山银山石壁上刻下了他的绝笔之作《题茶山》。

杜牧是认定湖州这处佳丽之地了,李幼卿、刘长卿他们早已在与顾渚山一山之隔的宜兴盖了别墅,他也去买了田产,准备终老江南。

陆龟蒙,更感弁峰颜色好

唐代后期,长兴的河面上,有一条精美又带诗意的船,是诗人陆龟蒙的,往复在苏州至顾渚山的水道。他的船设篷席,备有书、茶、笔、勺具,俨然一座清闲的移动小别墅。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说到的三位唐代文人皮日休、陆龟蒙和罗隐,都与长兴有关。皮日休和陆龟蒙是一对诗友和茶友,常住顾渚山,世上有皮陆雅称。小品文作家罗隐则在白岘的罗岕隐居了一段时间。

唐时长兴县治所在地的南面,有一个河埠码头、可以远眺弁山,近看村舍。陆龟蒙的船常泊于城外,城里的文人墨客听闻陆船到,会三五成群登船拜访,聊 诗品茗。人们将此地叫作陆汇头。

陆龟蒙的偶像是先贤张志和,张志和初名龟龄,不与流俗交接,任游江湖间。陆龟蒙是属于那种大隐隐于市的闲人,自号江湖散人。

他在顾渚山麓买了八百亩茶山,种茶二十年,学陶渊明,在顾渚山桑坞岕买了茶园,盖了几十间屋,将茶园租给山民。茶园离贡茶院不远,陆龟蒙非常喜欢这幽静的山谷,到了茶季,来住上一阵子,清风朗月之下,吟诗作画,品茗对句,算是天上人间的感受了。

受陆羽影响,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中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补了《茶经》的缺,故十咏被收入《全唐诗》。作为农学家,陆龟蒙在植物保护、动物饲养、柑橘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多有 建树。

晚年陆龟蒙还是回到陆汇头村,在此建盖了房子安顿下来,晨雾夕阳、春香秋气伴弁山来去,城里老友来访,赠小诗共乐: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

今天的陆汇头人,仍然为有陆龟蒙自喜,文化传播的力道,后人领略了。

长兴历史名人_长兴的名人名言_长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紫笋新芽 梁奕建 摄

皮日休,顾渚山下访故人

古人大概畏于《茶经》的神圣,所作的序颇不凡。

苏州刺史从事皮日休与陆龟蒙常悠游在苏州的街巷,潇洒得很。皮偶然读到了陆羽的两篇《顾渚山记》,一记茶,一写景,不俗。皮日休是湖北天门人,与陆羽同乡,便放下手中的活随陆龟蒙上了顾渚山。

《茶经》问世,陆羽由人为圣。自周朝以来茶事,陆羽在《茶经》中都“言之 详矣”。陆羽以前,人们多不懂饮茶方法、只知道“浑浊烹之”,与煮蔬菜一样而食。陆羽首创煎茶法,提倡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设计一整套煮茶、饮茶器具后,许多人都很倾慕,不少茶人家中都有珍藏。饮茶之风更盛,陆羽开辟了新的文化领域。

皮日休并无给陆羽作序的意思,他有一篇《茶中杂咏并序》诗, 后人把这个诗序,用作《茶经》序。该文不到四百字,充满了对陆羽的赞赏,他说陆羽以前的饮茶,要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煮了吃,好像与煮蔬菜吃一样,陆羽创了清饮。《茶经》阐明了茶树的起源、茶叶的采制、工具、加工、煎饮茶的器具和方法等。从周朝以后的茶事,《茶经》中都有详细论述,还提及了茶的去病之效。皮日休的序还特别提到了陆羽写的《顾渚山记》。

陆羽还细述了自神农以来的饮茶传说中的茶事,周公始喝茶,春秋时晏婴、汉朝扬雄、晋代刘琨、谢安、左思等人也都有喝茶的记载。

唐政府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始有茶马互市,唐政府每年要以一千担茶叶与回 纥交换一千匹良马。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末,各路藩王割据,唐皇为平定叛乱急需马匹,朝廷以茶与回纥换马。在边界相会时,回纥的首领获知有个叫陆羽的人写了部《茶经》,内容很精彩,非常想得到手,提出以千匹良马换之。那时陆羽已逝,《茶经》又未普遍流传,唐皇命使者四处寻查,到浙江湖州又到湖北天门,最后还是大诗人皮日休将自己的一部《茶经》献了出来,才换来马匹。

苏轼,千金买断顾渚春

闻香识唐朝。一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朝代的味道,是紫笋茶香。

顾渚山到了宋朝,有苏东坡送给三个好友的三句诗,为之代言。

他做杭州通判时,要到湖州办事,给湖州太守孙觉寄诗打了个招呼:

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在苏轼眼里,紫笋茶和梅溪木瓜加上鱼片,令他馋涎欲滴。

另一句赠大理寺丞刘行甫,苏东坡于煮茶技艺的把握,全仗这位长兴煮茶高手的点拨,两人参与州试监考,监试官要禁居在杭州望海楼,苏轼时常在试院观刘行甫煮茶。

苏东坡在《试院煮茶》一文中,记下了刘行甫按陆羽的古法煮茶的过程,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读来妙不可言。后来刘行甫要去余姚任职,苏东坡专门写诗赠之,因知道刘酷爱家乡顾渚茶,写了《送刘寺丞赴余姚》诗,对顾渚紫笋茶极尽赞美: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再一句是赠于钱塘令周开祖的,周是湖州人,他俩常相邀游城郊,两人在虎跑祖培寺品茶时,苏轼捧着虎跑泉却赞赏顾渚山的金沙泉:

金沙泉涌雪涛香。

好茶配好水,苏轼诗颂顾渚茶、金沙泉,功德圆满。

五年后,苏东坡至湖州,与刘行甫、周开祖又相聚喝茶酬唱,重温“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的旧韵。苏东坡细察过顾渚山的茶树:嫩茎,微带红色,叶长而尖,芽肥而微带白色。他说用这种芽叶制成的紫笋名茶,汤色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鲜醇回甘。苏东坡谈茶与养生的杂记《仇池笔记》,自创了一套浓茶固齿法,眼光有别于陆羽。

苏东坡讲究烹茶用具,喜用紫砂壶,在宜兴,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长兴的历史名人有哪些_长兴历史名人_长兴的名人名言

贡茶院陆羽阁 陈鲜忠 摄

张岱,陶庵梦忆长兴茶

晚明,有一部散文小品《陶庵梦忆》,意味隽永,作者张岱,自称茶痴。书中,张岱叙述了他和善于瀹茶的名士闵汶水之间的一桩瀹茶故事。

闵汶水是南京城里的煎茶高手,人称闵老子。当时的名流雅士如董其昌、郎瑛等人,以能尝到闵老子所烹之茶为人生一大快事。

崇祯十一年(1638) 秋的一天,经好友周墨农介绍,张岱坐船到南京,前往桃叶渡拜访闵汶水。不巧,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张岱等到天很晚,闵老子才慢慢悠悠踱回家。

两人刚见过礼,闵汶水忽然想起拐杖忘记了,径自出门去了。张岱耐住性子等待。等到初更时分,闵汶水才回来,见张岱还在,感到奇怪,说:“怎么你还在?”

张岱恭恭敬敬说:“久闻闵老大名,今天如不能畅饮您老的茶,我不回去!”

闵汶水乐了,于是将张岱请进一小室。案上摆设古朴的宜兴壶和成化、宣德官窑瓷瓯十多种,都是片瓷千金的精绝之品。闵汶水当炉煮茶,待客。

但见闵汶水奉上之茶,茶汤之色与瓷瓯之色无别,而香气逼人。张岱禁不住叫绝,问:“这是哪儿的茶?”闵汶水随口答:“是四川阆苑茶。”

张岱再细啜一口说“这茶是阆苑茶的制法,但味道不像。”

闵汶水偷偷一笑说“那是何地茶?”张岱再啜说:“像是长兴罗岕山的名茶!”

闵汶水吐舌称奇,即离席而去。过了一会儿,又持来一壶茶为张岱斟满上,说:“您再品味一下这茶。”

张岱细细品鉴,茶香气浓烈扑鼻,味甚浑厚,失声叫道:“还是罗岕茶,是春茶!刚才煮的茶则是秋茶。”

闵汶水哈哈大笑说:“是罗 岕茶。我已七十岁了,所见精于鉴赏茶的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你。”于是两人成忘年交。

张岱爱茶成痴,从饮茶到品茶、评茶,无一不精。于他,啜饮一杯好茶犹如观赏一轮好月、品鉴一出好戏般令人愉悦。

留言送书啦

第一个在本条微信底部留言的朋友, 可获得《长兴之境—太湖边的诗与远方》一本!

领取地点:长兴县行政中心D座508

主编:张加强

上一篇: 那些不畏强权的英雄们
下一篇: 名人辈出的湖州,湖羊笔的故乡,湖州有哪些名人故居值得一游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