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石姓氏的由来

石姓氏的由来

石姓氏的由来石姓氏的由来  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xFFFD  寻根溯源 石姓来源有三:1、出自姬姓,为石石昔之后裔。

回答者:高楼居士 - 大学士 十七级 11-17 20:42

一、姓氏源流

石(Shí)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据《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所载,春秋时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石碏之孙)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2、出自子姓,以字为氏。据《春秋公子谱》所载,春秋时宋国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都以祖之字为氏,称为石氏。

3、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据《春秋公子谱》所载,春秋时郑国公子丰又大夫,字石癸,其后世子孙以祖字为氏,称为石氏。

4、出自他族加入或他族改石姓的:

① 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改为石姓;

②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将鲜卑乌石兰氏改单姓石;

③ 据《后赵录》所载,十六国张訇督改为石会,冉闵改为石闵;

④ 据《北史》所载,有娄姓改为石姓;

⑤ 上党石姓,羯人之姓,其先为匈奴别部,后散居上党、武乡;F、石敬塘之四代祖王景,为沙陀部人,石敬塘冒姓石;

⑥ 据《九国志》所载,万州石姓系出波斯,五代十国时前蜀利州司马石处温是也;

⑦ 金时女真人斡勒氏、石盏氏改单姓石;I、今侗、水、阿昌、满、拉祜、回、土家、东乡、黎、羌、蒙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石碏。本名公孙碏,字石,春秋时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卫国贤臣。其子石厚佐公子州吁杀掉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君。此时石碏已告老还乡,为除掉州吁及其党徒,石碏设下巧计,假陈恒公之手杀掉州吁和石厚,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即卫宣公。石碏在此次变故中表现的大智大勇,大义灭亲,为世人所称道,被称为纯臣。以后,石厚之子骀仲,以祖父的字为氏,为石姓。其后人尊石碏为石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距今约两千多年以前,在石石昔大义灭亲的贡献之后,他们一家人长期在卫国飞黄腾达,世代子孙都贵为大夫。由此可见,石姓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卫国为源地的石姓,其最初的播迁方向就是现在的山东,山东与河南相邻,又是原鲁国之域,准确地说,在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后,卫姓已有在鲁活动的身影。秦汉以前,石姓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时,石姓已播迁至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并很快成为石姓早期的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昌盛为渤海、平原两大郡望,这两大郡望的石姓都是石石昔的后裔,他们尊石石昔之裔孙石奋为开基祖。另外,石姓在北方还有三大聚居点,即武威、上党、河南三大郡望。其中上党石姓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后裔,河南石姓是鲜卑乌石兰氏的后裔。平原石姓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省扬州),而河南石姓也有部分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徙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唐初,有石姓人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唐天成四年(929年),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散居闽粤各地。五代时石姓在福建形成闽南望族。宋元以后,石姓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初洪武年间,石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此际,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远播海外。如今,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上述六省石姓约占全国汉族石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

三、历史名人

石 申:战国时天文学家,他与甘德所测定的恒星纪录有八百一十多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有《甘石星经》。

石 崇: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省)人,西晋权臣,以与贵戚王恺斗富,争为侈靡而闻名于世。

石 勒: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在位十四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石 恪:成都郫县(今属四川省)人,宋初画家,擅画佛道人物,其笔墨纵放,格调简炼洒脱,夸张奇倔,开南宋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先声。

石 普: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北宋名将。曾入川镇压李顺起义,后领兵与契丹、西夏作战。以功封河南节度使,后分司西京。

石 介: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宋代文学家,人称徂徕先生,后擢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善豪翰,主张道统文统合一,推崇韩愈,反对西昆体,有《徂徕集》。

石 泰:宋道士,号杏林。遇张伯端(即张紫阳),得授金丹之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之为“石杏林”。

石 涛:本姓宋,清代著名的画家。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石敬墉:后晋建立者,历史上著名的认契丹为父的“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予契丹,受后世唾骂。

石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北宋名将。陈桥兵变,佐赵匡胤称帝,杯酒释兵权后,仅留虚职。

石延年: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太子中允,其诗风劲健,为欧阳修所推崇,文也劲健而善书,笔画遒劲,颜筋柳骨,其字愈大愈奇,号为三绝。有《石曼卿诗集》。

石孝友:江西南昌人,宋乾道二年进士,以词名世,常以俚俗语写男女之情,有《金谷遗音》。

石君宝:平阳(今山西省临汾)人,元代杂剧家,女真人。《秋胡戏妻》为其代表作。

石韫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乾隆五十五年状元,官山东按察使。工诗善画,尤工隶书,兼擅古文,著《独学庐诗文集》。

石达开:广西省贵县人,太平天国的翼王,有勇有谋,在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进军和奠都南京以及率军西征中,屡败清军。有文有武,其能诗文,亦工书,酷似颜真卿。天京事变后,受洪秀全猜忌而负气率10余万众出走,脱离皖、赣根据地,转战浙、闽,后折入湖南,进图四川,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十一年秋,他重振队伍,在川南、黔北转战年余,屡战受挫。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夏,进至越厅紫打地(今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南),为大渡河所阻,又遭清军及士兵围困,进退无路,陷于绝境。他冀图“舍命以全三军”,投入清营,后不仅部属惨遭屠杀,自己也在成都遇害。

石玉昆:清子弟书演员。擅长《龙图公案》。演唱时自弹三弦自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均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石芾南:清医学家。撰有《医源》,其书总论人身藏府、五行、阴阳、诊法、用药和内、妇、儿等科。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渤海郡:汉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县一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上党郡:战国韩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2、堂号

徂徕堂:宋朝石玠,徂徕人,官国子直讲(国子监的教授)。他写文章批评时政,毫无顾忌,升太子中允,作《庆历圣德诗》,人称“徂徕先生”。

此外,石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原堂”“思成堂”、“敦睦堂”、“三典堂”、“雍睦堂”等。

============================================================

【石姓宗祠通用对联】

〖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风为世表;

道重人师。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石姓名人石富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南京推官石介,字守道,天圣进士。笃学有志尚乐善疾恶,遇事敢为。丁父母忧,躬耕徂徕山下以易教授。擢太子中允。

诗歌圣德;

传载纯臣。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学者、文学家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曾隐居徂徕山,世称徂徕先生。天圣年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子中允。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从儒家立场反对道教、佛教,标榜王叔。庆历年间,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执政,欧阳修、余靖等并为谏官,石介作《庆历圣德诗》。著作有《徂徕集》。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庄公有个儿子州吁喜武而受宠,得以带兵,石碏谏阻,庄公不听。桓公时,州吁被斥退而流亡,后回国要杀桓公自立为君。石碏利用儿子石厚(州吁党羽)把州吁骗到陈国,与陈桓公合谋杀了州吁,接着又亲手杀了儿子石厚。《左传》说“卫国石碏大义灭亲,可称为纯臣(谓一心为君主服务的臣子)。”

蓉城仙主;

金谷名园。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石延年,字曼卿,宋城人,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主张加强对辽和西夏的防务。诗工,文健,诗作深为欧阳修等人推重,文宗韩愈、柳宗元。石延年喜欢饮酒,剧饮而不醉,人称芙蓉酒仙。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死后,老朋友中有人见到他,恍惚如在梦中。他对人说:‘我现在是鬼仙,主持芙蓉城’。”下联典指西晋渤海郡南皮人石崇,字季伦,初任修武县令,后升至侍中。水熙初年出任荆州刺史,靠劫掠远路客商而至财产无数,曾与贵戚王恺等人斗富,竞相侈靡。在河阳建金谷园别墅,穷奢极丽。

蓉城仙主;

梓泽名园。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八公门第;

万石家声。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石奋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号石奋为“万石君家”。

美人鼓瑟;

内眷承封。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石奋姊病善鼓瑟,高祖召为美人。下联典指宋·石景略母刘氏封清廉君太夫人,妻虞氏封毕郡夫人。

风为世表;

道重人师。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石富事典。下联黄指北宋·石介事典。

-----------------------------------------------------------------

〖石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万石家声远;

双莲世泽长。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石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汉·石奋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号石奋为“万石君家”。

-----------------------------------------------------------------

〖石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万石风流传阀阅;

一时文藻满江关。

——清·孙寄龛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学者孙寄龛赠石子韩联。

芙蓉仙主耽诗酒;

金谷家声迈等伦。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赠石姓名人联。

能视益州同骨肉;

独知刘季是英雄。

——佚名节录(清·石达开)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节录清·石达开自题联。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清·石韫玉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山东按察使石韫玉自题联。

雪里松芝夺凡艳;

秋影楼台悟化机。

——清·石韫玉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山东按察使石韫玉撰书联。

洗厕衣孝从天性;

作锦帐富赛王侯。

——佚名撰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代郎中令石建,以孝闻名。下联典出晋代荆州刺史石崇。

---------------------------------------------------------------

上一篇: 建国后文学的发展相关人物及作品介绍.doc
下一篇: 革命先烈成美术馆“明星” 艺术家谈创作邱少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