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民族小学召开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引用《论语》中“见贤思齐”之典故(此后多次引用),昭示榜样的示范作用。
通山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通山名人对全县乃至全省全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先贤朱廷立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按入选公开出版发行的“湖北省地方课程教科书”《咸宁杰出人物》,通山县只有朱廷立、石瑛二位)。
《天下谁人不识朱廷立》(见2011年《通山文艺》等——重点介绍天下名人对朱廷立的高度评价)!
学业显著 荣登知识界最高层
朱廷立是天下学子的好榜样!
朱廷立,字子礼,号两厓。大明王朝弘治壬子(1492年)生于通山县城。他自幼好学,进步很快。3岁便能背诵《朱子家训》,5岁便能背诵《大学》,7岁便能背诵《中庸》。9岁之后“奇思隽语”,令人惊叹。16岁考中秀才,往蒲圻(今赤壁市)与头名举人仵东澥先生讨论经旨。先生一见即奇,曰:“此远大器也,青紫(喻指高官显位)何足道耶!”他回到通山,在深藏于翠屏山的古洞开辟石室,刻苦攻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从此“文益工,名益勃勃起”。真是“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他要引“源头活水”,滋润人之心田,改变家乡乃至神州之面貌,使之旧貌变新颜,好上更加好。督学天台霞山蔡公、四明甬川张公(张邦奇,号甬川,官至礼部尚书)俱器之,试辄高等。”
正德己卯年,朱廷立考中举人。毛伯温(后官至尚书加太子太保)监临,对朱廷立称赞不已。从此,朱廷立“乃益淬励,博得圣贤理道之奥,古今伦制之宜”;历代名人杰作,靡不究览,“天下经纶(筹划治国平天下大事)罗胸将”。
嘉靖癸未年,经过礼部主持的在京举行的极为严格的“会试”,皇帝主持的在金銮殿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廷试”,朱廷立荣登进士——登上知识分子最高层,受到皇帝的赏识。
政绩卓著 荣列中央大九卿
朱廷立是天下县官的好榜样!皇帝对朱廷立非常器重,命其任越国古都、西施故里——浙江诸暨的“父母官”。朱廷立走马上任,励精图治(当时诸暨“否极矣”,“极难治”)。头天“开门红”,在大厅悬挂”忠爱“之匾,于大堂悬挂”三事“之匾,于屏风写明“清”“慎”“勤”的具体规定,书“宽”“严“置于座右,公示其执政纲领的要点,接受上级和民众的监督。从第二天开始,他日夜兼程,下乡访贫问苦(先暨民之忧而忧),了解县情。朱知县踏遍全县175个里(古代村民组织),并采取最得力的措施,使诸暨否极泰来,蒸蒸日上,一跃而为“浙(江)之最”.全国各地,慕名而至,赞不绝口。朝廷认定朱廷立“治行为天下循良之最”,“执此以经纶国家,则恢恢乎有馀地矣”!诸暨官民欣然为其树碑立传。
因“治行考最”,1527年,嘉靖皇帝特擢朱廷立入朝为官(可谓一步登天)。
朱廷立是天下监察官的好榜样!朱廷立任河南道(位居诸道之首)御史,分理都察院事(“专诸内外考察”),同时协管礼部、翰林院、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部院衙门,司礼、尚宝、直殿等内府衙门,在京羽林左等六卫,两淮盐运司,直隶扬州、大名二府,泰州等三千户所。他的“城朔方“”足兵食”等奏议,“皆经略有条”,受到皇帝高度赞赏。他敢作敢为,赫赫扬扬,威震朝野,被誉为“当代奇才”。
朱廷立赫赫扬扬“代天子巡天下”!
1529年,朱廷立代天子巡两淮盐政。朱廷立深知“百货产于地,盐为重焉——上以埤国用,而下以藉民食也”。一到两淮,便高屋建瓴,作《九诫》以自警,作《五事》以修法,作《十五要》以戢奸,作《九令》以训商。他踏遍两淮,恩威并行,使盐政大通,国库扭亏为盈,骤增税银170馀万两。他给国家带来了经济繁荣、政局稳定,促进了文化发展。他作《盐政志》(以人人天天必不可少的“盐”为切入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后被选入《四库全书》),“上下数千馀年,炳若指掌”,“可以裕国,可以阜民,可以贞度,可以兴行”,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功德无量。皇帝重重奖赏朱廷立。御赐金匾“功勤可嘉”,光彩照人。“至今视盐政者,必首称公(朱廷立)!”
1531年,朱廷立代天子巡“首善之地”。他断然上书弹劾为官不廉的首辅大臣;他手持尚方宝剑,为君清政本;他上疏陈民情六事,使贪官污吏改邪归正;他赈济灾民,使之获得新生;他带领官民治水,使水患变为水利;他扫除祸国殃民之盗贼,使国泰民安。首善之地,万象更新。皇帝复赐金币“奖异之”。
1532年,朱廷立代天子巡”天府之国”!他下车伊始便停止长期劳民伤财的采木之役,使蜀民得以更生;他亲自挂帅,威风凛凛,出奇制胜,荡平长期战乱不止的边患,打通了“丝绸之路”,解除了朝廷的后顾之忧;他除弊兴利,惩恶扬善,使天府之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朝廷派高官实地考察,采集舆论,核准简牒,认定“公(朱廷立)功当首“。皇帝 ““嘉叹极懋”,特颁上赏。朱廷立作《恭纪恩赏》(详见《四库全书》)谢主隆恩。
朱廷立是兴学育才的好榜样!嘉靖皇帝深知“自古帝王治天下者,率以兴学育才为首务”,“学校之兴废、人才之盛衰、治道之隆替系焉此”!1535年九月特命德高望重的朱廷立提督京师学政。他踏遍京师,受人敬仰。他“崇正学”“迪正道”“端轨范”“严条约”“公劝惩”,诲人不倦,很快消除了浮靡之恶习,使笃实之良风遍京师。他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如杨继盛、刘体乾等等),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万世师表”,永放光芒!
朱廷立文武双全优于天下!常言道“马到成功”,然而“马之政弊也久矣“,”其厉民也亦深矣,厘而正之,固今之急务也”。1537年,嘉靖皇帝命朱廷立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掌马政(王阳明曾任过此职)。国史编修童承叙特作《赠两厓朱先生考牧序》,赞扬“两厓子有文武之才,此其助也”,“两厓子所以优于天下者也!”朱廷立不辱使命,勤于马政,作《马政志》。书成,呈皇上御览。皇上甚喜,赞道此乃“得天下之要道”,“治天下之要道”,下旨刊印,四库珍藏。
朱廷立使皇帝目更明,耳更聪!1546年,皇帝命朱廷立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为天子耳目”,使皇帝耳更聪、目更明,使国更泰、民更康!
朱廷立荣列中央大九卿!1547年,皇帝特擢朱廷立任大理寺卿(与六部尚书等并列为中央大九卿,参与中央决策,执掌生杀大权)。他一上任,便有针对性地上万言书,陈三事(慎刑名,清吏习,正士风)。皇帝对朱廷立的崇论闳议极为赞赏。他堂堂正正,执法如山,正本清源,朝野赞颂。
朱廷立为国为民造福!1548年十月,朱廷立任工部侍郎。他忠于职守,勤政廉政,有功于国家建设(是一位好“建设部长”),有利于民生福祉(是一位好“民政部长”)......
朱廷立荣升礼部尚书(冠于诸部)!嘉靖皇帝深谙“天子之职,莫大于礼”(《资治通鉴》)!1549年二月,特命朱廷立任礼部右侍郎,同尚书徐阶(于1523年与朱廷立同登进士,号为最知心的朋友)共掌礼部。位更尊,权更大,更有作为,“勋尤炳焉!”(按《明史》:“内而宗藩,外而诸蕃”,“上自天官,下逮医师”,“靡不兼综”,“自明始也”,“由此登公孤、任辅导(宰相)者,盖冠于诸部焉”)
后来,皇帝命朱廷立兼兵部侍郎,晋授予“嘉议大夫”(礼部尚书的别称)——这在通山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退而不休 心系家国显神通
朱廷立深谙“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决然“致仕归”。
朱廷立荣归故里,造福家国。限于篇幅,略举一二:
朱廷立使家乡名扬天下!他认为通山山山都有宝,有的是无价之宝。他登九宫,建行窝,著书立说,回复朝廷高官的来信(如《复少湖徐老先生书》(阁 老徐阶,字少湖)、《得罗念庵内翰书》、《复南都冢宰屠直斋先生书》等等,接待诸贤(诸贤慕名而至,纷纷建起精舍求教)门从(门从接踵而至,纷纷建起学舍深造)、游客(游客如云而至,纷纷建起宿舍住读)。朱廷立被誉为“山中宰相”、“万世师表”。从此,九宫山由“一山藏两教“的宗教名山,一跃而为“一山融三教”的文化名山(按: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其中儒教一直居主导地位)。”至今海上群仙会,共羡中原有九宫!“见诸流传海内外的(《四库全书》)。
朱廷立是皇帝的良师益友!丙辰年,朱廷立专程进京为皇帝祝寿。嘉靖皇帝喜不自胜,把朱廷立视为一家人,特封朱廷立为经筵讲官(在内廷重地,为皇帝讲授经史,考历代帝王之治)兼起居注官(记录皇帝言行,送内阁秘藏)。从此,内府、内阁皆尊称朱廷立为“帝师阙里”人——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以上“绝密”,朱廷立慎之又慎,一直没有对外公开。欣逢盛世,特借隆重纪念朱廷立诞辰530年之良机,公之于众,作为最好的纪念!盼望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提高“帝师故里”的美誉度,激发帝师故里人的自豪感,增强帝师故里人的自信心……
举世瞩目 林林总总耀千秋
诚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怡然回首,几百年来,朱廷立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朱廷立活在通山人民心中!朱廷立被载入古今《通山县志》;通山县人民政府已将其读书发迹著书立说处、水浒摩崖石刻以及他长眠之佳城,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池山公园建“朱廷立纪念亭”;《通山周刊》《通山政务》《通山文艺》《文化通山》和通山新闻网,不断发表传扬朱廷立的佳作;《九宫山诗词》《诗联通讯》《原野诗词》收集并发表赏析朱廷立诗歌的美文;县政协出版文史专辑《朱廷立纪略》;民间推出《朱廷立传》;县史志中心收集整理发表朱廷立故事;县图书馆设“朱廷立研究成果专区”;县伦理学会举办“通山最杰出的人物朱廷立”专题展览;县教育局将朱廷立其人其事及其杰作引进校园;朱廷立被载入《通山之最》......凡此种种,不翼而飞,飞入千万家!
朱廷立活在咸宁人民心中!朱廷立被载入《咸宁杰出人物》;《咸宁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重建两厓行窝(创新文化旅游)“的建议和《朱廷立与”两厓书院“》(弘扬国学)等文章……
朱廷立活在湖北人民的心中!朱廷立被载入《湖广通志》(湖广,包括今湖北、湖南);他被作为“杰出人物”选入“湖北省地方课程教科书”;他首倡并率先捐金扩建的学宫(圣庙),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起学宫,人们不会忘记廷立公的远见卓识、公忠体国、德厚流光,如果不是后来遭受极为严重的破坏,“通山学宫”一定是“国宝”“国保”;人们不会忘记,当时奸臣诬陷朱廷立私建“相府”,廷立公泰然自若,凛然以对,经朝廷调查核实,皇上终于还朱廷立以清白,并予嘉奖)……
朱廷立活在全国人民心中!朱廷立频频出现在国家级出版物。比如,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影响当代中国的新千家诗》,发表了多首赞颂朱廷立的诗歌;《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朱廷立》(朱希斌、朱寿龙合作),在十八大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理论成果奖,刊载于《中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转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史研究编修馆联袂打造的《时代思潮实践与探索》;《从朱廷立看儒家的追求》,被选入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传世经典》;《做大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经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组织权威专家评审,认定这是“对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亮丽答卷”,选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求是先锋——领导干部提高文化发展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管理科学创与实践获奖通知》赞道:《做大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一文,文笔细腻、见解独特,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经相关机构的大力举荐,严格审定,在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华诞“中国管理科学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国家十四五规划课题创新实践一等奖”(档案编号:2021-1-6664)。《祖国》杂志社认定:“《做大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一文,立意深远,论述独到,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理论求是性、创新性、导向性和指导、参考价值,将永载史册,存史育人,资政为国,在创新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朱廷立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世界朱氏联合会和国际朱子学研讨会上,朱仲玉导师(《中国历史知识全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学术权威,认定朱廷立“立德、立功、立言——利天下”,鼓励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朱希斌主编《两厓公诗文选读》(朱廷立号两厓,其文载至德要道,其诗言凌云壮志,被选入《四库全书》。历时六载,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朱有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商传会长等专家和朱祖延(教育界)、刘叔新(文化界)、朱杰人(出版界)等名家的指导下,在全国政协朱训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终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流传海内外,仁人志士交口称誉。书中选载的名垂千古的杰出人物对朱廷立的高度评价,令人注目,动人心魄。例如嘉靖皇帝对朱廷立极其赞赏,特赐金匾”功勤可嘉;圣人王阳明赞扬”朱子礼“为学”“为政”,“止至善”;两朝名相徐阶对朱廷立赞叹不已,其中写道:”台谏相与荐公(朱廷立)“,“其略为如公(朱廷立)者,不独今之人不能及,即古贤公卿鲜有过焉者也”;状元康海盛赞“朱君子礼”,“弥纶天地之化”,“裁成万物之道”......位列中央大九卿的刘体乾拜撰《明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两厓朱公墓志铭》(注:嘉议大夫为礼部尚书的别称),斤斤其明,对朱公盖棺论定,“以永无刊”(永不磨灭——光耀千秋万代)!一花引来百花香,千红万紫总是春——此后,朱廷立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录》等等图书,树立起一座座举世瞩目的丰碑!
幸甚至哉!歌以咏之:
通山自古美名扬,明朝出现尚书郎!荣登四库破天荒,日久益彰,巍巍三立永流芳!
(作者简介:见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编撰、中国文化发展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的大型文献《新时代的奋斗者》第358-359页,标题为《记朱希斌不断奋斗的辉煌人生》,县档案馆复制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