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以安徽的桐城方氏为代表的诗礼世家使方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桐城方氏不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还开创了主导
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桐城文风后来一直被视为正宗。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说过:“方氏门オ之盛,甲于皖口。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东南
的学者都以桐城方氏作为旗帜和领军人物。梁实秋先生曾经讲过:“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当代学者钱理群讲:“桐城方氏
是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绝唱。”所以在《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中,桐城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
化名门,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现在全国形成了豫鄂皖浙、闽粵两块方姓聚集区,其中安徽是方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方姓总人口的15%。
郡望
诒谋堂: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先锋村路嘴组方祠坨埂方氏,现分布美国等海外国家,台湾、江苏、湖北均有坨埂方氏后裔。始祖法斌公,字枚臣,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己巳二月二十七日未时,配潜邑郡庠生李元勋公女生于洪武二十八年甲戌九月十六寅时。生子四:道圆、道寿、道清、道澄。公享年六十八卒于天顺元年丙子十二月十五日巳时,妣享寿七十三终于成化三年丙戌五月十二日子时。公妣合葬怀邑渌水谷家桥有碑,二〇〇八年冬至始祖迁葬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村胡屋山,墓葬坐北朝南,北依山,南有洪冲水库,风水宝地。1907年修五谱,2007年应台湾方文玉寻根问祖到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方祠所在地并出资修六谱但不全,应江苏省无锡方向明要求并出资20万元(自己16万元,其四兄弟姐妹各出1万元)七修,2016年5月8日七修谱上午9点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先锋村路嘴组方崇谱家举行宗谱发放仪式。
敦睦堂、敦雅堂、敦本堂、敦义堂、敦伦堂、敦叙堂、敦厚堂、河南堂、六桂堂、立本堂、伦叙堂、榴耕堂 聚乐堂、永思堂、大训堂、友庆堂 永锡堂、白云堂、发祥堂、世恩堂、壮猷堂 观礼堂、阳牧亭、光远堂、光启堂,正学堂,朔源堂,源仁堂。
开封郡:江苏溧阳、宜兴、金坛、句容、南京、浙江淳安、桐庐、湖州、德清、杭州、富阳、安徽广德、徽州(黄山)、祁门。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奉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后移治安徽歙县。
支派
桐城派
创始祖师为古文大师方苞。桐城散文派雄霸清朝文坛两百多年。桐城派大家还有方东树,方宗诚,方孝岳等。
桐城方氏学派
创始人方学渐,集大成者方以智。方氏家族七代人的研究,形成博大精深的易学体系,是近代科学易的先声。
洪门(又名洪帮)
创始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方大洪,“洪门中五祖”:方惠成。几百年影响的反清复明组织。
少林白鹤拳
创始祖师方七娘,为南少林五祖拳之一. 也称永春拳. 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少林纵鹤拳
创始祖师方微石,一代武林宗师.纵鹤拳为白鹤拳的支派,流行于闽台海外各地。
少林方门拳
创始祖师方顺懿, 根据少林刚拳和"肖门"的特点创造的。流行于成都市、重庆市、德阳市、乐山市等等地。
方性的名人和典故太多了,就讲一讲“方氏三圣”。
首先是“墨圣”方于鲁,安徽歙县人,明朝万历年间制墨业“歙派”的代表人物。方于鲁原来跟随制墨大家程君房学习做墨,尽得程氏真传,
三十以前就创造了独到的“九玄三极墨”。他著有《方氏墨谐》六卷,里面提到了385种墨。
所谓方氏墨,分为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宝六大类。现在谁要有一方方氏墨,那可不得了,那可是比黄金还要贵N倍的。
第二个是“联圣”方地山。方地山(1873-1936),原名方尔谦,字地山,扬州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楹联家。方地山出生于书香世家,
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他和小三岁的弟弟是由姐姐抚养成人的。兄弟俩非常聪明,尽管生活困难,他们的父亲方沛森还是坚持供他们读书。兄弟俩
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名,当时在文坛上号称“两方”。光绪十二年(1886年),刚刚13岁的方地山就考中了秀才。方地山特别擅长写联语,尤其是名联,
你的名字报给他,他想都不想,挥笔一写,就能把你的名字嵌在上下联里,而且写得精绝无比。后来他去北洋武备学堂教书,经常在天津的《大公报》
上发表文章,结果就被袁世凯看中了,重金请他去做家庭教师,教袁世凯的几个孩子诗词、作文。所以袁世凯的几个孩子文学修养都非常好。方地
山还和袁世凯的二公子、当时的风流オ子之一袁克文结成了莫逆之交,并且结为儿女亲家。晚年的方地山又收藏上了钱币,又成为中国钱币收藏的
大家。后来有很多著名的弟子向他问学,好几位历史教授、文史专家都是方地山的学生。
还有一位“骨圣”方先之,是骨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医骨科领域圣人级的人物、首创了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折。
总之,方姓人才特别多,几乎在每个行业里都可以做到顶级水平。
方姓是大姓,在今天的中国姓氏里,排名第63位,人口410万,约占
全国人口的0.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