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佛山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佛山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佛山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佛山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西樵,丹灶,丹灶镇,佛山,康有为,南海区

一、詹天佑

相信很多80、90后都清楚地记得,那个铁路工程师的名字——詹天佑,他出现在咱们的语文课本里,文章主旨就是歌颂他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

詹天佑于1861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对于詹天佑故居在现今广州西关,有些人持有“为何詹天佑是佛山人?”的疑问,而有学界专家表示,詹天佑出生地为历史上的“南海县”,其管辖范围很广,现在学界都认可詹天佑是佛山南海人,与故居在哪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南海丹灶名人_丹灶镇名人故居_丹灶镇历史名人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詹天佑于1919年逝世,享年58岁,为中国近代开创了交通运输的铁路时代。从铁路发展到地铁,再到如今堪比飞机的高铁,中国铁路发展迅速。

南海区是佛山市率先拥有与广州相接的地铁轨道,诸如广佛环线、南海新交通等新型轨道建设也在进行当中,广佛地铁沿线的中海环寰天下、时代云图等等,都是利益于地铁带来的价值红利。

当年建铁路只为运输,如今修轨道修地铁则更多的是让楼盘涨涨涨,不知道泉下有知的詹叔叔会怎么想呢?

二、康有为

说到康有为,总离不开“康梁”一词,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与梁启超一起发起戊戌变法,高中近代史课本也载入了这段历史。

康有为生于1958年,是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到过香港、上海,看到那里的繁荣,很受刺激,认为还是西方的制度好。他大量阅读西学书籍,深感“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丹灶镇历史名人_南海丹灶名人_丹灶镇名人故居

从此,他和梁启超一起开始了倡导维新变法的政治活动。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为纪念这为历史名人,南海区丹灶镇于1986年修建了康有为故居,就在现今的丹灶镇内,面积599平方米,内设中英文对照的康有为生平事迹展览。

1989年6月,康有为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佛山市和南海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丹灶镇位于南海区西部,从禅桂驱车往丹灶,先后经过狮山、罗村,经桂丹路到达丹灶,丹灶镇属于南海西部发展的重点板块之一,其具有的历史名胜景点、风景秀丽的环境是广佛人置业的一个新选择。

随着佛山一环西拓工程的提出及建设,丹灶的交通瓶颈将会得到解决,打通南海东西部,楼市更随之应声而涨。如桂丹颐景园从原来的5000元/㎡,上升到如今5500元/㎡。多位地产界人士也认为,丹灶板块的前景指日可待。

三、陈启沅

除了武术名人黄飞鸿以外,想必让西樵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数陈启沅了,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引领着西樵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业发展。他的事迹载于初中的历史课本里。

直到今天,西樵仍然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名镇,你随便认识几个西樵人都肯定有做过纺织业的!

陈启沅于1834年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西樵简村。1859年赴越南辅助兄长料理商务,经商致富。1872回国后,他在南海西樵乡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为中国第一家民资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和发展,标志着缫丝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珠三角丝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为我国民族资本的投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继昌隆缫丝厂由此驰名于世。

丹灶镇历史名人_丹灶镇名人故居_南海丹灶名人

陈启沅故乡所在的西樵镇位于南海区西部,与丹灶镇相邻,自古就是珠江流域文明的起源,辖区内南粤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被评为5A级风景区,优越的环境吸引着众多广佛“老友记”过来登山。

西樵镇近几年的发展启动了迅猛的模式,龙湾大桥的通车解决了西樵对接禅桂方向的交通瓶颈;听音湖、南海博物馆、西樵影视城等政府打造的大型景观项目也陆续呈现在众人眼前。

上一篇: 莱阳历史名人故事——王垿
下一篇: 丹灶那些事|南越王“后花园”、小仙翁炼丹地,如今等你来发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