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系列:丹灶经验篇
佛山很强,乡村要振兴
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除了5条高铁经过,还要建设4F级别国际机场。
这里是美食之乡、武术之乡、陶艺之乡、粤剧之乡、狮艺之乡、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顺德还是世界美食之都、全国龙舟之乡。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兴市,是中财办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当前正着力把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打造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里是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9件、广东省名牌产品500个。美的电器、佛山照明、海天调味品、新中源陶瓷、健力宝饮料、联塑管道、溢达纺织等品牌和商标享誉海内外。
佛山是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现代化大城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顺德区逢简村获评全国最美乡村。
这里有西樵山、长鹿、清晖园、梁园、康园、岭南天地、国艺影视城、渔耕粤韵文化园、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梦里水乡、逢简水乡、大旗头古村、烟桥古村等文化景点。
但我们也看到大量的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环境较差、河涌水质污染,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尚未普及,还有公共配套缺少。多个镇街、几百个村庄有改善空间。
目前,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在推进中,城乡水环境将在几年内得到改善。
《广东地理》去年走访丹灶农村,发现多个村庄已经提前一步进行了整治工作,其面貌值得其它镇街学习。
在仙湖周边,正在投入3.27亿元进行仙湖氢谷特色小镇配套建设,加上南海中学实验学校,对区域招聘人才、留住人才有重要帮助。
目前,丹灶翰林湖、仙湖片区面貌不错,只缺地铁提升区位价值,加快与广佛核心区的联系。
丹灶是乡村振兴样板
丹灶镇面积1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8万人,土地开发强度不到37%,可连片开发土地储备充足。
无论住宅地、商业地、工业地、乡村旅游用地,均有很大承载空间。
目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佛山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包含了丹灶原来纳入佛山高新区的部分。但是在产业选择上,已经决定放弃原先产值低、税收少、高污染的低端产业,改为氢能源、新材料等重要新兴产业方向。
今年重点以佛北丹灶核心启动区1.3万亩土地为核心,整备桂丹路以北、丹金大道以南这两大片区的土地,为招商大工业做准备。
《广东地理》认为,丹灶镇大工业、大园区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两条腿并行推动城乡发展,可供佛山其它31个镇街为例。例如龙江、勒流、伦教,必须走这种零碎工业归整的办法,才能打造美丽的城市生活区域,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如果你到丹灶旅游,推荐康园、仙湖、仙岗村、耕山小寨。大部分村庄都整洁、美观,污水、烂泥、垃圾几乎见不到,非常值得现场感受。
丹灶镇常住人口少。在佛山北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推动下,今明年有望导入更多优秀产业,做大做强氢能源产业和安全产业及汽车配件等,提升内在购买力,解决当下房子难卖、住宅地难卖的困境。
相信4年内,佛山地铁8号线(白坭-丹灶-狮山-大沥-滘口)会纳入佛山下一轮上报计划,尽快推动丹灶与广佛核心区加速融合,真正承载广州溢出,发展成为城市片区。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省内形成的系列做法,供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本周发布典型做法:丹灶镇城乡融合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下解读。
丹灶先进经验解读
丹灶镇以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实施“三集中、三活化、三提升”,打造国家先发地区城乡融合示范镇。
百事集团、徐工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以18家院士团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团队选择落地,高端人才集聚对丹灶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乡村改造又是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元素。
以下为省发改委资料,配图、视频拍摄者:林福江。
一、再造城乡发展空间格局
1、对老城区加大“三旧”改造力度,改善路网、管网,推进城市微改造。
2、对新城区严把建设条件,科学规划,统一风格。
3、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安全智能产业园。
4、对农田进行整合,建设万亩农业产业园,开展现代农业招商,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由单一向复合转变。“谭家湾佰院里”集富氢养殖、传统民宿、乡村旅游、谭家菜开发于一体,建起3000亩大型花卉基地,土地租赁收益从平均每亩约1000元提高到近5000元。
点击下图 阅读丹灶故事
二、丰富城乡发展品质内涵
1、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1座、截污管网140多公里,完成河涌清淤25.6万立方米。
2、金沙岛跻身国家湿地公园行列,翰林湖获得亚洲都市景观奖。
3、对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复,对传统民俗进行抢救性传承,烧番塔、“拜斗日”、天后诞文化节得以延续,食斋、赛龙舟、看粤剧、龙船饭民俗得以发扬。
4、挖掘葛洪、宋末三杰、康有为、陈澹浦,以及8名黄花岗烈士等的精神内涵,出版《丹灶历史文化名人实录》,连续举办十八届康有为文化节,文化自信奠定全域旅游的基石。
三、实现城乡发展高度融合
1、有为水道和慢行绿道,把“人文相通、历史相近、水道相连”的仙岗、西城、银河、良登村串联,打造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仙岗古村获得“佛山十大醉美古村”称号,有为水道入选佛山市“百里芳华”示范带。良登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罗行社区成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创立单位。
西城村建于1105年,由福建省莆田人移居诞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城是当时高明区、高要区等民众主要赶集地,繁华的小圩被誉为小城市,有“小广州”的美名。目前,西城的古建筑非常值得观赏,旁边的耕山小寨值得一游。
2、统筹抓好厕所革命、田头棚整治、“三线”改造等重点工作。在全镇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清理垃圾超12万吨,最高日清量达100吨。
3、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个农家书屋高标准落地,230座农村公厕实现升级改造。
4、西部建设“仙湖氢谷+有为水道”,东部建设“大金智地+ 翰林水道”板块,并进。
5、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经济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斥资近亿元打造9个乡村振兴示范经济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