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走在不久前被国家住建部评选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滦县古城街道办西刘各庄村,古老的石头垒砌的屋舍、院墙,仿佛使人步入时光隧道,来到500多年前的巷陌,重新触摸记忆中的乡愁。
“巴掌大的石头
能砌起一面墙来”
村主任解海山介绍,村里有一半左右的房子还是老宅,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
引领记者到几户老宅采访的古城街道办宣传委员赵大东指着一面石头垒砌的院墙说:“这个村的村民手艺非常高,巴掌大的石头能砌起一面墙来。”墙体里面的石头大小不一,有的确实仅有巴掌大小。
几位在街角晒太阳的村民纷纷搭腔介绍,除了院墙全部由石头垒砌外,村里的老房子大多是由石头垒砌到房顶,只在接近房顶的墙垛上用一些砖,窗子为老式的纸糊方格木框。
这些房子的房顶多为微拱形,当地称“滚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主要是因为滦县的气候条件为冬寒少雪、春多风沙、夏热少雨。屋顶着重保暖及防风,可晾晒谷物又利于雨水分流。在唐山大地震时,这里多数房屋梁架未被破坏,传统民居保存较好,年代相对久远。
在一处古老的门楼,赵大东说木门上用于连接锁头的两个铁环(大户人家大多是铜质的)叫“门当”,门框上凸出的两个木头叫“户对”。这里的石墙是用炉渣(村民称焦子)掺和白灰粘合,外面用水泥勾缝。房顶原来用白灰掺和稻草抹成,后来改为炉渣掺和白灰,村民称“焦子顶”。
69岁的村民刘树怀家门楼上有“有容德大”4个字的牌子。他家原来是6间瓦房组成的小四合院,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翻盖,但砖和门窗、部分石料都是原来的材料,门楼上的牌子和门框也保留了原貌。
3张地契述说古老历史
村民郭平家有3张地契,上面书写的年代分别是“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陆日”“民国二十九年旧历十一月初三”“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七日”。59岁的郭平只知道这3张地契是上一辈传下来的,他说自家的房子“年头忒多了,奶奶12岁来的,也不知道啥时候建的”。这3张地契代表了3个时代,光绪年间的地契是哥仨分家时写的。
唐山大地震那年,他家的门楼倒了,当时院落里有大门、二门两个门楼,他们估计这幢房子有200多年历史了。他家院里还堆放着一些石头。
该村原村支书郭春山介绍,村民多是1440年(即明正统年间)由山西洪洞一带迁移而来,迁来的有刘姓、郭姓、解姓,当时刘姓开垦山地较多,郭姓开垦沙地较多,解姓开垦河滩较多,村里有“刘山坡、郭沙窝、解滩地”之说。
自古以来,村民所居房屋最早以草房为主,后又逐渐以平房瓦房而居,由于村子靠山,使用石头、白灰较为方便,逐渐以石料代替土坯砌墙。房子为木质结构,房顶上铺芦苇,上用灰土覆盖,再用白灰磨,房顶呈拱形以便于流雨水,围墙用石头砌成,院门建门楼,富裕人家建有大门、二门。
村子原隶属卢龙县管辖,直到1949年解放后划归滦县管辖至今。在乡镇的管辖也先后隶属泡石淀乡、滦州镇、古城街道办事处。
称得上鱼米之乡
西刘各庄村位于滦县东部,三面环山,滦河由村南奔腾流过,横河自西而东汇入滦河。
村西横河北岸是大片的湿地。这片湿地盛产鱼虾蟹和稻米,该村称得上“鱼米之乡”。滦河原来是重要的交通水道,兴盛时期货船、渔船、木筏川流不息。村北沙地适宜种植花生,山坡上有果园,出产的核桃皮薄肉厚,称为“石门核桃”。
1973年,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村子北面修建了长达4.8公里的“东风渠”,历时3年建成后开始从滦河引水灌溉,实现了小麦、玉米双茬化。记者来到“东风渠”下,看到整条水渠用整齐的条石砌成石拱涵洞,通过公路上方处大概有15米高。
由于本地山多,早在詹天佑修建滦河大桥时,修桥的石料就采自该村,原塘沽碱厂的碱石原料也是该村供应。村东窟窿山东侧滦河岸边有大佛洞一处,洞内有释迦牟尼坐像,洞中密布钟乳石。村南横山东侧曾有偏凉汀庙阁,并藏有乾隆皇帝的亲书御碑和大量名人碑文、传记等,现已不知去向。村里老人都知道当地有关“朱砂洞”和滦河红鲤鱼的传说。
建村以后,由山西迁来的村民很快融入京东文化氛围,京东大秧歌、莲花落、剪纸、皮影、舞叉等文化活动一直传承至今。舞叉是该村绝技,舞叉高手有解云蒸、刘万义、郭万山、柏永山等,一把叉舞得上下翻飞,“张飞骗马”“苏秦背剑”“怀中抱月”等诸多花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该村正计划依托附近的滦州古城、大觉寺等景区发展旅游业,以独具特色的民居、秀美的环境吸引游客,同时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早日使村民致富。
记者 杨文进 通讯员 王艳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