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探春写给宝玉起海棠社信笺的真相及探春海棠诗解析

探春写给宝玉起海棠社信笺的真相及探春海棠诗解析

探春写给宝玉起海棠社信笺的真相及探春海棠诗解析作者 随风飞舞潇洒人生本篇开始为大家详细解析书中的六首《咏白海棠诗》的含义。前面我也已经反复说过了,这六首诗的主题就是写董小宛的。

作者 随风飞舞潇洒人生

本篇开始为大家详细解析书中的六首《咏白海棠诗》的含义。

前面我也已经反复说过了,这六首诗的主题就是写董小宛的。而围绕这一主题所涉及到的各个人物(包括书中人物和现实历史人物)之间,处于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爱多角关系。因而每个人所吟咏的角度都各有不同。特别是黛玉、宝钗、湘云三人之间,是非常暧昧的情敌关系,她们的诗就特别有意思。或攻击与反击、或自伤与自褒,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精彩纷呈。

那么废话少说,下面我们就直接开始看第一首: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这第一首是探春写的。我们分析具体诗句之前,先来搞清楚探春到底想要说什么?

探春此时扮演的角色,当然就是影射陈之遴。那么从陈之遴的角度,他想要说什么呢?

我们从探春写给宝玉的那封发起海棠诗社的花笺,就能大致看出个大概。这篇信笺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風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

宝玉是影射顺治皇帝。因此这篇信笺就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信。故此大家品味一下这篇信笺的用词,通篇语气都非常谦恭和书面化,完全就是下位者跟上位者说话的那种语气。

例如“亲劳抚嘱”、“遣侍儿问切”、“痌瘝惠爱”等等。特别是其中的“痌瘝”,出自《尚书·康诰》:“王曰:‘呜呼!小子封,侗瘝乃身,敬哉”。意思是帝王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霁”这个字,前面的文章详细解析过了,它是影射董小宛的一个关键字眼。所以这里说“前夕新霁”,自然是指新近获得了董小宛这个美人。以此为由头,邀请宝玉(即顺治皇帝)过来聚会,这当然就是陈子遴向皇帝献宝了呀。

陈之遴以董小宛向顺治献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东山再起!他先是投靠多尔衮的,后面多尔衮不是死了嘛,其的党羽大多都遭到清算。可陈之遴不仅没受影响,很快又成为了顺治的宠臣。这个人投机钻营的手段真的很有一套。所以大家看探春信笺接下来的内容: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处名攻利敌之场”,即是暗示陈之遴这时处于被政敌攻击、宦海沉寂之时。然后他不甘寂寞,要“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四处交结投靠。

“投辖”,典出《汉书》卷九十二〈游侠列传·陈遵〉。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陈遵为留住客人,把客人车上的辖取下投到井里去。后遂以“投辖”喻主人好客,殷勤留客。

“攀辕”,即攀辕卧辙,出自《齐故安陆昭王碑》。意思是百姓拉住离任官员的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

所以上面两个典故都是表示陈之遴希望顺治把自己留在朝廷中继续当官。

再看探春信笺的下一段: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处于泉石之间”、“風庭月榭”、“帘杏溪桃”,也是说自己现在正身处朝廷之外,是个闲散野居之人。

然后“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上一篇中,我通篇都在分析“莲”这个字,此处这句当然就是直指董小宛。“莲社”的本意,指东晋慧远大师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寺中有白莲池,因号莲社,又称白莲社。后结社念佛者亦多以此名之。那么显然作者在此用的不是本意,而是用“白莲”暗即指董小宛。

接着“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这句结合上句,当然就是希望以进献董小宛,让自己东山再起。

“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这句的意思也差不多,而且用典用得非常绝妙。其典故出自王献之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

说的是王献之在一个雪夜,吟咏左思的《招隐士》,忽然想起隐居不愿出仕的好友戴安道。忽来兴致,竞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剡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想劝他出来做官。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泛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人问其故,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绝妙在哪呢?首先作者对这个典故是反用其意。意指陈之遴希望顺治象王献之那样,能够想起隐居的自己,来邀请自己出仕。

其次大家注意,这个戴安道姓“戴”,住在“剡溪”。

大家还记得我前面分析黛玉葬花的那篇文章吗?那几回中,作者以天台人戴复古来比喻陈之遴,以戴复古的那首《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来设计两次黛玉葬花的情节,更以天台桃源的故事,来比喻陈之遴与宫中后妃间的私情艳遇。

现在的这个典故,又是用一个姓“戴”的人来比喻陈之遴。而且,这个戴安道所在的“剡溪”,也是发源自天台山的。顺治“棹雪而来”,沿剡溪溯流而上,就能进入天台桃源,见到美艳的仙女。

这驾着小船进入桃源,也是借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渔人划小船沿小溪溯源而上来到桃花源的那种意境。

所以为何探春要说“扫花以待”呢?桃花源中“落英缤纷”,自然很多落花嘛。还有《红楼梦》中多次把宝玉比作渔人,也是这个含义。

好了,说完探春的信笺,再来看同一段中贾芸的那张帖子。写的是“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这不也是同样的意思嘛,也是说新近得了董小宛这样的美人,献于皇上赏玩。

所以宝玉看了贾芸的帖子,笑问:“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回答时不说“没其他人”,仅说“还有两盆花儿。”这即暗示“两盆花儿”其实就是“人”—就是董小宛。

分析到这里,让我们跳回第四回贾雨村乱判葫芦案那个情节。贾雨村为了功名利禄,恩将仇报出卖了对他有恩的甄家女儿香菱。这跟现实中,陈之遴为了东山再起献出董小宛,有着完全相同的性质。

董小宛当年家住枫桥边,跟徐灿家(现留园)离得很近的。董小宛和徐灿及陈之遴都极可能有交往。另外冒辟疆也是交游广阔的文人,跟吴梅村是好友,跟陈之遴也极可能有交往。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陈之遴后来在京城见到董小宛,本应尽力去搭救她。但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反而把董小宛继续往火坑里面推。贾雨村乱判葫芦案,很可能就是对这件事的影射。

说到董小宛和徐灿的交往,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徐灿的一首词:

西江月 感旧

剪烛闲思往事,看花尚记春游。侯门东去小红楼。曾共翠娥杯酒。

闻说倾城尚在,可如旧日风流。匆匆弹指十三秋。怎不教人白首。

这首词很有可能就是写董小宛。“倾城”二字,不太可能用在平常女性好友身上。何况这本身亦是《红楼梦》里面影射董小宛的关键词。另外还有个关键词“十三秋”。“十三”这个数字亦是红楼梦中的关键词。《咏白海棠》的六首诗用的就是“十三元”的韵,后来凹晶馆联诗亦是“十三元”韵。

还有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发疯,和尚来解救时,摸着那块宝玉,说“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是不是跟徐灿词的口气很像?

徐灿还有首词写水仙的:

西江月·水仙

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幽情未肯便分香,怕见桃花红浪。

粉蕊含嗔抱喜,怕它蝶乱蜂忙。一枝清瘦玉初妆,不许何郎窥望。

本来写水仙倒未必一定是暗喻董小宛,但问题是《拙政园诗馀》全部99首词,就仅有这么一首专门咏花的词,这就显得这首词非常特别。干嘛不咏其它的花,只单单咏水仙呢?对吧?上一篇说过了水仙与董小宛之间的暗喻关系,所以很可能这也是写董小宛的。最后一句“不许何郎窥望”,这是警告陈之遴不许动歪心思吧?

好了,关于徐灿的诗词,今后再写专门的文章来欣赏分析,现在先回到书中来。

那么说完陈之遴,再说一下这个弄来白海棠(也即董小宛)的贾芸,他影射的是谁呢?这个把董小宛抢来,先献给多尔衮,再让顺治看上,继而进宫做了宠妃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洪承畴!我们类比着来看书中贾芹、贾芸两个人的身世。前文说了,贾芹也是影射陈之遴,当时有一个证据漏了说的,他是“三房里的老四”。陈之遴的父亲陈祖苞,是陈与相第三子,的确就是第三房。然后陈之遴的确就是兄弟四个。虽然陈之遴是长子,但作者应该是强调其有“四”个兄弟这层意思。

然后来看贾芸。他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洪承畴的先祖,至五世支分二派,即东轩、西轩。东轩谨独公,生子8人,支分8房。洪承畴的先祖排行第五,俗呼“东五房”。所以洪承畴的确是“五嫂子的儿子”。那洪承畴是属“东轩”的,为何书中给贾芸安排的是住在“西廊下”呢?

这是因为,洪家的东轩,其实恰恰就是住在镇子西边的。西轩的人反而住在东边。其原因说起来有趣,因他们镇子的中间就是洪家大祠堂,东、西两轩的祖先,分列祠堂东、西两边。而洪家的后代子孙,必须要面向他们的祖先居住……所以大家明白了吧?

“轩”这个字,就含有“带窗户的长廊”这种意思。因此“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对应属于“东五房”的洪承畴,是很精确的影射。好了,关于贾芸的影射就先说这么多,现在我们回到探春的那首诗。大家应该能猜到了,这整首诗就是献宝的意思。

第一句“斜阳寒草带重门”:首句就直接带出了董小宛的“董白”的名字。“白”字是斜斜的一撇,下面一个“日”字,所以是“斜阳”。“董”字为草字头下面“重”。故此是“寒草带重门”。

另外,董小宛是贫贱女子出身,自然是“寒草”。而“重门”的其中一个含义,即指皇宫。出自《三国志·魏志·齐王芳纪》:“使者持节送卫。营齐王宫于河内重门。”

综合上述,“寒草”被“带”到“重门”,自然指董小宛被送进了皇宫。

第二句“苔翠盈铺雨后盆”:这句探春不去写花,无端端写花盆下的苔藓干嘛?要理解这句的意思,就得明白此处作者又有所引用了。作者引用的是下面朱淑真的这首诗:

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大家是否一看即明?太好理解了,本来董小宛和冒辟疆才子佳人恩恩爱爱,正是“连理枝头花正开”,结果小宛被抢,这对鸳鸯被硬生生拆散,所以是“妒花风雨便相催”。然后陈之遴希望顺治皇帝(青帝)要多施恩爱雨露,小心呵护美人,不要让娇嫩的花朵被妒花风雨(妒忌的其它后妃)所摧残,导致萎落的花瓣纷纷点点坠落在翠苔上。

所以香菱的花签诗正是出自这首诗的第一句“连理枝头花正开”,大家明白了吧?全书的各个部分的影射都是紧密关联的,是一个严丝合缝的完整系统。

第三句“玉是精神难比洁”: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形容海棠花的冰清玉洁?错了,其实恰恰相反,这句的真正意思是说花的不洁。因为作者强调的是“玉是精神”,即仅是精神上如玉一般,而在身体上,可就是跟玉“难比洁”了。否则的话,玉已经是花的精神了,可是又说连玉也比不上花的洁净,这不是矛盾了吗?

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说美人是妓女出身,身体上是不那么纯洁的,皇上您可不要太在意啊,反正满清人也太在意贞洁这个问题的嘛。

如果大家还不是很确信作者的这层意思的话,我们对比着来看宝钗和湘云的诗。宝钗的海棠诗的倒数第二句:“欲偿白帝凭清洁”。宝钗此时影射的是顺治的废后静妃。她是黄花闺女嫁给顺治,当然是“清洁”的。她希望顺治(白帝)能回心转意,相比于董鄂妃,凭借的优势就是其“清洁”嘛。

再看湘云,对宝钗的此句作出了有力的反击。其二的第三句:“花因喜洁难寻偶”。好狠呀,正中宝钗死穴!所以毫无疑问,作者就是拿洁与不洁来作文章的。

第四句“雪为肌骨易消魂”:这句就不用多解释了,美人当然销魂啊。

第五句“芳心一点娇无力”:这句首先是拿杨贵妃来作比。“侍儿扶起娇无力”嘛,脍炙人口的一句。但作者的意思,还不单止于此。要知道,杨贵妃为何会“娇无力”呢?大家不要理解错了,主要可不是因为“始是新承恩泽时”啊。白居易的意思是说因为杨贵妃是小脚,在水中自然更站不稳了。因为接下来的一句是“云鬓花颜金步摇”,走路摇摇摆摆,正是小脚女性走路的特征,正如黛玉、可卿都是“袅娜”多姿的。

因此这第五句,以及下面的第六句,就都主要是说董小宛的小脚的。

第六句“倩影三更月有痕”:这句的关键在“月有痕”三字。上篇说到的方绚写的《香莲品藻》,里面归纳的“香莲三十六格”中的“轻”,就是“踏月有痕,试香无迹”。洛神仙子凌波微步,脚尖轻轻点在水面的月亮倒影上,月亮的影子微微出现裂痕;脚步轻踏地上的落花,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来。这都是极言其轻的。

另外这里的“倩影”,跟后面湘云的“非关倩女亦离魂”对应。湘云意思是:我是轻,但我可“自是霜娥偏爱冷”,即我是吃了仙药飞升仙界广寒宫的嫦娥仙子,可不是那个离了魂跟王文举上京的普通民间女子张倩女。

第七句“莫谓缟仙能羽化”:这句也是把美人比作洛神这样的仙女。其中“羽化”引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描写跟洛神的凌波微步意境非常之相似嘛。结合下面的第八句,作者的意思是虽然美人如洛神般美丽轻盈,但她可不会真的飞升而去哦,而是会很多情的陪伴皇上您在黄昏中吟咏的。

第八句“多情伴我咏黄昏”:此句的主要意思正如上面所说,但仍有值得品味的地方。因为它也有引用,所引的是宋代刘兼的一首咏海棠诗: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这诗中提到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还有被废的汉武帝的陈皇后。用此两人来喻海棠花。那么这就恰好对应《红楼梦》中所影射的宠妃董鄂妃和废后静妃两人。也就是湘云和宝钗,两人分别以白海棠自比。所以为何作者要写有两盆海棠呢?就是拿来比喻这一宠一废的两妃的。

故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宝钗和湘云的诗,写诗的角度是以海棠花来自比。而探春、宝玉、黛玉三人的诗,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描写其眼中看到的海棠花,这海棠花是它人,不是自己。

我们不妨再看看这里的脂批,也是这样的意思。如宝钗那首:“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黛玉那首:“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

最后再说说《红楼梦》中另一处关于汉武帝的废后陈皇后的非常隐晦的用典。就是书中第一回中,贾雨村所吟的全书第一首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風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中的“一段愁”,就出自李白写陈皇后的《长门怨二首》: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月光欲到长门殿”,那其实就是还没到了。因为心里急盼着月光的到来,就会感觉月光总是欲到而未到,所以这种心理就会“别作深宫一段愁”,平白增添了一种愁怨。

所以雨村诗中的“频添一段愁”,用的就李白这诗的诗意。表面上是写雨村对于娇杏回看他的这种动作的心理活动,暗里是影射陈之遴对静妃勾引他的那种欲得未得,即心痒又不是很确定的心理。

所以书中这首诗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这一句。两者的影射含义互相呼应,都在暗示贾雨村和宝钗的情事,影射陈之遴和静妃间的私情。

然后“谁堪月下俦”这句,不就是在说,我和静妃的婚事,有谁能做媒人啊?当然的啊,谁有这个胆子给废后当媒人呢!?

雨村和宝钗是知己,而书中对于雨村的心理活动是这样描写的: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蒙侧批:也是不得不留心。不独因好色,多半感知音。〗

所以娇杏跟雨村的关系,并不仅仅影射徐灿和陈之遴,同时也影射静妃和陈之遴。作者把两件事同时放在一起来影射的。

好了,本篇就先到这里。

上一篇: 中国为什么没有像《宫本武藏:剑与禅》这样的巨作?
下一篇: 潍坊争创“东亚文化之都”|昌邑历史名人——逄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