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走进越国名家——汪村

走进越国名家——汪村

走进越国名家——汪村汪村,始建于唐,坐落于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南麓的北纬30度线上,毗邻历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名人_华姓的历史名人

汪村,始建于唐,坐落于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南麓的北纬30度线上,毗邻历溪、栗木、马口、马山等古村,不仅是环牯牛降乡村旅游的中心与枢纽、黄山168的大本营,更是攀登牯牛降主峰及黄山市百佳摄影点——“降上开花”的必经之地。

汪村,因舜溪河绕村而过,故古称舜溪。族人皆汪姓,为徽州历史上第一位伟人——汪华(汪氏44世显祖)之后裔。

隋末,汪华在古徽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保障江南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有功,并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唐高祖颁诏封为越国公。后又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为贞观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逝后,唐太宗赐谥忠烈。后经历朝皇帝、名人追封,逐渐演变成徽州最高级别的地域神——“汪公大帝”、“ 徽州太阳”。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

越国公——汪华

从此,汪氏后裔成为新安名族。如今,村口那座巍峨壮观的七星曹门上高悬的“越国名家”匾额,便可让人读到汪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与气派。

华姓名人_华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七星曹门

宋代舜溪汪村,因有“龙池圣景”,又称“龙溪”,分为上、下汪村。此村人文风情浓郁,至今仍然较为完好的保存着30多幢明清两代的徽派建筑群,宛如镶嵌在环牯牛降生态文化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村落“枕山、环水、面屏”,具有典型的徽州古村落与风水建筑特点。先祖挑此“平支得水之贵格,有祈多子孙福祚绵远,千万年不绝”之意。至今仍然较好的保留了明代徽州古祠堂群(4幢)和古建筑群,是祁门县至今保存“明代”古祠堂群、古建筑群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千年古村落之一。

华姓的历史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名人

村中现存水塘、水井10余口,水系暗通,不仅方便生活、美化环境,还有防火避灾之功能。

最值得一提的是:汪氏宗祠——绍德堂,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8年),为明代《徽州府志》中记载最早的宗祠之一。由于年代的久远,恢宏而简朴,虽没有后世宗祠的精美雕饰,但简约而不简单,气势雄伟,不失大气和庄重。扶摸着千年的银杏巨柱,踏着600年的明代青砖,一下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时空,惊叹先人之智慧。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

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

绍德堂原有古匾40块之多,是徽州古匾最多的宗祠之一。古匾有着极高的人文、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如果说每块古匾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如此众多的匾额便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加之大量的名家、诗人题写,可谓徽州文化园中又一朵奇葩。所幸,在村人的回忆、挖掘和整理之下,正逐渐得以恢复。

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

“一村双女祠,全国唯一”。村中的道生祠、怡燕祠,均为明代女祠。道生祠,为女子所建,取意《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怡燕祠则是子为母所建。作为徽商小妄的母亲,持家商营有道,虽然在家族中地位低微,但在孩儿心目中,母亲永远是美丽怡人的,祠堂正如漂亮怡人的燕巢和心灵的归宿一般,至今祠中放有一双寸金绣花鞋。过去村口有贞洁牌楼,进村有临河而建的“文昌阁”,墨客文人常在此推窗望月,吟诗做赋;后山龙脉,古树苍天,水口建有“八角亭”、“芥舟山书馆”等。当年建造渚口“一府六县”的主人倪望重正是在此座学,因徽州历代重视教育,三年教学期满,为其凑足“盘缠”赴京赶考先后连中举人、进士,走向了仕官,为官一方。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

汪村文风昌盛,历代人才辈出。《舜汐汪氏宗谱》记载:汪村有宋大将军靖公。元朝爪州闸官升笠给事中。明中书舍人从政公,位居《四库五书》之首的理学家堤公,绍德堂“乡魁”匾额为戍子乡进士西亭公;修建祁门赤山汪氏统祠的明代御医汪棠;汪子严木牌坊。清代有奋不顾身,为曾国藩英勇抗敌,太平军百诱不降、遭破膛刳心的勇士汪福林...,还有汪村十四景,上汪“百鸟朝鸣”、“无字天书”、“风宝筒”的美丽的传说,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不难看岀这里厚重的人文历史。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

民国及以前的时代,村中有多位大绅士,从商众政,名震乡邻,村族事业旺盛。村民自发建立各种公益团队,如茶会、祀会、路会、桥会、文会、戏会、春祭会...,还有越国汪公大庙、地母娘娘庙、排楼(坊)、降上白云庵等,前山有防御雕堡与兵马队伍...,以防匪贼入侵,确保村中安全。各种书斋林立,如“学古斋”、“龙祀学屋”、“揆祀学屋”、“玉祀学屋”,便利子孙攻读经书。禁赌、禁伐、讲孝德等乡规民约,加之族长威望,村中一些公益社会事业有秩,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祭龙神和春祭会是村里最盛大、最隆重的活动。由此,古时舜溪,称之“小上海”,足可见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之繁华!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清末,继历口等地开办“祁红”茶庄后,环牯牛降周边茶叶自然成了上等“祁红”的产地。那时,舜溪汪村茶号是远近一带最大的茶号。村中大绅士汪文华,不仅是“割股救母”的孝子,还参加了中美合作所,智勇双全,当年历口周边六个茶庄的茶叶,全由他一人收,运到广州、香港销售,卖茶回乡后造福桑梓。如今,祁春庄园另辟蹊径,走文茶旅发展之路,正显往日辉煌。

这里不仅坐拥北纬30度神秘线上,众多的人文故事与无与伦比的乡村民俗特色文化,还有散落于周边山村的国家级非遗目连戏、徽州祠祭、徽州十翻锣鼓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树林星罗棋布,无不是“黄山168”路上炫丽的“风景”。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黄山168”大门

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及国家乡村扶贫工程实施,发展乡村民宿,依托“黄山168”、历溪古村、祁春庄园,郑源大峡谷等周边1公里黄金旅游景点,集中展示一批目连戏与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给跃跃欲试的环牯牛降乡村旅游与国际赛事,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名人姓华历史简介_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

如今,“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大本营、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基地和黄山市百佳摄影点的集中落户,这片环牯牛降乡村旅游的休闲福地与山水氧吧,不正是我们寻觅很久,想去享受周末阳光、去休闲度假、去徒步摄影、去民宿体验、去乡村旅游的理想去处吗?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作者简介:汪胜松,学士学位,从事临床与蛇伤科研27年,擅长治疗各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风湿免疫及顽固性皮肤病等,现任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蛇伤与蛇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蛇伤专家组五步蛇专业组学组长,《中华蛇学与医学》主编,新安医学非遗传承人。近年来,主持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主编医学专著3部,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黄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被评为“黄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工作之余,爱好徽州文化与书法艺术,现为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曾为《中国红十字报》、《健康报》特邀通讯员,荣获安徽省卫生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天下汪氏》长期约稿

投稿热线

18955908817

(微信同号)

华姓的历史名人_华姓名人_名人姓华历史简介

天下汪氏是一个汪氏宗亲服务平台

是研究天下汪氏渊源

弘扬家族文化的服务机构,

传递信息 促进联谊

同时为汪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

上一篇: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下一篇: 美丽动人!除了屈原,端午节还有这些典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