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北京,作妓女的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蝶衣来到关家科班,恳求收留他学京戏。在戏院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下,小豆子最终接受了“女娇娥”的角色。慢慢地,程蝶衣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他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混淆之感。蝶衣与小楼从小就是好兄弟,他们合演的《霸王别姬》在一个契机下轰动京城。抗战期间小楼与青楼女子菊仙结婚,蝶衣倍感孤独。解放后两人又重新登台演出,文革开始了,小楼在巨大压力下揭发了蝶衣的罪行,蝶衣也在绝望中说出了菊仙身世。菊仙上吊了。而11年后,他们最后一次合作《霸王别姬》的绝唱…… 这是由陈凯歌执导,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陈凯歌自己所说:“《霸王别姬》与我过去的影片题材不同,它充满了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只能顺着它的脉理走,拍成情节性和情感冲突比较强烈的影片”。从影像化的抽象银幕世界中抽身而出,投入到了一个浓缩着各种戏剧冲突的传奇故事中去,这样复杂的文本设置颇具匠心,也撑起了影片架构宏大的叙事野心,将微观个人情感命运投入到了宏观历史变迁的洪流中去。他选取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六个时间点作为影片叙事进程的节点: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出皇宫;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1945年抗战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文革开始;1976年文革结束。
然后,他以京剧作为主要人物活动的舞台载体并赋予影片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属性。第三,塑造出段小楼、程蝶衣和菊仙三位人物之间交织着异性和同性恋情的错综爱恨情仇关系;最后,以《霸王别姬》这一出剧目的故事内容映照影片的整体主旨,将霸王、虞姬、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等元素深度符号化,以反复比喻影片中人物命运转折与历史进程流转之间的意向和情感关系在剧中蝶衣的母亲是个妓女,在那剧中的年代有句话“戏子无情,婊子无义”。程母为送蝶衣到喜福成学戏砍去他的手指,生母砍断畸形指是肉体上的阉割是男体决裂的象征,完成了最初的、也是最具象的性别转换,是电影里的第一个性暗示。在拜师的场景中出现了唐明皇的画像,唐明皇喜听剧在皇宫里培养了梨园是京剧的祖师爷,预示着小豆子开始唱戏的命运,把人物经历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体现文学艺术与现实结合。喜福成是以当时著名京剧戏班“喜连成”为原型的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小豆子作为一个喜福成的外来者在日常中遭到小孩欺负,把母亲留下的袍子烧掉,他已经开始接受喜福成。他本是妓女的孩子可知原本他在妓院中长大,缺失安全感,对外界十分敏感。在幼时的小石头有着十分突显的霸王气质,在街上额头拍砖头救场、顶着师傅的压力帮小豆子适应训练、在小癞子和小豆子出逃的时候帮助他们,这些行为小豆子的心里留下了烙印,也是后面蝶衣执着于段小楼的原因。
在训练的时候小石头了犯错冬天被罚在雪地里跪,回屋时小豆子帮他穿衣服时小豆子只有眼神没有说话,与刚刚开始时在小豆子被欺负小石子出言帮忙时小豆子“横”形成对比,年幼时许多这样的互相帮助、相互扶持的细节是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感情基础。但这些都不足以让倔强执拗的小豆子改变,剧中的转折点是在为张公公寻找贺寿的角儿时点中小豆子说:“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你就来段思凡吧!”这句话耐人寻味,小豆子本是男儿郎怕的是夜奔,为何却让他唱思凡,可见在剧中人们都潜意识中都把小豆子当成女子,只有小豆子还记得自己是男孩,“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在以往的训练中,无论是师傅打到手废,小石头帮他洗澡时如何劝说他都记得自己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十分倔强,在被打时一声不吭打死不求饶。当小豆子答错时,师傅的脸色难看带着惩罚的意味,小石头一无既往帮小豆子救场,把烟斗捅进小豆子的嘴里搅出血以示惩罚想让小豆子免遭师傅的惩罚也是希望小豆子能记住这段戏。十三岁,错唱戏词遭小石头施虐,用烟斗搅嘴至满嘴血污。烟斗直捣口腔满嘴血污,女贞沦失初次见红,此处象征意味强烈,进一步造成小豆子性别的错乱,从这里小豆子就开始进入思凡这样的女性角色,小豆子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只有致亲致切的人才能改变,那以后他就对段小楼十分执着。
果然小豆子没有让小石头失望,之后如重生一般把思凡唱得活灵活现获得了张公公喜爱。《霸王别姬》在剧中上演了八次,第一次是小豆子出逃中路过看到别人演的《霸王别姬》他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也放不下玩伴小石头回到了喜福成,第二次是在张公公的寿宴上,他被张公公看上小豆子准备被那爷带到张公公的屋里时,在旁的小豆子与小石子还在议论着刚刚的演出,小豆子帮小石子舔眉毛丝毫没有注意到师傅与那爷商讨,关爷讨好地问:“两个孩子一块去?”接待的人十分平淡地说“老规矩了,多少年的老规矩了”“这虞姬怎么演都有一死,您说呢?”这是京剧在历史上遗留的糟粕,暗示着想要成角那有不被玷污,借古讽今如今的娱乐圈的潜规则泛滥。这也是小豆子命运的。关爷想让小豆子和小石子一起去,程母把小豆子送进戏园与“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相呼应,其实不是,两人一起去是关爷知道小豆子与小石头的关系好可以互相照顾两人,送进戏院更是一种对小豆子的保护,男孩子在妓院里是不可能存活的,同是下九流小豆子在戏院里能得到更好保护与成长。剧中的人物命运坎坷,整个剧情都是悲怆的,细细品味是有人性的光辉的。这是第三个性别嬗变受太监张公公侮,则是精神上的阉割。角色屈从了女身,最终暴虐受孕,至此,在多重折磨中完成了性别嬗变。
他对师兄段小楼也确立特别的感情,是师兄曾给弱小而又孤苦伶仃的他安全感、信任感,让他从小就有了依附感。也是,他因为过度的自卑和过度缺乏安全感,而将师兄物化了,把段小楼归为他的私人物品。剧中在段小楼与菊仙成婚后那出《牡丹亭》是重要的转折点,《牡丹亭》是官家千金对梦中书生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的故事。迷恋段小楼的程蝶衣已死,活在剧中的是虞姬程蝶衣,这时的程蝶衣已经完全沉浸在《霸王别姬》中无法走出来了。这是以抗日战争开始为背景的情节,京剧最繁华的是清末民初,在国内局势越来越动荡的影响下京剧走向了衰落。程蝶衣在1924年进入戏班民国初期成角儿,在段小楼与菊仙成婚后他的演艺生涯逐渐走向衰亡。在袁四爷捧场看戏时段小楼感到不快认为“没他四爷的捧场,咱们在北平也照样唱红”,而程蝶衣关注的是有人理解他的戏、赏识他的戏。随后便是是菊仙的出场,段小楼去花满楼里帮菊仙救场也许在玩笑中体现出那一分霸王气质是让菊仙勇于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段小楼,在段小楼喝酒时菊仙的眼神十分坚定就认定了段小楼嫁给了他。在封建社会里妓女重新嫁人是多么不可思议,是段小楼很爱她吗?在成亲时菊仙一言示弱,二言把段小楼限于情义之中,三言的逼迫才嫁入段家。
她是剧中的真霸王,聪明果断。在婚宴当晚,段小楼让程蝶衣做证婚人程蝶衣说“黄霸天和妓女的戏不会演”,那时程蝶衣还十分硬气可当段小楼牵着菊仙要走开是师哥,别走,你上哪去”“我上哪去你管得吗”“师哥,你别走,袁四爷今儿晚上请咱们过去,要栽培咱们”“姓袁的管的着姓段的吗?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让他栽培你一个人去吧”在菊仙的极力促成,在程蝶衣应下袁四爷的邀请下,段小楼结婚了,在次过程中他没有主动做过什么,一切都是顺水推舟按着旁人的推脱走,他的人生也是如此,小时街头拍砖、出于大师兄原因照顾关心小豆子、与菊仙结婚、揭发程蝶衣,像个封建社会的傀儡。使程蝶衣沉沦的是段小楼小时候霸王气质,一直执着得认定了段小楼,认定就从一而终终身不悔。在段小楼结婚时,程蝶衣是说师哥别走又说到唱戏,如果程蝶衣是执着的是段小楼,那他是要不顾一切地阻止段小楼结婚而不是转身就去了袁四爷家说戏,也许是因为段小楼结婚让他感到失望,更是因为他执着的戏里的楚霸王段小楼不是段小楼。程蝶衣在袁四爷家中帮袁四爷勾眉也是在找到戏里楚霸王。在程蝶衣回来后发现段小楼已经忘了那把剑,与菊仙结婚已成定局说出“从今往后 你唱你的 我唱我的。”在日军进城时唱的是《贵妃醉酒》便是段小楼有了新欢冷落了程蝶衣,马上又因救段小楼而给日军唱会堂唱了一出《牡丹亭》标志着程蝶衣已死,在世间只有虞姬。
在电影最后,令人在意的是最后一句台词,段小楼怅然若失却又莫名安心的那声“小豆子”,脸谱遮去他眉梢唇角的情绪,我们只能从他的眼睛和声音去猜测所想,我恍惚以为在他眼睛里看见那个瘦长身子睫毛忽闪的小师弟——不是程蝶衣也不是虞姬,只是小豆子的小师弟。这一人物实际是三个角色,小豆子活在艰苦而沉默的过去,程蝶衣活在亮丽而辛酸的当时,虞姬则活在程蝶衣身体里的一个希冀的精神世界与世隔绝且倔强悲壮。其中虞姬与程蝶衣互相倾轧,恰如灵魂与肉体,互相支撑的同时也互相损害。小豆子在烟壶烫嘴之后含血唱出那句词后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性别意识,成为了一个女子,而后成为了虞姬,将自己活进了戏里,并对自己的师兄萌生了爱意,准确地说萌生出的是虞姬对霸王的爱意,他指望在这乱世里自己能有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可以仰仗。可是段小楼他就是小石头和段小楼,从不曾变成楚霸王,恰如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虞姬不肯看清这一点直到文革批斗的火场,虞姬近乎疯癫地吼着:“连你霸王都跪下求饶了!”的时候虞姬便被这悲怆的现实狠狠捅了一刀,虞姬在程蝶衣的体内奄奄一息,多年以后,他发现自己再次唱不出“女娇娥”便意识到他身体里的虞姬死了,程蝶衣也快死了,所以他以死终结了程蝶衣和虞姬,变回了最初的小豆子——艰苦沉默的,但是拼搏挣扎努力着的,对京剧充满希望与情怀的,尚未遭到清朝的猥亵、官僚势力的威胁、抗日战争的压迫,和文化大革命折磨的小孩子。
从结局的自刎来看,京剧像是走进了末路死路,但电影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艺术,其呈现的悲剧结尾代表的不是结尾不是真实,而是警示,起的应是悲剧艺术的切实作用,发挥悲剧的价值,同时迎合审美快感。中国文化里时常体现出自杀情结,以自杀成就自身精神洁净是典型中国式审美,即使在史记记载上,虞姬也只有“歌数阙,美人和之”的情节而后世京剧则依典型审美设置“愿以君王腰间宝剑,自刎于君前。”的唱词,可见虞姬自杀不管是历史还是在这部电影里是审美大势所趋,是悲剧审美快感需求。悲剧审美快感的实质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希腊戏剧中就指出过,悲剧中的人物形象无论多么光辉生动,仍然只是现象。悲剧把个体的毁灭表演给我们看,以此引导我们离开现象而回归世界本质。所以悲剧毁灭有价值的东西,凸显的正是事物的价值甚至是提升事物的价值。程蝶衣的死提醒的是文革对艺术的伤害,敲打的是中国人“窝里斗”的民族劣根性,表达的是对京剧的重视和对京剧艺术生存的希望。引用尼采所说:艺术拯救他们,生命则通过艺术拯救他们而自救。简言之程蝶衣的自杀,则赋予了这部电影文革伤痕作品的标签、京剧艺术反思和情怀追求等更多更深层的意义。《霸王别姬》所搬演的中国历史十分的眩目。
随着小豆子的成长,观众经历了近代中国最纷乱的时代。不到三小时的影片时间内,中国江山已经数度易主。影片细心地安插了各种情节去让观众感受这段期间内政权交替的频繁,片子展现那都是中国一个个真实的年代,包括人们生活状态,京剧文化,都对中国的那些年代一个很好的复现。借助人物的命运,以小见大,窥视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霸王别姬》有着清晰的叙事框架,即学戏、从戏与最后的殉戏,而且有着连贯的叙事线:以程碟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体现蝶衣与小楼的分分合合,以历史的演进以及“霸王别姬”这出京戏为两条副线。程蝶衣生活经历的代表着京剧的兴衰史;段小楼代表着在封建社会的普通人;小四是新社会氛围下成长的社会人。程蝶衣和菊仙都把自己的世界托付在段小楼上注定是悲剧,《霸王别姬》本就是悲剧“虞姬怎么演都有一死”在颠簸的年代把自己寄托给一个普通人怎么不是一个悲剧呢。(本文非全部是原创,有三分一从百度,豆瓣等许多渠道查找资源,因文概老师要求写论文写此文)
霸王别姬 (1993)
9.6
1993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爱情 同性 / 陈凯歌 / 张国荣 张丰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