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你只看到《三国演义》的豪迈,却不知道《临江仙》的悲剧

你只看到《三国演义》的豪迈,却不知道《临江仙》的悲剧

你只看到《三国演义》的豪迈,却不知道《临江仙》的悲剧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君子如玉亦如铁。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拉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也在中国人的心中种下了一腔魂牵梦绕的壮志豪情。

当我们沉浸在小说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煮酒品茗,笑看天下英雄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象得到,那个写下《临江仙》的大诗人,那个顶着“大明第一才子”头衔的大文豪,会在凄风苦雨中走完余生。

他就是杨慎

他以风华绝代之姿入世,一曲《临江仙》成为千古绝唱,而杨慎的名字却在历史的风烟中渐行渐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也许只有读懂杨慎,你才能真正读懂这首词:

那里藏着一个人一生的无奈,也藏着一个时代的悲哀。

三国演义电视剧_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85回

01

杨慎出生在蜀地,书香门第,官宦人家。

人称“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

祖父杨春是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是四朝元老,明代大名鼎鼎的帝师杨廷和,叔父当时也为兵部侍郎,大权在握。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拼爹吗?

如此豪华的身世和背景,只要不是个傻子,“赚它一个亿”都是小目标。

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明明比你天赋高,比你家庭好,可偏偏比你还要努力,那么杨慎,就是这种人。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杨慎天生一副主角模板。

他博闻强记,发奋苦读。

十一岁,以诗成名。

十二岁作《吊古战场文》,“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一联技惊四座,成千古名句。

十三岁时,名满京城,受大学士李东阳称赏,“令受业门下”,并昵称其为“小友”。

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要不是一场无妄的火灾烧毁了他的试卷,早就金榜题名。

但是杨慎说没关系,下次我考得更好。

于是,三年后他状元及第,成为明代二百七十余年间四川唯一的状元。

24岁,放到现在也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多人还在为找一份工作碰的头破血流。那时的杨慎已经登堂入室,和自己的父亲同朝为官。

而且入仕后他没有丝毫懈怠,史书称其“无书不读”。

《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国学大师陈寅恪赞叹道:“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如果到这个时候你还以为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拼爹,那么这世上90%以上的人都洗洗睡吧。

杨慎曾这样评价自己:“一生好学穷理,老而不倦。”

这才是他毕生的写照。

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85回_三国演义电视剧

02

杨慎作为权臣之子,当朝最顶级的官二代,万众瞩目。

涉及到官场,中国人多少都有些敏感,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但是偏偏提及杨慎,大家出奇一致的点赞好评。

这不仅是因为杨慎洁身自好,更是因为从杨慎身上他们看到了中国文人代代相传,却渐渐消逝的“士”的精神。

明武宗正德皇帝是历史上最为荒淫的皇帝之一,不仅在京城专设“豹房”供淫乐,还经常大张旗鼓地挟妓而游,满天下地寻找刺激。

嚣张的时候甚至一路夺人妻女,俨然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流氓头子,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敢怒不敢言。

这时候,杨慎还是官场上的菜鸟,年轻气盛的他不顾旁人劝阻,当着皇帝的面指着鼻子骂他“荒唐顽劣”。

正德皇帝不听,他直接撂挑子不干,炒了大老板的鱿鱼,跑回老家闭门苦读。

瞧,大好前程说放弃就放弃。

那时候,杨慎的父亲贵为帝师,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照说杨慎你有权有背景又有能力,完全可以选择蛰伏,然后找准时机大展拳脚,搞不好就是下一个政坛传奇。

可偏偏有一百种变通的方法,杨慎却选择了最没有转圜余地的那一种。

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些人天生就是硬骨头,你可以将其击碎,却不能让它弯曲。

三国演义85回_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电视剧

03

杨慎的运气不错,没过几年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就把自己“作”死了。

杨慎再次被召回京城,年仅34岁的他当上了14岁的嘉靖帝的老师。

望着眼前这个恭敬地向他行师礼的少年,杨慎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因为有正德帝的“前车之鉴”,生怕嘉靖皇帝重蹈覆辙。杨慎不敢有丝毫的怠惰,对其要求异常严格。

杨慎常借讲书之机,联系朝政旁敲侧击,教育开导嘉靖帝。

今天说朝廷里的那个谁谁谁贪赃枉法,明天又借典故论某个大臣尸位素餐,尤其是经常给嘉靖帝灌输圣人之道,让他学习自省。

可惜嘉靖帝不是一个明君,他杨慎自然也做不了名臣。

在嘉靖帝看来,你杨慎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我一个皇帝用得着你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吗?

于是,性格耿直的杨慎既失欢于帝心,又结怨了权宦。

但是,对此他浑然不觉,依然我行我素。

嘉靖帝是皇室旁支,他的生父是兴献王。嘉靖皇帝继位后六天,便提出要为自己的父亲上“皇帝”尊号,引起朝堂之上的极大纷争,史称“大礼议”。

为了避讳,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主动辞官归隐,可杨慎不顾父亲劝阻,和领导正面硬刚。并且喊出了明朝历史上读书人最著名的那句口号: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好嘛,嘉靖帝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10天之内连续赏了两次廷杖,差点没把杨慎打死。最后皇帝还是不解气,一道诏书把杨慎发配到了云南。

有人说杨慎的情商太低,搞政治嘛,浑水摸鱼者如过江之鲫,水至清则无鱼。

但是,杨慎却执着地告诉世人:君子如玉亦如铁。

你可以说他情商低,但是你也应该看到他的不愿意。

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85回_三国演义电视剧

04

公元1524年,44岁的杨慎离开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次短暂的远行。

杨家世代帝师,只要皇帝消了火气,即便不能官复原职,回来不过一句话的功夫。

再不济,只要身子骨硬朗,遇上大赦,也就三年五载的事儿。

但是,皇城里的一双眼睛却弯出了一道残忍的弧度。

或许是心有所感,贬谪的途中面对着滚滚长江,杨慎写下了那首流芳百世的名篇《临江仙》。

人们纷纷表示从中看到了诗人的豪迈、旷达,但是我却看到了杨慎一生的无奈。

正当壮年,本是励精图治的时候;满腹经纶,足以报效国家。但是留给他的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也许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当初会选择急流勇退。

他的前半生过得太精彩,后半生坠落得也太仓促。

人世间的是非成败到头来,也许只不过是夕阳下的一次短暂回首,多年以后就连自己也会成为历史里的沧海一粟,最终让后人笑谈一场。

至于有生之年是否能够登临朝堂,一展抱负,杨慎早已心字成灰。

三国演义电视剧_三国演义85回_三国演义

05

后来的事情也不出杨慎所料,嘉靖朝一共有过六次大赦,杨慎皆不在其列。

明朝律法规定:罪犯年满六十岁便可以赎身返家。可无人敢在嘉靖皇帝面前为他说情。

杨慎被流放到云南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他只有在父亲杨廷和生病和去世时获准回过家乡两次。

杨慎71岁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但不久就又被千方百计拍皇帝马屁的云南巡抚王昺(bǐng)赶回了云南。

据史书记载杨慎因为年老体弱,在连日奔波中病故。

杨慎去世后,因为“戴罪之身”,家人怕官家追究,只能草草埋葬。

可即便如此,嘉靖帝依旧命人开棺验尸,师徒二人纠缠了半生的恩怨,只剩一句“青衣布袱,大为感动”。

可悲至极,也可笑至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道杨慎是否想起了那段曾经在庙堂上横冲直撞的时光,是否又会记起深宫里遇见的那个叫他老师的少年?

他可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后悔?

上一篇: 【岳飞】跋岳珂传
下一篇: 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