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姓
始祖为匡侯、匡句须,为我国当代第二百七十九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
匡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
①源自以国名为姓。据《风俗通·姓氏篇》记载,传说上古时有匡国,其后裔以国名为姓。周武王时有匡侯的后裔匡俗兄弟七人在庐山结庐而居,因此又称为匡庐山。
②源自以地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大夫名叫施孝叔,曾聘声伯的妹妹为妻,声伯曾以其妹讨好郤仇,郤仇去世后,声伯妹及她的两个
孩子一起来到施孝叔眼前,施孝叔妒意大发,把两个孩子扔在河里淹死了,声伯妹说 :“你算什么男子汉?先不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后又不能扶别人的孤儿。”说完发誓不愿与其为妻,施孝叔受此打击,十分惭愧,性情大变,变得十分乐于助人,因而威信越来越高,最后执掌鲁国国政,权倾一时。他有几个得力助手,其中有个家臣叫句须,施孝叔很信任他,派他到匡邑任县宰,颇有政声,人称匡句须。其后裔遂以其任地名匡为姓。
01
〖郡望〗
匡姓的郡望主要有晋阳县。晋阳县 :春秋时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
汉代设置县,为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02
〖堂号〗
匡姓的主要堂号有凿壁堂。凿壁堂 :汉代匡衡,幼时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所以又称“乐安堂”。
03
〖堂联〗
匡姓的堂联主要有 :结庐高隐(匡俗);凿壁偷光(匡衡)。诗说解颐(匡衡);号呼苏母(匡昕)。疏傅宸极 ;读借邻光(匡衡)。
04
〖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匡氏 11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 2 例。匡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鲁国有匡裕,任职于匡邑 ;战国时齐国有将军匡章 ;元代有沂邳东河元帅匡才 ;汉代有匡衡,东海人,善说诗 ;南齐有匡昕,庐陵人,隐士 ;明代有匡如桐,胶州人,又有诗人、名医匡愚。
05
〖人口〗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匡姓 41 人,临汾市 15 人。
06
〖供橱〗
匡姓祖宗神位供奉在洪洞大槐树景区祭祖堂五号供橱。
07
〖家谱〗
匡姓的家谱主要有 :《江苏丹阳云阳仁济匡氏家乘十二卷》(美国);《江苏无锡锡山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北图、历史所);《江苏无锡匡氏宗谱十八卷》 (北图历史所);《湖南匡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南开大学);《湖南郴桂匡氏宗谱不分卷》(吉林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