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理念
传统节日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农耕时代农耕文明的缩影,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急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日渐盛行,大有将我们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取而代之之势。人们对过圣诞节、情人节乐此不疲,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知之甚少,那份美好的节庆记忆正在逐渐消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箭在弦,刻不容缓,应该从青少年抓起。
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绍兴博物馆将开展“碧艾香蒲处处忙——岁时节庆文化体验活动之‘端午’”。老师将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现场问答和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文化习俗,以此增加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亲近感与自豪感。
2.知识目标
学习端午的由来与文化内涵
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学习端午节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制作香囊
3.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的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端午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唤起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兴趣,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参与学生:小学生20人,分为四组,每组5人。
(2)活动时间:2018年6月16日9:30——11:00
(3)活动道具准备:①PPT
②香囊制作材料包
(4)工作人员分工:讲课——胡秀苇
香囊制作指导——娄晶菁、王玲
秩序维护——王廷等
实施过程
环节一:学一学——端午的来历
同学们,欢迎来到绍兴博物馆参加岁时节庆文化体验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大家都知道哪些传统文化节日呢?
后天,5月18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就要到了,今天的课程,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聊一聊端午节。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呢,老师先要问一下大家,说道端午节,首先跳入同学们脑海里的有哪些词汇?
说的非常好,那么这些词儿都是怎么产生的,就要从端午节的来历开始说起了。
提到端午节,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大家知道是谁吗?没错,就是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知识点:
屈原:屈原本来是楚怀王手下的一名大臣,力主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颇受重用,也因此在朝中树敌,不断被进谗言,最终惨遭流放。眼见朝政败坏,屈原忧国忧民,写出了《离骚》、《九歌》、《天问》等脍炙人口的楚辞,后来秦国攻陷楚国首都,屈原痛不欲生,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百姓知道此事后,都悲痛万分,纷纷划船去江中悼念屈原。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百姓将船刻成龙的模样,同时敲锣打鼓吓走鱼虾,也就是今日的赛龙舟。他们还把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他们又怕蛟龙将饭团吃掉,就在饭团放入竹筒再投入江中,就逐渐演变成了包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由来的一种说法。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小动画加深一下大家的印象。
动画播放:端午的由来
但其实,关于端午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大家知道吗?根据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初五赛龙舟是东吴地区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而有的习俗。
知识点:
伍子胥:伍子胥可谓是和屈原有着相似的遭遇。他屡次劝吴王夫差要灭掉越国,但夫差不听,反而赐宝剑该他要他自尽,伍子胥向旁人说“死后把我的眼睛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水军入城灭吴”,之后自尽。吴王大怒,把他的遗体装入皮革,在五月初五投入钱塘将,后人将伍子胥尊为河神,还在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他。说起来,他足足比屈原早了三百年,屈原在《九歌》中,也写到了划龙舟的活动,可见端午的由来应该比屈原所在的时代更早。
不过,虽然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是屈原还是伍子胥,都是为国家而牺牲,反映出来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与实施效果:
从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入手,引出新的知识点,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两个关键人物作为端午节来历的核心进行展开讲解,以故事反映中华文化,同时穿插着动画短片加深同学的记忆,让学习更轻松更有趣。
环节二:聊一聊——端午节的习俗
了解了端午的来历之后,我们在来聊一聊端午节的习俗。
知识点:
赛龙舟:赛龙舟是古代的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重要的民俗竞技活动。龙舟江赛有着相当隆重的一时,在龙舟下水前必须要五月初一举行迎龙头的仪式,下水前还要先请水神、接龙船、祭江,才开始比赛。
包粽子:包粽子的习俗为纪念屈原而产生,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不过,不同的地区对粽子的口味有着不同的偏爱。比如,北方比较喜欢简单的甜粽子,而南方则咸、甜都有,有着丰富口味,还有许多不同的馅儿。同学们知道哪些馅儿?
除了这两个与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切关系的习俗之外,端午的很多习俗其实是与节气有关的。五月初五时至夏季,蚊虫疟疾开始横生,被视为“恶日”,所以很多习俗都是为了除病避厄。比如:
挂艾草:艾叶是一味中药,具有驱毒除瘟的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草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所以端午到来之时,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寓意辟邪除瘟。
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含有三硫化二砷的矿物,自古就用于消毒。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少量雄黄浸泡于酒中然后引用,认为可以防毒去病。
佩香囊:香囊是用各色绸布制成囊状,里面放上香料,给小孩子佩戴在身上,象征吉祥,同时驱邪。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小动画、
动画播放:端午的习俗
设计意图与实施效果:
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细化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这些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习俗是如何由来的。同时通过询问孩子对粽子口味的偏爱,唤起孩子的参与热情与兴趣。最后辅以动画,加深孩子的印象与对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三:赛一赛——知识点问答赛
教师:到这里呢,不知道大家对刚刚获得的小知识了解的如何了,接下来呢,就到了考一考大家的时间了。老师会出5个题,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答题。将答案写在题版上,当老师说举牌时,三位同学同时将手中牌子举起,答对的小组获得一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得到精美小礼品。
端午节是农历哪一天?
A.五月初三 B.五月十八 C.五月初五 D.六月初六
2.屈原是战国时期哪一国的诗人?
A.秦国 B.齐国 C.赵国 D.楚国
3.伍子胥向吴王提出要灭掉哪一国?
A.燕国 B.楚国 C.魏国 D.越国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端午习俗?
A.吃粽子 B.吃水饺 C.挂香囊 D.喝雄黄酒
以下哪一首词不是屈原所作?
A. 《九歌》B.《离骚》C.《浣溪沙》D.《天问》
设计意图与实施效果: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在课堂里就进行总结消化,同时还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组竞赛的方式以及最后的小礼物奖励能够激起学生的上进心,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保证课堂气氛活跃有趣。
环节四:做一做——端午香囊制作体验
在端午习俗中,做香囊是非常重要也是有趣的民俗活动,今天,老师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做出漂亮的香囊。
1、老师香囊制作示范
2、老师辅导学生分组制作
设计意图与实施效果:
孩子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产品,而传统手工艺正在逐渐消失。通过此环节,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体会制作这些作品的乐趣,达到沉浸式学习的效果,是对本次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升华,也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有一个更深的接触和了解。将自己所完成的作品带回家,使孩子们产生成就感,以唤起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认同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