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往事麻石街》三国名人与益阳之关羽

《往事麻石街》三国名人与益阳之关羽

《往事麻石街》三国名人与益阳之关羽三国名人与益阳之关羽 老 汉   编者按:上期《往事麻石街》“春秋阁下故人情”,作者和编者正扼腕春秋阁那副插图,说“春秋阁虽已不复存在,幸有美术家为它从后面造了个型”。

三国名人与益阳关羽

老 汉

编者按:上期《往事麻石街》“春秋阁下故人情”,作者和编者正扼腕春秋阁那副插图,说“春秋阁虽已不复存在,幸有美术家为它从后面造了个型”。未料文章一发,本栏目资深作者老汉却提供了一组“三国名人与益阳之”系列文章,其中一章就说到春秋阁,里面有一幅民国年代挪威人拍下的照片,还原了一座真真切切如假包换的春秋阁。今编辑特将“春秋阁”这章先行刊载,以飨在线网友。

大渡口的名人_大渡口历史的历史资料_大渡口历史名人

一段三国风云,一部《三国志》,极大地丰衍了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

一段三国风云,一部《三国志》,又为千年古城益阳留下了几多胜迹与传奇。

那些从一千八百年前流传至今的三国遗迹、地名、歌谣、民俗,乃至百姓的生活琐习,像雕版印刷一样,雕刻在了益阳市区的每一寸土地上,并深深地印入了益阳老百姓的心中。千百年来,益阳人的话题一直离不开这些英雄往事和人文胜迹,每每提及,便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使三国的历史人物纵情地活在这片土地上,活在后代益阳人的身边。

关羽关云长便是其中第一位。

大渡口的名人_大渡口历史的历史资料_大渡口历史名人

在益阳的三国文化中,关羽,是益阳人公认的老大。

这一点,益阳人不像其它地方的的三国文化现象,提及关羽言必谈忠义、仁孝,或英雄虎胆、招财进宝等,而是关羽切切实实在益阳的历史地位、名望和影响。

在三国文化遗迹中,“益阳十景”关羽即占其二:关濑惊湍、碧津晓渡;相关的地名则有:关公路、青龙洲、茶亭街、大渡口……;相关的古建还有:上下武庙、春秋阁、数十处关公塑像……

更可珍贵的是,益阳自明代有志以来,历代修志都有关乎关羽的记载,且有的还有雕版插图。近代以来,老益阳县的行政区域与治理格局几经变化,先后析出桃江县、宁乡、益阳市,并设立益阳专区、地区等,而这些所析出的县市、机关的益阳地区志、益阳市志、桃江县志、益阳县志等,都有关羽的载述,都没有把关羽当外人。至于三国的其他人物虽然也有,却远没有关羽多。所以,关羽是益阳三国人物中的老大。

根据笔者长期的古籍研习和实地探访,今择其要者,说说关羽在益阳的几处胜迹与典故。

(一)春秋阁

坐落在益阳五福宫旁(现市六中高中部附近)的春秋阁,有三层楼高,是清朝末年益阳的最高建筑。

也就是说,民国早期益阳还没有三层楼的建筑,尽管到处都赞美益阳十五里麻石街的繁华,但沿街建筑都是两层楼的、且是以木头为主的土木建筑,明朝留下来的最高建筑将军庙,也只有两层半。

按理说,两层半的将军庙,就能使半条街都热闹起来,且街名也叫“将军庙”,那么,三层楼的春秋阁,其热度更应超过将军庙,使一条街都热闹起来。可恰恰相反,春秋阁非但没使三堡的五福宫热闹起来,并且,还没几个人知道春秋阁是干什么的。甚至,在老益阳人的话题中也没人谈及。这个老益阳的最高建筑,竟然成了高处不胜寒的琼楼玉宇。

“不胜寒”到什么程度?首先是没人能说清它的建筑年代,每每有人问起,也只能说个大概,“是清朝吧”。其次,春秋阁是干什么的,三层楼是怎么布局或装饰的,也没人能说清。说不清,也是因为县志没记载,文史资料也很少提及。这,不能不说是当年文化人的一个疏漏。

倘是现在,不说史家方家,就是那些业余的散文家,也会把它写透写烂,更有大妈们的那些相机、手机和摄像机,会成天围着它“咔嚓”“咔嚓”……

不过,没有记载不要紧,好在当年看见过春秋阁的老人还在,相关史料也有,且最为可喜的,是笔者找到了一张挪威人拍的春秋阁旧照,并经88岁的老民警任汉良的确认,现将我的采访搜集综合整理如下:

大渡口历史名人_大渡口历史的历史资料_大渡口的名人

原来,自清朝建立以来,这座“春秋阁”便是祭祀文武两大圣人的庙堂,一楼是孔圣人,堂楣书“万世师表”,二楼是关圣人,堂楣书“忠义千秋”,三楼则是藏经阁。

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益阳城内的官吏贤达、乡绅名流都要在此排队按序,由司仪喊名上殿烧香祭祀。这在益阳官场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因为排名的顺序,磕拜的前后,决定某人在益阳的地位。不过对于市井小民来讲,倒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不关心,所以坊间对这座春秋阁便说不清,道不明了。

二楼既然是祭拜关羽,老百姓应该热衷。但上面说了,春秋阁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甚低,致使里面的关羽也受到了冷落。道理很简单,清乾隆以来,全国各地都大建文庙武庙,塑造中华的文武文化,益阳这个春秋阁与其它地方的文武庙一样,是政令的产物。是政令的产物,加之朝拜的人又只限于地方官员,所以关羽这一胜迹远没老百姓自发建立的关帝庙有人气,有香火。史载,关帝庙最多的年代,益阳城乡就128处之多。

然而,再过细一考,益阳的春秋阁却还是与关羽在益阳的故事联在一起,并且,这还是益阳一千八百年来的一个传统习俗。

春秋阁,准确的建成时间是清朝嘉庆年代。当时建好后,一年重大的祭典也就是两天,上元节末和下元节始,即正月十五和阴历十月初一。十月初一的下元节是益阳祭龙王的日子,也可理解为社稷日、丰收节。

然而,民国七年(1918年),总统徐世昌倡导“偃武修文”,于是,在国内出现了一个不成型的节日——教师节。这时的教师节是定在阴历六月六日,理由是,这是孔子晒书(简牍)的日子。于是,写春秋的孔子便成了春秋阁所供奉的另一尊偶像,其偶像摆在第一楼,并因此而增设了一个祭典日。这天,二楼的武圣关羽便“偃武”而不开门。

但由于东南亚都有祭典孔子的习惯,可他们是以孔子的生日为祭日,即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七。而益阳用的“六月六”,却有民间流行的“晒红绿”之嫌,把个老百姓晒衣服被褥的日子来祭奠孔圣人,未免太流俗。于是,到1940年,益阳也把教师节改到了阴历八月二十七这天。

可这样一改,问题来了,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全国倡导的是“修武”,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凭什么生日只祭孔子不祭关羽,要“偃武”?在强调全民守土的关键期,在益阳都组建了“童子军”的年月,不能只给孔子做生,而不给关公做生呀!

可问题又来了,孔子的生日,史书有载,关羽的生日,考遍史籍,却谁也弄不清,就连“四库全书”都没有记载,怎么办?

可世上的事,难得倒其他人,却难不倒益阳人。

有人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阴历五月十三这天,驻守益阳的关羽离开益阳去武陵(常德)打仗,临行前举一碗水与益阳的父老乡亲告别:“我今以水代酒,虽不能谋一醉,但此水可磨刀,你们可用这资水磨刀,护身立命!”说罢,便往武陵而去。

关羽去武陵打什么仗?

这里有个背景,即孙权派吕蒙统兵二万,夺取了刘备统辖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然后又派鲁肃领兵一万,屯驻益阳,并进逼武陵郡。刘备闻讯大惊,自成都亲赴公安,督促关羽率兵三万,占据武陵郡,防御东吴,进而复夺长沙、零陵和桂阳。于是,蜀吴双方陈兵于汉寿和武陵一带,一场恶战即将爆发。

大渡口的名人_大渡口历史名人_大渡口历史的历史资料

在益阳,知道单刀赴会的多,但对赴会前这场即将发生的恶仗知晓的不多。虽知晓的不多,但阴历五月十三是关帝爷的“磨刀水日”,却家喻户晓。如果这天下雨,许多人会用盆呀桶呀去接雨,说这是关帝爷赐的磨刀水。如果没下雨,则到资江打水回来磨刀,说这天磨的刀不仅锋利,且不生锈。

既然关羽在益阳有这么个“节日”,他又是在这天离开的益阳,春秋阁何不就在这天祭典关帝爷呢?于是,这一建议得到益阳官方的认可,从此阴历五月十三日,便是关帝爷的祭典日。这一认可也得到了益阳百姓的认可,作为官员,你们到春秋阁里去祭拜,我们群众则以乡镇为单位,搭起戏台唱大戏。民间这个习俗,到现在还方兴未艾。

这样,藉着给关公作祭典,偃武成了修武,很快,我们就赶跑了日本鬼子,光复了全中国。

1946年光复以后,民国政府为了尊教尊孔,明确规定,将教师节重新定位在孔子生日的9月28日,过去那个不成型的六月六,就只能晒黄绿了。由于孔子的生日与下元节十月初一相隔不远,于是,春秋阁便只定上元节、关羽磨刀水日、孔子生日为三个祭典日,下元节从此在益阳消失。这也是益阳民俗为什么有上元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而无下元节的缘故。

这以后便解放了。

1950年,春秋阁成为五福中学的初中部,“文革”期间,红卫兵在三楼的藏经阁跳“忠字舞”,因楼板年久失修,被集体的蹬脚动作而蹬塌,伤了十多名学生。1970年,该阁被整体拆除。

大渡口历史名人_大渡口历史的历史资料_大渡口的名人

(未完待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 《环球人物》王源说——《盛大的重逢》
下一篇: 宗姓来源和历史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