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有一句话:“厝角头有戏出”
这戏的主角就是——嵌瓷。
▲南澳五福庙
上图拍摄于汕头南澳总兵府附近的一个庙,与总兵府威严端肃的府衙相比,五福庙的屋脊房檐五彩缤纷、热闹非凡,这是由嵌瓷装饰的,上有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还有武将左右护驾等图案,构成这个富有生机的屋顶。
许多游客匆匆奔赴总兵府,常常忽略了平常庙宇上遗世独立的美,它不仅美而且永恒,代表的可不止建筑美学说,还有一方水土的文化底蕴。
潮学君强烈建议游客们到潮观光时,多望望庙宇、祠堂、亭台、楼阁和民居“下山虎”、“四点金”的屋脊、房檐、山墙、门楼和照壁。别样的嵌瓷之美、“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就装饰于这些角落。
清乾隆《潮州府志》中提到的“鸟革翚飞”和“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就是对潮汕民居华美装饰的赞叹。
潮汕民间建筑艺术凝结无数先人的心血和审美观念。工匠艺人们创造了潮汕古建筑装饰工艺“三绝”:石雕、木雕和嵌瓷。
嵌瓷作为“三绝”之一,作为一项潮汕民间艺术,在太阳下闪耀着炫彩斑斓且永不褪色的色彩,在历史的沉淀下绽放出它独具魅力的风采。
01何为嵌瓷
嵌瓷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瓷片为主要原料制作,通过剪裁、拼贴、镶嵌等独特技法,将零散的碎瓷片拼贴起来的手工艺术。
图源见水印
在福建、台湾也有这一装饰工艺,但都是从潮汕地区传过去的,潮州嵌瓷是全世界只在潮汕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品类。
潮汕嵌瓷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历代匠人的创造结果,也与潮汕的地理环境、人文社会、历史发展等息息相关。
潮州自古就盛产陶瓷,并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宋朝就出现了“百窑村”的现象,这就可以充分证实潮瓷往日的风采。
嵌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广东工艺美术史料》记载,嵌瓷的出现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
有传说,是灰塑艺人看到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碎瓷片被遗弃于工地,不同颜色的堆积拼接形成的五彩纷呈,让人很难不注意,形状各异的碎瓷粘贴于灰塑上,使得作品栩栩如生,于是变废为宝,贴瓷取代了传统的平面彩绘颜料,克服了灰塑作品色彩难以保持的缺陷,一种新的创意工艺由此诞生。
到了明末清初,潮州本地陶瓷业颇成熟,已有枫溪、九村、高陂等产瓷地,稳定提供的碎瓷量助推嵌瓷发展。清末,海外华侨回乡建屋,名门望族为彰显家族势力,不惜耗费巨资于修建祖屋,这里借用光绪末年新宁知县李平说的一段话 :“出洋之人多获资回华。营造屋宇, 焕然一新 ......"。
工匠艺人之间“斗艺”的风气,加速嵌瓷发展登峰造极。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汕头兴建存心善堂,善堂主事人为了激励工匠拿出真本事,也采取“斗工”形式,潮汕各地的嵌瓷名家都收到他们的邀请,前往“一逞技艺”。存心善堂的许多嵌瓷作品是吴丹成、何翔云两派竞技的心血结晶,被称为潮汕嵌瓷艺术的代表作。
▲存心善堂九龙壁 / 图源见水印
建国以后,钢筋森林逐渐代替传统建筑,嵌瓷逐渐退出民居装饰。后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嵌瓷再次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2独一无二
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同一件嵌瓷!
图源:网络
“瓦片是棱骨,水泥是肉,瓷片是外衣。”简单的十四个字就道出嵌瓷的工艺精髓。
嵌瓷的制作技艺主要分为平贴、浮雕、立雕三种。
首先塑胚胎,就是根据要制作的作品大小、形状和精细要求等塑造好大致的雏形,完成底胚造型,接着用不同的饶钳就作品需要对碎瓷片进行剪、扣,因为瓷片易碎,这一步对力度的把握有极高的要求。
然后按照造型和图案需求进行镶嵌。镶嵌时需要遵循一些既定规则以提高效率,一般遵循“由上而下、由尾到首、由低到高”的规则,而配色也是对艺人技法的一大考察。
最后还需对作品的构图、层次、色彩,以及人物的神态、动态进行调整,嵌瓷作品才算完成了。
也许看着文字描述觉得简单,实际上此工序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全都是靠手工制作,没有一件嵌瓷作品是雷同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门以“玉碎”成“瓦全”的艺术,在晚清民国孕育了吴丹成、何翔云及苏宝楼等大师,奠定了今日潮汕嵌瓷三大流派:潮阳大寮许氏、普宁赤水陈氏和潮州湖美卢氏。
普宁嵌瓷,俗称为扣饶、激饶。何翔云是清末至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嵌瓷艺术家。在普宁市及周边有陈子秋、王维中、杨清泉等人都是继承他的技艺,成为潮汕颇有名气的嵌瓷艺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传“普宁嵌瓷”代表性传承人陈宏贤也是其艺徒后裔。
▲陈宏贤
潮州著名嵌瓷老艺人苏宝楼为新修复的潮州开元寺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的屋顶留下了大量嵌瓷佳作。
其传承弟子是湖美村卢氏。目前潮州嵌瓷代表人卢芝高,他结合多位嵌瓷师傅的精华,并柔和中国人物画特色,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嵌瓷风格。潮州青龙古庙的修葺工作就是有由卢师傅和他的弟子们完成的。
▲卢芝高
在诸多艺人中脉系最为清晰的是汕头市潮南区大寮村的许氏一族。许石泉拜“嵌瓷祖师”吴丹成为师,继承和发扬光大嵌瓷艺术,不断创新。后来他把技艺传给子孙及族人。如今许少雄、许少鹏等人在不断尝试与创新中让大寮嵌瓷走向世界!
▲许少雄
▲许少鹏03厝角头有戏
潮汕嵌瓷是潮汕文化的集中体现,向我们传达了潮汕地区特有的人文习惯和生活方式。嵌瓷艺术大到宏观布局,小到一花一草,都与潮汕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传统建筑的装饰,嵌瓷承载了太多民俗风气和人居文化符号。
飞檐走壁,集天地之精气的嵌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浓得化不开的神圣,却又入寻常百姓家。
既然是潮汕乡间的瑰宝,取材自然离不开百姓们崇仰的龙凤祥兽、期盼的福禄寿安康,以及娱乐戏剧中大义凌然、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换做现在的理解,就是把十大感动人物的故事收集在素材本上,旧时没有榜样一说,但道理是一样的。
▲潮州青龙古庙/姜子牙点兵
潮汕人重血缘宗亲,在庙宇、祠堂等场所的屋脊,常用“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寓意平安、富贵、吉祥的造型;装饰脊头、屋角头多是“文武加冠”、“福禄寿”等人物造型;照壁常见的是麒麟、仙鹤、狮、象等祥兽。这些大都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多庙宇的屋脊会以龙凤嵌瓷来装饰,例如潮州青龙古庙和七圣庙的屋脊都有着“双龙”和“双凤”的嵌瓷,形成一种“龙凤呈祥”的景态。
▲潮州七圣庙 / 龙
▲普宁泥沟二房祠 / 凤
▲潮州青龙古庙 /图源见水印
采用寓意吉祥富贵的花草虫鸟来营造吉祥、长寿、如意、富裕、和谐等富有传统文化朴素情感的民间艺术氛围。传统习俗中常以公鸡寓意“一鸣惊人”,喜鹊寓意“喜报传来”,鲤鱼寓意“连年有余”。
在汕头龙湖古寨,以花草虫鸟为题材的嵌瓷作品更是极其丰富。
图源:网络
采用历史和民间传说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等来反映人民群众扬正压邪、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给人鞭策和启迪。如三国的刘关张、忠烈杨家将、封神演义的神仙、还有二十四孝等。潮剧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嵌瓷题材的来源之一,匠人一般会选用富有深刻教育意义和家喻户晓的人物来制成嵌瓷。人物嵌瓷作品形神兼备,更是应和了“厝角头有戏出”这句话。
《封神榜》张奎战杨戬
《三国演义》张飞战马超 /图源:网络
大多数嵌瓷作品不单单只是以一种题材,经常是多种题材的嵌瓷夹杂在一起。潮南大寮村有着各型各色嵌瓷作品,在这,你能够享受一场嵌瓷的视觉之宴,它被称为“嵌瓷之乡”。
▲大寮嵌瓷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当今嵌瓷作为一种艺术品,其欣赏价值也不断提高,嵌瓷的取材远远不止这些。艺人们尝试制作供陈设观赏的“嵌瓷屏画”,还有挂屏、立体件等,经人们欣赏、陈列、收藏。
在潮州嵌瓷博物馆陈列着许多精美的嵌瓷摆件。
图源:网络 04嵌瓷艺术的现状
潮汕嵌瓷工匠追求精美工巧和匠心独运,契合“工匠精神”的文化底蕴。他们以认真执着的专业态度对待嵌瓷艺术,对现实工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以及钻研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陈旭南嵌瓷作品《海魂·光辉》/图源:网络
传统工艺焕发青春,当今,匠人们尝试结合现代元素对嵌瓷进行创新,这既是一种追求完美品质的精神理念,也是一种对自己所热爱的艺术探索精神。
而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手工艺人流失及技艺的失传,再加上当地群众审美观念的转变,传统技艺大多面临发展的困境,嵌瓷技艺也不例外。
“民间手艺不代表一个个体,不是放到博物馆里面就能够保护的,它是活的。”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嵌瓷艺术代表着几代潮汕人的智慧和才能,浓缩了潮汕大地的风土人情、价值取向和文化传承,是我们中华文化瑰宝。
嵌瓷创新人陈旭南说过“用传统的语言让现在的生活空间,找回自己的文化基因。”我们不仅要保护它,更需要珍视它、感受它,让这具有浓郁文化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得以传承发展,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邱勇哲. (2016). 中国古典建筑系列:瓷美如花——潮汕嵌瓷艺术. 广西城镇建设(8), 88-94
[2]吴文轩. 《潮人文化丛书 · 潮人工艺》. 63-65
[3]应丹丹, & 王晔. (2020). “工匠精神”影响下潮汕嵌瓷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美与时代(上)(3), 4-7.
[4]《岭南风物》田丰,林有能 编
[5]童娜娜;胡俊红.潮汕嵌瓷技艺探秘[J].现代装饰(理论),2015,No.377,230-231[6]李煜铨.论潮汕嵌瓷的艺术特色与人文价值[C].汕头大学,201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