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伏波祠。 (资料图)
1100年,苏东坡遇赦后在广东的一张画像。 乔红霞 供图
登云塔是“徐闻八景”之一,雅称“雁塔嘲风”,也是徐闻古代最大的建筑物之一。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见习记者 高懿
站在琼州海峡北岸,广东省徐闻县的西南海岸向南眺望,若是晴空万里,对岸的高楼大厦依稀可见,若是月朗星稀,则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不少徐闻当地人戏称这是南方的海市蜃楼。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两千多年来,或是因为流民迁徙,或是因为官员谪贬,或是雷州半岛当地人到琼州经商谋生,或是琼州学子北上求取功名,海峡之上,舟楫不绝,人们因各种际遇往返于雷琼两地,也构成了两地共同的人文记忆。
迁徙南北渡海峡
徐闻县城南,离最近开通的徐闻港不到10公里,有一个名叫九头铺的村子,村子的公路旁边建有一座红墙碧瓦的庙宇,庙宇门楣上题“伏波庵”三个大字。从徐闻港乘船渡过海峡,自海口新海港上岸,距此不远的长流镇有个新民村,村中也有一座伏波庙。
不仅在民俗习惯上相近,琼州与徐闻两地在饮食、方言、民间文艺、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都相近相亲,这与两地人们经常走动、通婚密不可分,许多徐闻人或多或少都在海南能找到远亲。
历史上一直有不少人从海南岛迁徙徐闻,在明代尤其明显。康熙《徐闻县志》中有所反映,记载着嘉靖十一年(1532年)徐闻“集海南流民一图”。“图”是明代乡村的一个组织单位,指里甲制中的“里”。按照明代里甲制的规定,每一百一十户组成一里。
海南流民有一个“图”,说明人数十分可观,移民到达雷州半岛之后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他们不断将之前故土的生活轨迹在迁入地复制,也创造与定居地相适应的生活模式,这一过程也不断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据族谱资料,如今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麻湖村的林姓一族是在清代自琼山的白马坡迁来,而徐闻县前山镇丁村、山海村的村民是在明代从文昌迁来始居。
在徐闻县前山镇有一个名为南安村的古村落,但据《徐闻县地名志》《符氏族谱》记载,南安村古称海南村。据记载,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当地符姓始祖从文昌县翁田镇漂洋过海,举家迁移徐闻,之后还有潘姓、黄姓相继从海南迁来,故始称“海南村”。
清朝至民国,徐闻有一种说法叫“徐闻城内半文昌”,这是因为从清代初期开始,许多敢于向外闯的文昌人移居徐闻县城和海安所城,他们在这里经商置业,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当年,海南人进入徐闻城后一般都选择在文古坊、文塔坊、榕树园和武东大街一带居住,又以文古坊为多,因而文古坊一带被当地人称为“海南街”。
贬官迁客渡天堑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唐代宰相杨炎的这几句诗,倾吐了历史上多少贬官的悲剧人生,也说明了古代海南相对中原的荒僻。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苏东坡由徐闻递角场乘船渡海前往海南岛,琼州海峡迎来了它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一位文人,值得它铭记千古。
渡海中,看着南岸的山若有若无,一天仿佛慢如一年,他在《伏波将军庙碑》中说得很清楚:“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艤舟将济,眩栗丧魄。”渡过了,又觉得路程竟然很短,而且很安全,“过海无虞”。
这时苏东坡心情是郁郁不乐的,在雷州,太守张逢设酒筵相待,派士兵护送而行,在徐闻,县令冯太钧“出迎于海上”。而渡过海峡登岸,一切冷清了不少。但对苏东坡这样的人来说,豁达是应对逆境的最好方式。到驿站短暂休息的间隙,苏东坡便能指凿双泉,为当地百姓找到清甜甘泉。
历史以来的贬官迁客,甚至是元文宗图帖睦尔,经雷州半岛,渡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往往已是其人生的最低谷,毕竟再远还能贬到哪儿呢?于是,当北返再次渡过海峡,他们往往已是另一番心情与面貌。
许多官员、文人来琼无非南来一次、北返一次,只渡过两次琼州海峡,但也有一些多次穿渡海峡,“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海康县任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照磨,负责磨勘和审计工作,这一待就是8年。
徐闻南边海岸有一处海湾名为杏磊湾,古时候名为沓磊湾,有港口沓磊浦、驿站沓磊驿。“半生长以客为家,罢直初来瀚海查。始信人间行不尽,天涯更复有天涯。”在这里,范梈多次乘船渡海,并写下了《登沓磊驿楼自此渡海》的诗。
穿渡琼州海峡的历史名人,如苏东坡、李纲、赵鼎、胡铨、范梈、憨山大师、白玉蟾……留下了不朽的诗文印迹,在历史的长歌中琼州海峡也因他们而闪耀,他们也成为琼州海峡两岸人民共传的佳话。
守望相助共发展
琼州与徐闻,在古代都是“偏远蛮荒”之地,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得不到中央政权的太多关注,一旦发生灾害,往往也没有中央的太多帮助。于是,两地守望相助显得尤为重要。
自从汉朝罢弃珠崖之议后,海南基本上属于自治状态,到了梁大同(535—546)年间,因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州”。这里的“州”即崖州。这是冼夫人为海南、为国家所作的政治贡献中功劳卓著的一件事,有效地推动了海南融入中原文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寻求中央政权对海南的行政管理外,冼夫人作为岭南的实际管理者,还多次巡抚海南,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安定团结。有学者考证,冼夫人至少来过海南四次。
在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没有传入之前,海南多以薯蓣、稻米为食,但耕作技术不佳,常常会出现粮不足用的情况。苏东坡谪居儋州时就曾写:“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意即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
苏轼在《和陶劝农六首》小序中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这里的北船自然是从琼州海峡对岸运粮而来的船。在地方史志中也有多处记载,当海南出现粮荒,徐闻就作为粮食中转站发挥出巨大作用。
除了物质上的往来,两地还出现了频繁的“人才交流”。《徐闻官职志》中记录大量来琼任职的徐闻“人才”,如“陈策,岁贡,嘉靖间广东省琼州府训导”“陈公望,岁贡,嘉靖间广东省琼州府感恩县训导”“文璧,岁贡,嘉靖七年至十二年广东省琼州府琼山县训导。”除了文官,武将也不乏其人,如徐闻海安镇城内村人邓旋启, 清朝嘉庆十三年至十五年(1808-1810)任广东省崖州营守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