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一些写作的人物事例

一些写作的人物事例

一些写作的人物事例|杨震(适用话题:慎独、自律、诚实)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

|杨震(适用话题:慎独、自律、诚实)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姚崇(适用话题:廉洁、谨言慎行)

姚崇一生三次为相,地位很高,但是以身作则,生活俭朴,清正廉洁,直至生命的尽头。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正是大唐盛世,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说自己一生知止、知足,并写了一篇《遗令戒子孙文》,要求薄葬。他是这么写的:“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并要求子孙后代“汝等身殁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

他写过一篇《口箴》:“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为讥。斯言不善,千里远而。唯谨唯默,澄神之极。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言不出口,冠时之首”。

|克里斯托·莱伊恩(适用话题:自信 真理)

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有一次,他很荣幸地被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巧妙地利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的方案,当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在他们认为,用一根支柱支撑大厅太危险了,要求他多加几根柱子。可自信的设计师认为一根柱子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并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的建议。不幸的,他的固执苦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送上法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没有碰到天花板,而是相差了无法察觉的2毫米。时间飞快地流逝着,一晃三百年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消息一传出,世界各国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根神奇的支柱,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柱上的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就只需要一根支柱。

今天,能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一百年以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芝诺(适用话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帕斯卡尔(适用话题:思想)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所在。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孩子,思想的自由都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只有思想的自由才能给我们自主的选择。

上一篇: 幸姓的起源及变迁历史, 姓幸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下一篇: 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