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简介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西部为浅山丘陵,东部为广阔平原,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
全市辖九县一区,192个乡镇办,总人口8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07万人,拥有国土面积1.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1万亩,人均耕地1.5亩,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与肉类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和“夏南牛之乡”的美称。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油料生产以花生、芝麻为主,畜牧业以生猪、肉牛和家禽养殖为主,同时,还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大豆、红薯、棉花、食用菌、蔬菜、茶叶等,农业资源的多样性,构成了典型的农业大市明显特征。
驻马店市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因“旧为遂平至明港间驿马驻所”而得名;周氏、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发祥地;盘古开天地、重阳节、梁祝爱情故事、董永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邻安徽,南接信阳。豫中南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山水秀丽,气候宜人。
盘古开天地、重阳节、梁祝爱情故事、董永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2012年底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是80平方公里,2012年底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建城区常住人口有80万人。
九县一区由来
一、驿城区
明成化十年(1474),崇简王就蕃汝宁,在此设驿站,名驻马店,京汉铁路通车后形成集镇。市境原为确山县地,1949年设驻马店市,1952年撤市改镇,1953年复市,1958年再度撤市改镇,为确山县辖镇。1980年再复置驻马店市。2000年撤市设区,更名为驻马店市驿城区。
二、西平
据传西平县是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乡。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西平原有西陵亭,即西陵氏所居。因为“西陵于夷”故名西平。
三、遂平
遂平县历史渊源流长,西周为房子国;春秋时改为吴房;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北魏改遂宁县;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至今。
四、汝南
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最早记载,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这里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之后经历东汉、三国、唐、宋、元、明、清,地域范围增增减减,直至1965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增设驻马店地区,汝南县为驻马店地区辖县。
五、平舆
夏、商时期,平舆县为挚国,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古城在今西塔寺,周朝时并入沈子国。因周文王之母太任归省家书中有“平舆”抵达(即坐车平安回到娘家)字样而得名。
六、新蔡
新蔡县的由来史料记载,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代,伯夷因佐大禹治水有功,曾封于此地为吕侯国,到春秋时期,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此地,正式取名“新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统一全国,废封建设郡县,始置新蔡县。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元初始,新蔡更名新迁县。东汉建武元年复名新蔡县。自西晋至唐代初年三百余年间,新蔡县城曾屡为州、郡治所。隋开皇、仁寿年间,新蔡曾先后改称广宁、汝北县。蒙古忽必烈至元三年,省新蔡入息州。翌年11月,于县城置新蔡,兼置新蔡提领所。明洪武四年复置新蔡县至今。
七、确山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历史上被称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确山历史悠久,古为豫州地域,西周时为道国,战国时归楚城,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朗陵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北宋大中祥符5年(公元1012年)改称确山县至今。
八、上蔡
上蔡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人类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500年,史称上蔡。
九、泌阳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
十、正阳
正阳县历史悠久,在夏朝时为慎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颖川郡(郡治在禹县),西汉(公元前118年)设慎阳县,为正阳设县之始,距今2116年。南朝时改名真阳县。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避讳雍正皇帝名胤祯(音印真),因“胤祯”的“祯”与“真阳”的“真”同音,改“真”为“正”,真阳从此改名正阳。
历史沿革
1950年5月,汝南县改为汝南市。1951年4月,撤销汝南市,划出汝南县东部8个区置平舆县。
1965年7月,信阳、驻马店分治,建立驻马店专区,辖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确山、泌阳9县和驻马店镇。专员公署驻驻马店镇。
1979年11月驻马店专员公署改称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境内辖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确山、泌阳9县和驻马店市。行政公署驻驻马店市。
2000年6月,驻马店地区辖9县1市,即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和驻马店市。行政公署驻驻马店市。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原驻马店市改称驿城区。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驻马店市辖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和驿城区。市人民政府驻驿城区。
地理位置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113º10’~115º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与南阳市相连,北与周口、平顶山和漯河为界,南与信阳市毗邻。全市辖9县1区(汝南、平舆、新蔡、上蔡、西平、遂平、确山、正阳、泌阳县和驿城区)。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驻驿城区。
驻马店在河南省的位置
旅游景区
1、嵖岈山
嵖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和18个重点风景区之一。嵖岈山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毗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华夏图腾林"、"地质公园"、"西游记全书"和"东方第一社"之美誉。
2、薄山湖
薄山湖风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区。位于确山县境内,107国道西侧3公里,毗邻京广铁路。薄山湖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景区群岭苍翠,碧水千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洞庭之宏阔、西湖之秀雅、漓江之明媚,素有“天然生态公园”、“中原漓江”之美誉,是旅游、观光、避暑消夏、垂钓狩猎的理想乐园,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为《西游记》、《长征》拍摄外景地,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区。
3、铜山
位于泌阳县城东30公里处,它以山势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称,据传,张三丰曾云游到此建宫布道,数年后游武当,成为一代太极宗师。由于铜山与武当的这一渊源,在豫南有“南朝****,北谒铜峰(铜山)”之说,铜山下原有北宫、南清宫两座道观,铜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凉禅寺(佛教寺院),现南宫尚存。一山纳二教,既成为佛、道融合的象征,也成为铜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银杏、杉木、金钱豹、水獭、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等。1994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4、老乐山
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公里处,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风吹拂松林,洞内便听到松涛轰鸣,犹如虎啸而得名)。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盘,山顶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状似蛙,故名“蛤蟆泉”。山上还有宏伟的真武庙、宣坛庙、拜台宫、玄都宫,为道家福地。每年春季在此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朝拜者数以万计。
5、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泌阳县城东北72公里处,海拔983米,为天中市最高峰。白云山北麓为沙河发源地,东流入淮河,南麓为泌阳河发源地,西流入汉水达长江,故有一山两水之说。峰间有时云雾缭绕,覆盖山头,自古有“白云山戴帽”的奇观。当地有民谚:“白云山戴帽,下雨的征兆。”以瀑布和溶洞著称。
6、南海禅寺
AAAA级景区,中国最大佛教寺院。南海禅寺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东南隅,占地600余亩,宏伟壮观,工程浩繁。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三重飞檐、高大雄伟,可与全国现有佛教圣地同类建筑相媲美。
7、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余公里,建于北齐年间,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初名树佛寺,唐朝时改为资福禅寺,宋徽宗又赐名为万寿禅寺,为豫南名刹之一。寺内有一棵古柏,还有一棵隋朝千年银杏,虽经雷劈,树干已空,但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数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寺内的八卦池潭,泉水清冽,千年不竭。寺内还有鲁公祠,是为纪念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而建,当年颜真卿被淮西叛将李希烈缢死于寺内银杏树下。
8、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城西32公里,1939年,刘少奇及中共中原局机关在这里指挥中原的抗日战争。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王国华等及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经济学家斐济华曾在这里战斗或工作过。抗战期间,竹沟被誉为“小延安”、“小陕北”。纪念馆有30间故居组成,文物遗址31处。周恩来总理生前亲笔题书“竹沟革命纪念馆”。馆北3公里处为革命烈士陵园。
9、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京广铁路东侧的驿城区古城乡(原属确山县)的李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
10.天中山
原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540平方米,高3.6米,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据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另一说为古代无钟,白天的时辰只能用日影的变化来计算,汝南旧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所以称汝南为天中。“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后正式载于史籍,原因是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
11.梁祝故里
梁祝故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位于汝南梁祝(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12.宿鸭湖
1958年始建。位于汝南县城西6公里。北起玉皇庙,南至野猪岗,东临桂庄,西到别桥。水库大坝全长35.29公里,高58米,挡防浪墙长0.5米,坝顶宽4—7米,拦蓄板桥、薄山水库等上游来水,蓄水面积23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1万亩,出产的鱼达30多种,其中产量最多的是鲤鱼。
宿鸭湖于1989年重修完工后,水面开阔,风景宜人,人称北方“人造洞庭”。东岸百里长堤,柳浪翻卷;远望水天一色,云蒸霞蔚;近观碧波荡漾,鸥鹭齐飞。宿鸭湖畔名胜古迹很多,如仙女桥、壶仙观、燕亭、金城、白马将军庙等,加之西岸5万多亩森林公园的秀美景色及垂钓园、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乐设施的开发建设,慕名前来观光旅游者越来越多。
历史名人
驻马店市是中国蔡姓、江姓、沈姓、周姓、房姓、袁姓、柏姓、郎姓、和姓等众多姓氏的发祥地,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境内各种类型的自然人文古迹众多、名人贤达灿若星河。
1、嫘祖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据有关专家考证,西陵即今河南省西平县。黄帝和嫘祖等传说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孔门六贤
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七十二贤中,有今上蔡籍6人,即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恤和秦冉。
3、韩非子
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出身,因战国末期韩国北部大多被秦所占,韩非居住在今西平县境内。
4、李斯
今上蔡县人,为秦丞相,辅助秦王兼并六国统一中国,而且对秦始皇统一法律、文字和度量衡等做出巨大贡献。著有《谏逐客书》。
5、桓宽
西汉汝南郡(今上蔡县人)。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著有《盐铁论》六十篇。以对话的形式再现了当时论战的过程。
6、干宝
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今新蔡县人。晋元帝时主持修撰国史,其著作《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
7、范缜
泌阳人。南朝齐梁间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其著《神灭论》,肯定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观点,把古代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向了高峰,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8、黄宪
慎阳(今正阳城南关油厂,原为十方院即其居处遗址)人。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曾慕名,亲赴慎阳为书“汉黄叔度墓”碑五字(今字碑尚存)。
9、焦芳
(公元1434~1517年),字孟阳,明代泌阳人(今河南天中市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初年移霍州知府,擢四川提学副使,调湖广。不久,又迁南京右通政,后又迁礼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十月迁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正德四年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焦芳以阁臣之首辅佐朝纲,明太祖之后不设丞相,大学士地位相当于丞相。正德五年五月致仕(退休)。终年83岁,是明代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
10、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确山县李湾村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早年在确山领导农会运动,曾任确山县农民总指挥,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书记、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1940年被日军包围后杀害,死时年仅35岁,日军将其剖腹后肚子里仅有草根、树皮;杨靖宇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抗日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11、魏紫熙
(1915-2002)遂平县人。著名国画家,他的《黄山云海》是中国政府作为礼品赠予外国元首的赠品之一。
12、施一公
1967年生于郑州,随父母下放到汝南、驿城,在天中市度过童年的11年。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0年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特色产品
1、老鳖一特醋
老鳖一特醋,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曾因其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口味酸、香、醇、甜并有,且滴醋即酸,而名噪一时,早在1915年就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曾经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
2、泌阳花菇
香菇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珍品,泌阳花菇又是世界一绝:古代谓之"山珍",现代又赋予"植物食品顶峰"的美称。中国食用菌协会执行会长温凯曾评价:泌阳香菇甲天下。《中国食用菌》杂志总编辑张光亚评价道:泌阳花菇,中华一绝。泌阳花菇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认证,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考察验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小磨香油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小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小磨香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在我国,小磨香油的生产主要在河南驻马店。
4、十三香
“十三香”又称十全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属调味料,厨房用品,佐料。最著名的是王守义十三香。
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驻马店市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品厂,主要生产经营王守义十三香系列清真调味品。三十年来,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发展为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大型调味品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香辛料调味品生产企业。公司始创于1984年,公司占地27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注册资金8000万元,2008年年产值7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000多人,是国家银行A+级信用单位。
5、棠溪宝剑
西平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棠溪宝剑的冶炼铸剑绝技失传。1986年,失传千年的冶炼铸剑绝技再现人间,棠溪宝剑也终于在1987年恢复了生产。自唐代末期战乱沉寂了1000多年的今天,河南西平棠溪宝剑厂终将这一瑰宝重现天日,发扬光大。西平棠溪宝剑厂所铸的棠溪宝剑削铁如泥,完全具备了传统棠溪宝剑强、硬、韧、弹四大特点。并在央视7套"乡村"栏目播出。
文物古迹
1、伏羲画卦亭董永(7张)
位于上蔡县城东30公里的蔡冈。
2、正阳汉代石阙
位于正阳县城东关,俗称“望乡台”,系东汉永乐宫少府贾君墓阙,距今已有1700余年,原为母子分立的双阙,现仅存东半部。
3、西平战国冶铁遗址
位于西平县出山镇,战国时韩国著名的冶铁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冶铁遗址。
4、月旦亭
位于平舆县城关南,为东汉名士许劭、许靖兄弟品评天下人物的场所。
5、悟颖塔
位于汝南城南关外,毗邻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禅寺,建于唐朝。塔九层20米高,至今历经13次大小不同的地震,均安然无恙。一说是一位法号叫悟颖的和尚主持修建而得名,还有一说是每年夏至时,此塔无影,又叫“无影塔”。
6、大城殿
位于汝南县城北街,原名文庙,内有孔子雕像及历代知名文人牌位,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
7、天中山碑
位于汝南县城,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被困蔡州时书写了“天中山”三个大字,后来颜真卿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后世为纪念他舍生取义和精神,在汝南城内修建颜鲁公祠,将他生前亲书的“天中山”镌刻立碑。今已建成汝南县天中山公园。
8、开元寺
位于汝南县城关东北,因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而得名。现存有前后两殿。
9、普照寺塔
位于平舆县李屯集西南,建于金朝,高14米,因该塔是主寺秀公戒圆寂后,其弟子广全等人所建,又名“秀公戒和尚塔”。
10、宝严寺塔
位于西平县城东关,建于北宋末年,高28.8米,该塔自建成后,历经地震、水灾、雷击,均保持完好。
11、后龙亭
后龙亭位于汝南县龙亭街,始建时间无考,清代重修,明代崇藩王在金行宫旧址上建亭阁,称后龙亭。建筑在2米高的砖砌台基上,硬山灰筒瓦顶,长11.3米,宽10米,高3米,原是金哀宗行宫旧址。清末民国初,大部分建筑遭兵毁,仅存龙亭。抗日战争前后,亦遭兵焚,1986年于旧址上重建,为钢筋水泥结构,面积200平方米。现已建成后龙亭文化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