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推荐8篇),篇一: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提出的问题我姓郭,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姓郭的杰出的人才,为此我感到很骄傲。

篇一: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提出的问题

我姓郭,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姓郭的杰出的人才,为此我感到很骄傲。但是我一直疑惑为什么会有郭姓呢?郭姓从哪里来?我带着这个疑惑做了一份研究报告。二、调查方法

上网搜索

查找资料

3、请教家长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7位的大姓,人口偏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三。

2、姓郭的名人真多呀!有郭隗、郭泰、郭子仪……我为他们而感到骄傲。

活动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前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草书,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活动三:制作汉字印章。

汉字承载了千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一撇一捺之间,流露出豁达包容、蕴藉谦敬的感觉。

我们要传承汉字,不能让汉字的“小火车”掉队。加油!我爰汉字!

篇二: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姓是怎么来的?现在张姓在我国人口占

占弟几?姓张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问题一:

张氏县为全国第三大姓氏出自于姬姓。是轩辕黄帝后裔,少昊青杨氏之子辉,因发明弓箭被任命为管理弓箭的长官,其后人以官职为姓居

于青阳。

问题二:

如纵横家张仪,军事家张良,猛将张飞,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外交家张骞,书作文人网法家张旭,诗人名相张九龄,理学家张栻,改革家张居正,画家张择端,民族英雄张自忠,革命家张闻天等。

问题三:

张姓在我国人均占地三。

研究结论:

1、传说张性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明,大量性史改为张姓。

2、历史上姓张的名人人才辈出,如诗人名相张九龄,民族英雄张自豪,革命家张闻天…他们在各自领域散发着光芒。

3、2019年,张姓户籍排在第三。

篇三: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饶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姓氏作为十分普及的一种文化,它既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问题的提出

这一单元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是一个姓“饶”的小女孩。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饶”,这使我觉得自己姓氏十分独特也感到了好奇:“饶”姓是怎么来的?“饶”姓主要分布在哪里?历史上姓饶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饶氏起源

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六年,将饶邑这个地方赐封给其弟长安君,其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茕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

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据说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子孙。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卅白平阳、临川。

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舜帝系主支姓氐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困,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中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第四种说法: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住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围,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令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占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玮,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二)迁徙分布

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饶阳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记载:“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

饶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过2200年历史。饶姓的迁分路线始于河北饶阳(众多起源之一),继而是江西省饶州,再南迁浙江、福建、广东。有些因为华南地区山多田少,还迁往台湾一带。在上海图书馆中的饶姓家谱约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

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三)饶姓名人

饶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瑄明代,学者。

饶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四、研究结论

1、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

2、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08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3、我们这个家族是个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繁衍至今,也出了很多能人和强人。作为一个在“百家姓”排名207位,全国只有七十几万人口的“小”姓,我丝毫没有觉得它小,反而让我觉得很自豪。

篇四: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个姓汪的小男孩。根据我的了解,”汪“是一个相对来说较少的姓氏,这使我觉得自己姓氏十分独特的同事也感到了好奇:“汪”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汪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1、汪姓的由来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源流一: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罔,古国名,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汪罔氏又名防风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

源流二: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文化上汉化改姓氏,称汪氏。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

源流四: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2、历史上的汪姓人物

汪广洋、汪踦、汪华、汪伯彦、汪大燮、汪洋、汪易……

3、汪姓人物的介绍

汪广洋: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初著名诗人。官至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明朝洪武时期官员。

汪踦: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汪踦挺身保卫国家而战死。

汪华:(公元587——649年)号英发,徽州绩溪瀛州汪村绩溪人(今安徽绩溪),唐朝时期因功封越国公。

汪藻:公元1079——1154年),字彦章,饶州德兴人(今江西德兴),著名南宋文学家。

汪伯彦:(公元1071——1141年),字廷俊;祁门城里人(今安徽祁门)。著名宋朝大臣、宰相。

汪大燮:(公元1860——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大臣。

汪洋:(公元1920——2001年),陕西横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易:(公元1916——1995年),原名王善德;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汪乃贵:(公元1905——1991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少川:(公元1915——2002年),安徽金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四、研究结论

1、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当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万,列在全国第五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360百科)

2、汪姓的祖先所创造的辉煌数不胜数。丞相汪广洋、保卫国家而战死的汪踦、著名南宋文学家汪藻、陆军少将汪祖美、全国劳模汪汉国……我为自己姓汪而感到骄傲!

篇五: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在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汉字的研究。

活动一: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杨。“杨”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杨”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百度搜索。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杨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2、历史上“杨”姓名人辈出。有东汉时期名臣杨震、隋文帝杨坚、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杨玉环、南宋著名文学家杨万里。

3、杨姓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占全国人口的3。08%。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活动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活动三:自己制作印章

汉字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我爱汉字,爱这个拥有魅力的文字语言!

篇六: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板溪小学五(1)班张城鑫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就姓张,“张”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名人?现在“张”姓有多少人?带着一些疑问,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的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大名人。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的情况。

3、咨询你身边的人,比如说你的老师、同学、父母、姐姐、哥哥、朋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来源:据说“张”姓是皇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和迁移。秦汉时期,“张”姓发展迅速,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第一大姓。

历史名人:张良、张骞、张飞、张巡、张经、张仲景、张择端、张大千、张自忠、张云逸……

人口数量:据统计,2017年“张”姓人口有81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左右,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张”姓历史悠久,传说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名氏,也称张氏。

2、我国“张”姓人才辈出。有运筹帷幄的张良,有勇冠三军的张飞,有以身殉国的将领张自忠……

3、“张”姓人口数目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篇七: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发现从出,我们从小被冠姓氏,在老师的课堂上,我学习到了许多姓氏,例如黄姓、李姓、雷姓……还有没听说过的姓氏,让我开始对姓氏感兴趣,想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了解“杨”姓历史和现状。

二、调查方法

1、查找网页

2、翻阅书籍

3、询问父母

三、”杨”姓的古今

杨姓的”古”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得姓始祖

杨伯侨,又名文实,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杨姓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

杨坚在位期间,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创造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还有

杨守敬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

杨起隆清代康熙初年起义军首领等

杨姓的”今”

2017年杨姓人口3700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云南三省;这四省杨姓人口数量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30%。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特级航天员,出生于辽宁葫芦岛市,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他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杨深秀,杨锐[戊戌六君子]

杨绛[著名女作家]等等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研究结果

“杨”姓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分布广,有许多古代历史名人和现代名人,值得我们学习。

篇八:五年级下册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提出

姓氏的起源很早,很有研究价值,所以我对“张”这个姓氏展开了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张”姓的来源。

2、寻找“张”姓名人。

3、上网查阅,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4、搜集“张”姓名人的故事。

资料整理

“张”姓的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种:

1、源于姬姓。

2、出自聂姓。

3、被赐姓张。

4、源于古奚族。

姓张的名人有:汉代初期:张良;西汉:张骞;东汉:张衡、张仲景;唐:张继;张若虚……

宋朝时期,张姓人口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仅排在王、李之后,为宋朝第三大姓。

明朝时期,张姓人口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三大姓。

当代张姓已有89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4%,为现代第三大姓。

上一篇: 士是什么样的群体?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的原因
下一篇: 金沙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