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作者言 | 汪文学:学术研究的“三个阵地”

作者言 | 汪文学:学术研究的“三个阵地”

作者言 | 汪文学:学术研究的“三个阵地”学术研究犹如行军打仗,一种是打游击战,一种是打阵地战。

/ 阅贵 · 阅多彩 /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全十册)作者汪文学曾任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现任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其从1994年开始做学术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等展开研究,形成专业的学术著作、论文集,以及文献整理等成果,约十五六种。此次出版的学术作品集只选择了十种,每一本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最终形成了这套比较系统性的学术著作。

道真县历史名人_道真县高速_道真县人民政府

学术

作者将学术研究比喻成行军打仗,“以学术为职志之学者往往打的是阵地战,即以一两个学术问题为中心向周边延展,或者以一个问题为起点向前延伸。”在这套书的后记中,汪老师提及其过去二十几年的学术研究主要是打阵地战,并侧重在三个阵地上工作。今天我们将通过一段访谈录,了解他所说的三个阵地分别是哪些。

问:您在作品集的后记中提到您过去二十余年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在三个阵地上经营。您可以和读者谈谈具体是哪三个阵地吗?

我做学术研究的“三个阵地”

| 汪文学 |

过去二十多年的学术研究,我主要在三个阵地上开展工作。

我认为做学问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打游击战,一种是打阵地战。所谓打游击战,就是没有一个主导的方向,遇到一个问题就写一篇论文,或者说有一个大家讨论的时尚话题就研究一下。我不主张这样做学问。我主张做阵地战。打阵地,在一个阵地上经营好多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

这二十多年来,我主要在三个阵地上开展我的学术研究。

第一个阵地:中国传统文化

《正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

《诗性风月之光华——传统中国语境中的情爱精神研究》

……

一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最早呢,我是从正统论研究开始的。这也是我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叫《正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研究》。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角度来研究正统论,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理论讲清楚,也就把上层政治权力讲清楚了。

延伸开来,我做的第二本书是《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把上层政治权力和下层民间的人民秩序讲清楚了,才能够把整个中国社会上下层的持续的运转讲清楚,所以,《正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研究》这本书接下来,就是《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在《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这本书里,我花了比较大的篇幅讨论传统社会的夫妇关系,但是我感觉意犹未尽。

道真县高速_道真县人民政府_道真县历史名人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我们过去讨论男女关系,也就仅限于讨论夫妇关系,其实男女关系除了夫妇关系以外,还有情人关系,所以我又从这里延伸出来,大概花了五年的时间,做了一本书,叫作《诗性风月之光华》,副标题是“传统中国语境中的情爱精神研究”。这一本书四十多万字——将近五十万字,就是研究传统中国人在情爱生活当中的一些表现,由此窥探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五年时间。它就是从传统中国社会的人伦关系延伸出来的。

这本书出来之后,更进一步,我对传统中国社会的性别诗学发生兴趣,从两性关系(两性关系是一种诗意化的关系)延伸开来做性别诗学研究。所以后来在台湾出了一本书,叫作《中国古代性别与诗学研究》。这是从这一个阵地逐渐延伸开来的,这个阵地我下一步还会持续关注下去——从性别诗学(比如说)延伸开来。我现在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孤独的诗学研究”。我认为孤独是一种有诗性精神的心理状态,孤独是有诗性的,所以下一步我会做“孤独的诗学研究”这样一个题目。这是第一个阵地。

第二个阵地:汉晋文化思潮变迁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

《扬雄与六朝之学》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

……

第二个阵地,就是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

汉魏晋800年时期,整个的文化思潮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要这样发展?我大概花了三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叫《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通过尚通这样一个角度,对汉晋800年时期的文化思潮变迁的原因作一个通盘的解释。我至今还很自信地认为,只有从尚通的角度才能对这800年的文化思潮变迁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一本书里,我提出整个的魏晋之学,起于东汉,这是我的基本观点。但是这本书完成后,这一个阵地就稍微停了几年——我把精力放到其他阵地去了——后来我也捡起来再做。

随着阅读的深入和研究的深入,我在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当中提出的“魏晋之学起于东汉”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提出魏晋之学起于两汉之际,就是西汉后期、东汉前期,更具体一点说:魏晋之学,起于扬雄。由于这样一个核心观点,我又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写了另外一本书,叫《扬雄与六朝之学》。这本书是《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的一个升华。在这个阵地上,我还在继续延伸。

现在我正在做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叫作《两汉之际政治与文化的综合研究》,因为在《扬雄与六朝之学》这本书里我只研究了两汉之际的扬雄,以及两汉之际的扬雄对六朝秩序的影响。我认为两汉之际,极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转折时刻之一——第一个是殷商之际,第二个是两汉之际,第三个就是唐宋之际。这个观点没人研究过,所以现在我在研究两汉之际的王莽的政治、扬雄的思想、刘歆的学术这三者的互动影响,如何来推动两汉之际,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是从两汉之际这一块延伸出来的。

道真县高速_道真县人民政府_道真县历史名人

再进一步延伸就是两汉之际,我关注扬雄,认为他极有可能是中国文学中的古典美的建构者。我有一个基本观点:中国文学中的古典美建构于扬雄,理论阐释于刘勰的《文心雕龙》,解构于中唐的韩愈,重构于晚清民国时期的顾随。这是我对整个中国古典诗学形成的一个比较宏观的看法,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作了《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这一本书就是研究“温柔敦厚”这种中国古典诗学理想是如何建构于扬雄之手,如何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当中得到理论地、深度地、系统地诠释,是如何解构于韩愈之手,又是如何重构于晚清民国的顾随之手的。《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从(对)扬雄(的)研究延伸出来的。

关于这个阵地上的延伸,还有两个问题会提出来作为我下一步的研究:一个是研究顾随。我认为顾随这个人太重要了,但长期被人们忽略掉。知道顾随的人不多,但是说起顾随的得意门生叶嘉莹,学界一般喜欢古诗词的人都知道。我现在准备专门写一本书来研究顾随所重构的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很关注的一个话题。下一步会专门做“顾随诗学理论研究”这个课题。还是在这个阵地上,可能会延伸出来的,是关于诗歌的研究、关于诗学的研究。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我们贵州清代诗人郑珍。我的专业背景是古典文学,但是我一直比较偏向于做思想文化的研究,所以对古典诗人关注得不多。实事求是地说,我能够把一个古典诗人的诗集从头到尾地认真读一遍,并且读一遍不够,还要再读第二遍乃至于想读第三遍的诗人,就是贵州清代诗人郑珍。所以在我的研究计划里边,关于诗学研究这一块,郑珍是我下一步的重点研究对象。我也想对郑珍的诗歌进行深度地阐释。尽管我非常喜欢他,一有空就会拿出他的书来读,但老实说现在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角度,去诠释郑珍的诗歌。因为我不想做那种面上的介绍性的东西,我一定要有一个独特的角度,深入到郑珍的诗歌世界乃至于郑珍的内心世界里面,去解读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诗。

这是我的第二个阵地,就是从《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到《扬雄与六朝之学》,再到后来的《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再到现在我还想做的“孤独诗学研究”“顾随诗学研究”“郑珍诗歌研究”,都是从这条线上出来的。

第三个阵地:贵州的地域文化

《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研究》

《贵州地域文化精神研究》

《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

……

第三阵地就是研究贵州的地域文化,这个也是我最近这十多年比较关注的一个阵地。我最早做贵州地域文化、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第一本书叫《贵州古近代文学理论辑释》,是从贵州的地方文献,特别是明清的方志,明清的诗人、文人的文集里面去收集他们讨论文学问题的理论文字。我花了几年时间做了一本,但没有收集到这个作品集里面来,因为我把它看成是文献整理类的,不是专题研究。

我进入这个阵地的第二本书,也是延伸过来,还是做文献,做契约文书的整理。我做过一本《道真契约文书汇编》。道真县的一个村庄里边,两大家族从乾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两百年的经济往来文书,很成系统的有五百多份,我把这五百多份文书进行了系统的点校、整理,进行了解读,一共花了几年的时间。这个还是文献整理,也没有收入我的作品集里。

我进入这个阵地的第三本书还是文献整理,严修的《蟫香馆使黔日记》。严修,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晚清时期在贵州做了四年的学政,写了四年的日记,命名为“蟫香馆使黔日记”。我认为这个日记对研究晚清时期贵州的教育乃至于政治、经济、文化极具参考价值,但是过去没有人把它整理出来,再加上严修这个日记是用行书写的,辨认起来很困难,在学术界利用这个日记进行研究的也不多。所以我花了几年时间把《蟫香馆使黔日记》点校整理出来,这本也没有收录到作品集里面来。我关注贵州地域文化、地方文化,实则是从地方文献整理开始,包括我现在还在持续做的,《中国乌江流域民国档案丛刊》《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都是文献整理。

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之上,现在我做的,理论性的、研究性的一个东西,就是《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有个副标题,叫作“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研究”。这是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前前后后做了三年,就是研究贵州这种边缘的地理环境对文学的生产和文学传播所发生的影响。这本书做得比较厚,有四十万字左右。这是我研究贵州地域文化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专著,刚才我介绍的都是文献整理,因为我要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之上,才有这种理论的建构。

道真县人民政府_道真县历史名人_道真县高速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在做文献整理的时候,我就很关注整个贵州的地域文化的特征、地域形象的特征,所以这本书出来后,我就在两个方面相继开展工作。

一个是研究贵州地域文化精神。我们过去提贵州人文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但是我认为精神,它一定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一定是从千百年以来,老百姓心里面体现出来的,所以我要研究自古以来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贵州人,他们的精神状态、个性特征、性格特点,要把这些东西给予深度的历史学的乃至于心理学的追溯,凝练它们,概括出贵州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样是对贵州精神做追本溯源的研究。最后呢?在这个作品集里边,有一本书叫作《贵州地域文化精神研究》。

再一个,贵州形象。从过去的“夜郎自大”,到唐代的“黔驴技穷”,到我们今天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过去的贵州形象长期以来是被污名化了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就想探讨贵州形象为什么历史以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被描写是一种状态,并且是被污名化地描写。还有我们今天建构当代贵州地域文化形象,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影响力逐渐增大——这种当代的贵州形象,多彩贵州,它的内涵是什么,需要深度挖掘,所以我大概花了两年多时间,做了一本《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这本书也收到作品集里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贵州地域文化、地方文学这个阵地上创造出来的学术作品。所以过去二十几年,我在学术上都是打的阵地战,在一个阵地上经营若干年。总共就三个阵地。现在我在规划以后的学术生活,基本上还是在这三个阵地上继续延伸下去——在贵州地域文化这个研究阵地上,接下来的工作还很多。从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这个阵地上延伸出来的工作,刚才也讲了,有孤独诗学研究,有顾随诗学研究,有郑珍诗歌研究。从正统论的这个阵地延伸出来的,也有一系列的课题,最后会持续做下去。

所以回顾下来,我今天之所以能编著这个学术作品集,有十本自成体系的专题的学术著作出来,基本上就是在这三个阵地上逐渐耕耘出来的、逐渐建构起来的。

图书简介

道真县历史名人_道真县高速_道真县人民政府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全十册)作者汪文学曾任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现任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其坚持学术研究二十多年,精选部分专题学术著述形成个人学术作品集。

作品集涵盖“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汉晋文化思潮变迁”“贵州地域形象史”等多个研究专题的著述,角度新颖、内容多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古代文学,以及贵州文化、历史、地域等,极具启发价值,是理性思辨与诗性智慧的积淀之作。

道真县人民政府_道真县高速_道真县历史名人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电子书专栏

往期推荐

—END—

上一篇: 姓氏文化:吉姓
下一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在行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