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富顺城市文化资源及提升路径

富顺城市文化资源及提升路径

富顺城市文化资源及提升路径高仁按:我的工作和文字有关,这样的状态已经十余年。所以,在一边把身边的朋友当素材的同时,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

高仁按:我的工作和文字有关,这样的状态已经十余年。所以,在一边把身边的朋友当素材的同时,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也成为我笔下的素材。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句明言:热爱一座城市,首先应该热爱她的历史文化

在城市建设的千篇一律已经不断成为组团化、现代化标榜复制的当今社会,城市文化不仅仅作为文化的功能需要倍加重视,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显得更为重要: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助推器,而经济的发展又可形成其文化特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品位提升的基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形成的条件;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它对经济,尤其是对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拉动作用。同时,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从生态效益来看,城市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富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在加快城市扩张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的打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富顺文化资源的主要优势

(一)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特征。一是“井盐文化”,著名的“富世盐井”至今仍为县城一道靓丽的景观,明洪武时期,富顺因农业、盐业并举,成为四川最富庶的县份,到清朝后期,富顺年产井盐达20万吨,人口多至89.8万人,成为四川物产最丰富、人口最多的富庶县份,素有“金犍为,银富顺”之美誉。二是“儒学文化”,富顺文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29座文庙之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顺文庙仅作为州、县级庙学,其大成殿却已达七开间,重檐歇山顶覆黄瓦,设计却已达“府学”的等级(在古代,地方庙学分为三级,即:“府学”、“州学”、“县学”,其相应的文庙规模和标准也依次有别,即府学文庙比州、县学文庙规模大、标准高)。同时,在富顺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内高空横梁上,悬挂着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题写的御赐金扁,足以明证富顺儒学积淀深厚,繁荣久远。三是“豆花文化”,富顺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豆花之城,作为传统美食的富顺豆花不仅声名远播,更是已经成为富顺人内在的文化基因,豆花文化也自然成为富顺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作;四是“民俗文化”,富顺县的民俗文化种类繁多、代代传承不息,目前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33项,其中省级2项(有1项正在申报国家级),市级8项(有2项正在申报省级),县级23项。

(二)具有多元荟萃的文化构成。一是建筑文化。县城区有保存完好的富顺文庙、千佛寺等古代庙宇,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百年后街、钟鼓楼、富顺二中老校门、凤凰山庄、关刀堤、谢持故居等明清建筑,记录了城市发展的时代变迁。二是科技文化。富顺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在井盐开采中,卓筒井技术的发明,领先世界近800余年;位于县城东门的关刀堤,始建于清代,巧妙的利用了县城的地理环境和沱江流向,保护县城居民不受洪水侵袭达100余年之久,堪称古代水利工程杰作,其形似“关刀”的设计,或曾对古城后街的建筑布局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自然文化。县城三面环水,城中又有“三山一湖”巧布其间,体现了山水相融、自然和谐的古代城址布局理念。四是制度文化。富顺历史上文人辈出,被誉为“才子之乡”,古代科举制度可谓富顺显著的制度文化之一(原县政府和今夺锦洲便是当年的科举考棚);同时,富顺井盐开采始于东汉,明清最为繁荣,在漫长的手工业时代,“盐工”是盐场工人的统称,而其实际的内部分工多大20余个工种,细密的分工,也是富顺重要的的制度文化。五是精神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富顺人民凭借良好的地理耕作条件和自己的勤劳,盐业和农业并举,有“银富顺”之称,同时,产生了200余名进士。在富顺人的精神文化中,尊师重教、崇文尚学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三)拥有层出不穷的才子名人。人杰地灵的川南富顺,历来文风开化,才子辈出。据统计,自开科举取士以来,富顺共产生了238名进士,1000余名举人,仅宋一代就有进士67人之多;明朝284年间,富顺有举人474名、进士134名,占四川进士总数的十分之一;清代二百六十七年中,全县举人237名、进士37名,富顺县因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自清初开始便被誉为“才子之乡”。著名人物有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四川报业第一人的宋育仁等。及至现当代,富顺依然涌现出不少的才子名人,成为才子之乡的有力佐证。诸如:红军将领邓萍,革命烈士江竹筠、著名作曲家王锡仁,著名音乐家黎英海,著名作家陈铨、伍松乔、欧之德、廖时香、聂作平、赖雨,著名诗人张新泉、白渔、李加建、李自国、李华,著名诗评家朱先树,马列主义研究专家黄楠森,著名书画家徐寒、范芸安、郭广岚,画家赵晓东、曾高潮、朱时昔,著名摄影家刘应华、程玉杨,以及著名演员沈伐、音乐人谭维维、刘巧巧,以及世界竞标赛冠军张世洪等等不胜枚举。

二、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筹衔接的城市文化建设规划。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县城,如何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是公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但却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因此在城市总规和详规中未能将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形成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的缺位和不足。

(二)缺乏具体可感的文化视觉系统呈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新老城区除了在区域面积上逐步形成的差距外,由于缺乏统一有序的城市文化识别系统建设,老城区城市文化留存作用发挥不够,而城市新区又几乎没有在建筑设计和色彩规划上融入城市文化视觉元素。

(三)缺乏广泛认同的城市文化主题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主题与城市文化形象的推广和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富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关于城市的文化表达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或者多种表达并存,诸如: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等,虽然这些表达都有其合理性,但从城市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就显得文化主题彰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文化力的有效传播。

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议

(一)立足城市布局和谐的地理条件,加快城市文化基础建设。基于富顺县城三面环水和城中山水相融的布局,在现已形成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应结合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加快滨江路堤防建设的同时,快速推进滨江路文化走廊建设,在给市民创造宽敞休闲场地的同时,使城市自然亲水;二是加快业已规划的城市广场建设,如西湖广场、晨光广场、北湖公园广场等,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使城市拥有更多的文化载体;三是启动并加快县城玛瑙山、钟秀山、五府山健身步道及休闲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绿地,既可满足市民通行需要,更增添城市文化打造中与自然山水的依托。

(二)立足富顺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确定城市文化主题定位。由于富顺是一座有着1400余年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构成丰富,在城市文化主题的定位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长期的争论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富顺的文化特色,相反使城市文化定位长期处于一种迷茫或莫衷一是的状态,这对于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显然是不利的。建议结合富顺城市识别系统规划的形成,尽快组织有关层面论证并明确提出富顺的城市文化定位,为城市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明确基调。笔者认为,在众多的富顺文化元素中,“才子之乡”的文化主题定位或许更能体现富顺城市文化特征,一是因为这一提法有足够的史料支撑,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二是因为富顺人才辈出的事实不仅是在历史上,在现当代乃至今天,富顺都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不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均体现着富顺人民对才子之乡文化主题的发扬;三是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一个以人才立势的城市,必然是充满活力的,它不仅有光荣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所有富顺人内心的期盼和梦想。

(三)立足富顺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城市文化元素塑造。城市文化打造既需要有坚实的文化挖掘整理作为理论基础,更需要有统筹的规划和立足本土的创新手法作为实现途径。

一方面,需要对城市现有的文化承载主体赋予文化命名,比如城市广场、公园、干道、休闲走廊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传播,使城市文化元素入眼、入耳、入心。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1、关于城市广场的命名建议。一是建议将现“釜江广场”命名为“釜江才子广场”,理由是:作为城市主广场,既表达了富顺城市位于釜江的地理位置,又体现了才子之乡的城市文化主题定位;二是建议将现“罗浮洞广场”命名为“豆花文化广场”,理由是:豆花文化是富顺美食文化的代表,西湖周边也是文庙-西湖AAAA景区规划的餐饮美食区域,同时,今罗浮洞(即中岩寺)也是史上出产泉水豆花之地,相传刘伯承元帅曾在此驻扎并盛赞富顺泉水豆花;三是建议将现“西湖广场”命名为“段玉裁读书广场”或“宋育仁读书广场”,理由是:段玉裁和宋育仁两位先贤均是富顺才子的代表,著述丰富堪称典范,“玉裁”、“育仁”均有培养人才的美好寓意(育才、育人),同时,今西湖边亦有段玉裁当年读书楼遗址可循;四是建议将“晨光广场”命名为“晨光科技广场”,理由是:晨光化工研究院是国内科技领先企业,科技晨光是该院主要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科技作为文化之一重要内容,在富顺也有诸多可供呈现的内容,比如农业上的再生稻、辣椒,水利工程上的关刀堤等;五是建议将“北湖公园广场”命名为“黎英海音乐广场”,理由是:黎英海是富顺籍著名的音乐家,以其名字命名既能彰显富顺音乐人才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公园增添文化气息,便于文化塑造;五是建议将“西城文体中心广场”命名为“张世洪健身广场”,理由是:西城文体中心是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具有富顺特色的体育文化是该区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张世洪是富顺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世界竞标赛技巧冠军,其为国家争光的同时,更为富顺的全民健身运动树立了一个标高。

2、关于城市干道的命名建议。建议将“釜江大道”或S305绕线道路命名为“才子迎宾大道”,理由是:釜江大道和S305绕线作为城市对外连接的主干道,应有城市主题文化元素的融入。

3、关于休闲场地的命名建议。一是建议将“五府山烈士陵园”命名为“光第公园”或“五府英烈公园”,理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既是富顺才子的代表,也是历史上改革创新的典范,其墓园已于1983年建于五府山上,以其名字命名在于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五府山也是革命烈士陵园,亦可将其以“英烈”命名,表达后人对先辈英烈的纪念;二是建议将“滨江路”命名为“雒原记忆”,理由是:今县城滨江路一段古称“雒水”,以“记忆”方式命名有利于在该休闲长廊上打造城市文化,唤起人们对这座古老城市的美好记忆。三是建议将“玛瑙山休闲步道”命名为“玛瑙健身长廊”,理由是:该山自古便名唤“玛瑙”,玛瑙恰是一种调理和健身的矿物质原料,与养生健身的现代生活理念相得益彰;四是建议将“钟秀山公园”命名为“第一山健身步道”,理由是:钟秀山腰(今老县委内)有“第一山碑刻”,相传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史上著名书法家命名更能增添该休闲步道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塑造的关键在于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按照城市文化主题的总体要求,利用适当的表现形式,策划城市文化建设初步方案。笔者结合富顺历史文化特征,提出以下建设设想,以期对富顺城市文化元素塑造有所参考。

1、充分利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富顺城市的歌咏颂赞,打造“诗词林立”的城市文化景观。比如:西湖、玛瑙山、第一山等。

2、充分挖掘整理富顺民间民俗文化内容,借助美术创作的再现,打造“非遗景陈”的城市民俗文化体验区。比如在广场或休闲区域构建民俗文化雕塑小品,利用民间豆花制作工艺的工具进行创造性堆砌布局等。

3、充分利用富顺才子之乡丰富的才子名人资源优势,结合其文化贡献及代表著述,采用景观再现手法,打造“才子书香”的城市文化氛围。比如名人雕像、名人代表著述雕塑或园林打造等。

4、充分利用富顺城市在历史上的建筑文化资源,采用复原或者缩微等方式,打造“故景重现”的城市建筑文化。比如已经损毁不存的一些宫庙、古塔等。

5、充分利用富顺文物古迹众多的文物资源优势,采用整合、复制、迁移等方式,打造“文物展陈”的空间城市文化群落。比如富顺文庙的专业陈列、滨江路的石牌坊、实体重型文物的归类打造等。

第三,城市文化元素塑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学科庞杂,建设难度较大,特别是涉及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更需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和松散型的文化团队做支撑。所以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包括本土材料的选用,本土物件的收集,特别是本土文化人才的技能和创意等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程度上将富顺城市文化的特质以文化塑造的方式充分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内心深处。

上一篇: 打不败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下一篇: 惹不起的潮汕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