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厉害了高州!原来它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厉害了高州!原来它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厉害了高州!原来它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厉害了高州!原来它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揭阳、海丰、罗定、平海、佗城、韶关、新会、高州、连州、英德、德庆、棉湖、碣石、南雄

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古郡·高凉情

“高州”这个地名概由“ 高凉郡”演变而来。一说高凉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的高凉岭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载:“ 高凉山,本名 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凉。”高州为 南朝梁代正式命名。

历史名城

唐尧虞舜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今高州境属南交。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高州

夏、商、 周至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初至公元前256年,今高州境属 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 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高州境属桂林郡。秦亡后, 南海郡尉赵佗取桂林、象郡,称南越武王,及至西汉前期,今高州境属 南越国。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灭南越国,分其地为南海、 苍梧、郁林、 合浦、 交趾、九真、 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高州境属合浦郡高凉县。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公元147年(东汉建和元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168年(东汉, 建宁元年)改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分高凉县立高凉郡治思平县,吴又立高兴郡治广化县,俱属广州,今高州境属广州高兴郡地(高兴郡领广化、莫阳、 海安、 西平、化平五县;参照《 中国历史地图集》(右下见图册),广化在今 阳西境,莫阳在今阳春境,海安在今 恩平或台山境,西平、化平均未知所在;今高州不知具体属高兴郡何县)。

280年(西晋, 太康元年)灭吴,高凉、高兴二郡仍吴制。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

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今高州境大部属高凉郡(当时高凉郡领思平、安宁、莫阳、 罗州、西巩、平定、禽乡七县;思平在今恩平境,安宁在今阳江境,莫阳在今阳春境,罗州在今 化州境,西巩疑在今阳春境,平定、禽乡未知所在;今高州尚未知具体属何县,疑西部、西南部属罗州县);东北部属海昌郡。

齐,除西南隅属越州高兴或永宁郡外,其余同宋制。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梁大通中(公元528年),梁平俚洞置高州,州治在今 阳西县。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电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长坡旧城,属高州;同时在今化州升罗州县为罗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属罗州高兴郡;北部属泷州 梁德郡;中部、东部属高州电白郡及海昌郡,南部属高州南巴郡。

陈永定二年(558),置务德县(隋改称良德),县治今高州东岸镇良德墟旁,辖今高州北部,隶泷州梁德郡。至此,今高州中部、东部属高州电白郡,南部属高州南巴郡,西南部、西部属罗州石龙郡,北部及东北部属泷州梁德郡务德县及高州海昌郡。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隋开皇九年(589),废电白郡、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废连江、南巴二郡置连江县、南巴县,隶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凉县(今阳江西)。开皇十年(590),废高兴郡置石龙、 吴川、 茂名三县(一说开皇十八年增设茂名县),三县均隶罗州。今高州市中部、东部属电白县、南部属南巴县、西部属茂名县、北部良德县。隋大业三年(607)高州、罗州被废,复置高凉郡,治所在高凉县(今阳江西),废泷州为永熙郡。当时电白县(今高州中部、东部属之)、南巴县(今高州南部属之)、茂名县(今高州西部属之)属高凉郡,良德县(今高州北部属之)属永熙郡。

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年)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

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后梁开平元年(907)茂名县更名为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复茂名县,属南汉。

宋开宝五年(872年)州废,以县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属窦州。三年(1006年)还属高州。

元复属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来治(茂名县)。

清代沿明制此时高州府辖有 化州、茂名、 信宜、电白、吴川、 廉江(时称石城)等一州五县,属高阳雷道,府治茂名县。由于高州辖地较大,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茂名县为粤西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注:高州府不等同于今高州市。)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民国时期,撤府(高州府)留县(茂名县),茂名县即现今高州市的主体。茂名县先后隶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第七行政区、第十三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隶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

建国以后

1958年9~10月,将茂名县南部的原公馆乡和袂花乡、鳌头乡的部分地域划入茂名市;将原小良乡划入电白县;将原石鼓乡的南盛、鳌头乡的兰石和龙首乡划入 化州县。同年11月,茂名县与信宜县合并为茂信县,12月茂信县定名称高州县。

1961年4月,高州县分高州、信宜两县,高州县隶属湛江专区。

1983年,实行市带县制,高州县隶属茂名市。

1993年6月,撤县设市,高州县改为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同年12月正式举行撤县建市挂牌仪式。

九街十二巷

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高州长期来有“九街十二巷”之称,其实,“九街十二巷”的称谓在很多古老的城市都有,只是用它来形容街巷的多,高州的也是如此。以前,高州最大的街道是中山路,也叫大街。此外,有解放街(十字街),后街,北关街(含现北街和北直街),南关街,西关街,集贤街,永镇街,竹栏街,新安街,仙桂街,升平街,常平街,平江街等九街,勒古巷,天文巷,东升巷,大陵驿巷,乐义巷,马路巷,安荣巷,高第巷,赐宝巷,金刚塘巷,菠萝埗巷,镬耳巷,等等,统称十二巷。高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与这些古老的街道有一定的历史关系。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名胜古迹

01

冼太庙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冼太夫人是公元六世纪时的岭南百越族女首领,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功绩卓著,被周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更被民间尊称为“岭南圣母”,在广东、海南、东南亚等地有广泛影响。后人为纪念冼太夫人而在各地兴建了许多冼太庙,仅在茂名地区就超过200座,高州冼太庙是高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冼太庙。明初,高州府治南迁茂名城(今高州市区)后,冼太庙也隋之南迁,并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于东门之外,称高州冼太庙。

高州冼太庙主体建筑为三间四进,总面阔13.2米,进深62.2米,建筑面积826.3平方米。砖木结构,红墙绿瓦,斗拱飞檐,装饰华丽,运用彩绘、堆塑、雕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貌。

02

宝光塔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

据《高州府志》记载,建造宝光塔,共耗费白金十三万多两。这些建塔资金分摊到府属六个县衙负担,同时发动乡民捐献。

建于明代万历四年( 1576 )。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65.8 米,底层边长 5.72 米。

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塔基为须弥座,束腰部分各面均嵌有花岗岩浮雕图案 3 幅,每幅浮雕长 1.45 米,高 0.55 米。浮雕内容分别有吉祥富贵、双凤朝阳、鹏程万里、鱼跃龙门,还有独具特色的高州香蕉图等。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

两幅浮雕之间,镶嵌一块竹节形石浮雕相隔。竹节浮雕 0.55 米,宽 0.28 米。基座每角镶嵌一尊托塔力士浮雕,高 0.55 米,宽 0.38 米。托塔力士双手高擎塔身,给人以安全稳重之感。

宝光塔塔门用砖雕图案装饰,门额上方用砖雕阴文横书塔名“宝光塔”。

历经四百多年沧桑历史的古塔宝光塔,依然挺直不倒,见证了一代代的高凉儿女自强不息的人生。

03

观山寺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

观山寺群位于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清水秀,风景迷人。明代以来,这里先后建起了观山寺、玉泉寺、吕仙殿、潘仙殿、报德祠等寺庙建筑群。民国期间,又开辟了中山公园,建有中山亭、若虚亭、茂植亭、咏风亭、襟江亭、旷怡亭和断碑亭等建筑,使观山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这些建筑群体的各个不同地方,分别树有各种碑记,其中有诗碑、记事碑、记功碑、捐题碑以及各个名家题词手迹碑记等。在山上的断崖处,还有摩崖石刻,这些建筑群体和石刻群体,结构有序,典雅大方,颇有风韵。观山寺群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观山寺、玉泉寺等,但由于历遭严重破坏。目前尚存的只有玉泉寺、吕祖殿、潘仙殿、报德祠,其余的建筑被破坏拆除。但山光水色,景貌依然。

04

潘仙观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

潘仙观左面宝光古塔生辉,右面渔歌晚唱、鸟语花香。潘仙观原名为玄真观,后改清虚观,历史源远,于2004年重新规划修建。建筑面积八百多平方米,仿明清建筑风格,以四合院模式建造,雄伟壮观,古朴高雅。正殿奉道教三清天尊和潘仙冼太,面壁为栩栩如生的六十甲子神。左廊为道教文化展馆,右面为潘茂名史迹展馆,天井正中为道教祖师潘茂名雕像,门楼娇巧庄严,气宇非凡。潘茂名是道教祖师,也是历史文化名人。生于西晋太康290年,其凿石为船,救人离难,设炉炼丹,悬葫济世,造福苍生,功昭日月,流芳千古,为彰其功德,皇命封敕,以其姓氏设高凉为潘洲,建茂名县,沿流至今。

05

文笔塔

高州文笔塔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当时县举人招元傅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而且外形似笔杆,塔刹似笔锋,故称文笔塔。 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30.61 米,每层设四门,两两相对。底层正门上方有灰塑阳文横书塔名“文光塔”,塔名左方有灰塑阳文竖书日期“嘉庆二十一年建”。塔身全部用青砖叠砌,塔内为空心结构,可从底层进入塔腔内部,仰观各层至塔顶,但不能逐层攀登。

年年有例[年例]

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

清朝光绪《茂名县志》写道“二月祭祀分内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十五日为花朝……”这就是道出了高州年例习俗的真实涵义,“年年有例,岁岁有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始为“年例期”一直延至农历二月底结束,而“年例期”高州城乡到处张灯结彩,以示光景胜昔,较大的村庄举行舞狮、舞龙、游神、打醮、赏花灯、做大戏、放鞭炮、烧烟花,宴客等群众文化活动,盛况空前。高州年例一千多年来影响着茂名、湛江、化州、电白、信宜、吴川等县市以及邻近广西地区。

民国时期就有高州城“八社同庆”传为美谈,《高州民国日报》介绍,民国初年,县城北关街八社同庆之时,“楼前社、楼后社、赐宝社、怀柔社、集贤社、排后社、安荣社、金刚社进行过好大的“年例”大巡游,游神所到处,每家每户出花灯,大户人家挂灯笼,摆“天阵”、“地阵”吸引众多狮子队前来采青,场景十分热闹,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高州木偶戏

高州的历史名人_高州府历史名人_高州名人

高州木偶戏称鬼仔戏,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琢木为偶”而得名,是高州市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品种。相传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高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后经高州民间艺人不断改造、发展、加工,形成今天的木偶戏。目前,该市拥有木偶班150多个,艺人500多人,他们一年四季活跃在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为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高州也因此而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广东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

上一篇: 河南光山名人---戴锡纶生平简介及主要事迹
下一篇: 红楼梦人物关系大全图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