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开闽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
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实公
傅青银
傅氏开闽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实公(公元866年至926年),生于唐咸通丙戌年正月初五日子时,卒于后唐天成丙戌十一月初九日。夫人黄氏咸宁郡一品夫人(公元867年至930年),生于唐咸通丁亥年七月初二日,卒于后唐庚寅年九月初五日。
唐广明年间公元880年,傅实奉旨率军入闽,为开闽银青傅氏始祖,善兴公之子,灯号银青,自河南光州固始县梓里村入闽,定居南安丰州桃源(周井堡)。
傅实的重要历史贡献
1、公元885年为保泉州免受战祸免遭生灵涂炭,傅实与黄妙应寺宅互换,由泉州仁凤迁居周井堡。
2、公元885年傅实命名居地高山为葵山,借以怀念故地。为葵山山名来历,沿用至今。
3、傅实沿晋江江岸建筑顶堡、中堡、下堡三堡以驻防。顶堡、中堡、下堡地名沿用至今。
4、傅实忠于唐室,不受闽王招安,不换旌衣,改桃源周井堡三会宫为唐王宫,供奉唐太宗李世民像(僖宗皇帝御赐),并按唐制朝拜。
5、公元885年傅实迁居周井堡后,建立唐王宫供奉李世民像,每天按唐制朝拜,每年元宵节按唐朝首都长安(今西安)习俗点灯与民同乐庆祝升平,为泉州元宵点灯起源,称“泉州第一灯”,被评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6、傅实与历史名人翰林大学士韩偓同为唐朝忠臣,互为仰慕,一见如故,成为挚友,傅实于906年为避地入闽的韩偓建居室于莲花湖居住,923年为寄托后事的韩偓收埋于葵山。傅实为挚友韩偓安葬的韩偓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傅实除舍第为泉州护安院,还建莲花岩、法华寺,重修延福寺、龙兴寺等,为南安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名胜古迹。
8、傅实的后裔中出现不少像傅应嘉的抗倭英雄,当时人称“俞龙戚虎傅蛟龙”。傅蛟龙就是傅应嘉,与俞大猷、戚继光齐名。据族谱记载,有些分支甚至全部为国捐躯而终止。
9、傅实尊师倡学,其后裔有为老师养老送终且子孙后代至今仍为先辈老师扫墓的尊师典范。后裔中仅宋代载于县志的进士就有93人,为各时期的国家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10、傅实后裔在抵御外侮中发明的五祖拳“蛇脱壳”古阵法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1、傅实后裔涌现不少像傅镇等清官廉吏,其先进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楷模。
12、傅实及后裔政绩人品皆彪炳史册,朱熹为此题铭,文天祥为书"忠孝廉节"以彰之,四个大字书于傅实府第内壁,现有四卷拓稿作为傅实的传家宝仍保存完好,时代相传。
13、傅实府第武荣傅氏大宗祠被评为"福建名祠"、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南安丰州一官水石示范区、世界闽南文化展示单位、泉州信俗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示范点、南安市不可移动文物等。
14、傅实后裔聚奎楼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5、傅实后裔丰州傅氏民居被评为南安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
16、傅实供奉唐太宗李世民像的桃源宫(唐王宫)陀罗尼经幢为福建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傅实重修的莲花峰石亭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南安丰州一官水石示范区。
18、傅实次子傅居献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傅实墓及后裔傅奏启墓、傅国英墓、傅应嘉墓、傅龄墓、傅阳全墓等为南安市文保单位及三普点。
20、傅实后裔傅芙蓉宅、傅瑜梓宅等一大批古建筑被列为南安市文保单位及三普点。等等,不胜枚举。
开闽傅氏大宗祠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傅说裔孙唐威武将军节度使傅实,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奉敕率军入泉,辅助赵国公镇闽。傅实建府第于泉州仁风门外。光启元年(885年),傅实带兵驻扎武荣桃源(今南安丰州镇桃源村)周井堡,在莲花湖畔建尚书第,即今武荣傅氏大宗祠。这座南安现存传承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宗祠,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和多次的重修,所遗有价值的古迹不多,但“忠孝廉节”“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父母,守法律重师尊,爱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时行方便,广积阴功”等家训宗规,却被当成家族的无价之宝,镌刻在宗祠的醒目处。
傅氏桃源大宗祠里的一副楹联,“公侯将相忠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联魁步玉台”,道出了傅实公后裔在科举时代,簪缨昌盛、科第蝉联的盛况。宗祠内匾额林立,有状元、榜眼、探花及“三世进士”“三世七进士”“六世九进士”等数十方。据载,仅宋代,傅氏载于府、县志的进士就有93人;明朝登进士36人、举人34人;清朝登进士15人,举人76人。这样的辉煌,与傅氏族规家训中对耕读齐家、尊师兴教的重视分不开。
小编根据傅家老前辈有关资料,为缅怀先祖丰功伟绩整理成本美篇,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