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古代的端午节——最早的驱邪防疫日

古代的端午节——最早的驱邪防疫日

古代的端午节——最早的驱邪防疫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不仅在汉族文化中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也在许多少数民族甚而一些周边国家中流行。时下仍然有很多关于端午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不仅在汉族文化中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也在许多少数民族甚而一些周边国家中流行。时下仍然有很多关于端午的习俗,关于纪念屈原的故事。实际上,端午最原始的驱邪避疫的意义却鲜为人知。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便是纪念殉国忠臣屈原一说。但有学者考证,端午的民俗在先于屈原至少200多年前的先秦文献中就有广泛记载。可以明确,端午不是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而形成的节日,是先有端午,后来才有在该节日开展对一些历史英烈人物特别是屈原的纪念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产生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端午节也不例外。“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此时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礼记·月令》言:“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端午卫生防疫保健习俗

1.蓄兰沐浴《荆楚岁时记》:载有“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蓄兰沐浴是对端午节风俗最早文献载录的内容,故古代端午节又称为“浴兰节”。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中药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沐草药浴的目的不仅在于清洁,也有一定的治病作用,譬如对某些皮肤病。民谚“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防治措施。

2.挂艾草、菖蒲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是端午节流传最广的民俗。艾和菖蒲都是中药,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环境,因而衍生出“禳毒辟邪”的含义。在端午还有设置其它花草以驱邪的,如《清嘉录》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蒜头、蓬鞭等都被认为可驱鬼辟邪。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也有些地方薰苍术、白芷等中草药来避疫。

端午节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_端午节历史人物

3.采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浙江桐庐、湖北监利等地均在端午有上山“采百草”之俗。因端午前后许多草药茎叶成熟,正值采收时节,故形成此俗。

4.系百索亦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早期以此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称“百索”。五色丝象征五龙,以镇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5.佩饰后世由挂艾草和系百索衍生出种种佩饰。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端午节历史人物_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_端午节的历史人物

6.香袋又叫香囊、香包等,似也从系百索衍生而来。将单纯表厌胜的五色丝,与具有杀虫作用的中药雄黄结合起来,可更好地表达祛邪毒的意义。现在的香囊内容物已复杂得多,除雄黄外,还常装入一些苍术、白芷、菖蒲、川芎、藁本、甘松、山柰、冰片、樟脑等芳香中药,使这些药袋具有更好的祛毒防疫效果。

7.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常用来治皮肤病。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毒,饮用有一定危险性,小孩尤不宜喝,人们就改在五月五日前后以雄黄酒洒在墙壁门窗来达到驱邪杀虫的目的。

8.赛龙舟古称“竞渡”。把赛龙舟与屈原联系起来,始见于《荆楚岁时记》。书中说:“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传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揖以拯之。”但屈原之前已有竞渡这个民俗。其实曰“赛”曰“竞”,明显是体育竞赛的用词,说明龙舟活动的原意,还是为了健身以防疫。

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_端午节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历史人物

端午是各个节日中民俗花样最多的节日,各地尚有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从这些习俗看,一个核心内涵就是清洁祛毒,驱邪避害,健身禳灾。人们在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等,杀菌防,避恶去毒,并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

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纪念屈原固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但其应时而生、顺应自然的防疫理念与措施值得我们去提倡发扬。

上一篇: 《工匠精神》读书笔记系列
下一篇: 深度解读“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看后一定涨知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