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姓,始成于春秋。
黄帝时期,黄帝后裔仲雍的五代孙吴国国王名叫相,因与诸侯会盟柯山,故号柯相。吴国柯卢是柯相的曾孙,其后代遂以“柯”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柯姓在宋版《百家姓》排第164位。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姓氏源流
姓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
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
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
源于姜姓
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周庄王六年,鲁国攻卫国,夺取了卫国的柯邑。到了周庄王十二年,齐襄公姜诸儿打着为卫国讨公平的理由,与鲁国之间展开了“乾时之战”,夺回了柯邑。
为此,第二年齐、鲁两国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结果齐军在鲁国大夫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谋下大败。
周庄王八年,卫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朔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
齐襄公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共同出兵讨伐卫国,诛杀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乘此机会,齐襄公占据了卫国的柯邑,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
其后,齐襄公将柯邑封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柯氏,世代相传。
源于地名
出自春秋时期期国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原来是卫国的一个邑,还有一个大湖,称柯泽,后为齐国吞占。
源于鲜卑族
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中有柯拔氏、柯只氏、柯祗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汉姓为柯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源于地名
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柯陵,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陵,是春秋时期郑国西部地名。
源于职业
出自春秋时期职业工匠柯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战国乃至汉朝时期皆称“柯工”、或简称“柯”。柯,实际上就是斧柄。
源于羌族
出自汉朝时期羌族部落首领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汉朝时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领)的称呼“柯最”,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后来的鲜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称部落首领为“柯最”者,其后代子孙皆称柯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柯勒特氏,亦称克哷特氏。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柯勒特氏多冠汉姓为柯氏、包氏等。
迁徙分布
柯姓主源有两支,一支源起于河南,一支源起于浙江。
秦汉魏晋时,柯姓在济阳郡、齐郡、河南郡、钱塘县繁衍得格外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以此四地为主源,逐渐散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后晋天福元年,柯宝,自水沟巷分居莆阳。留居观西,下传五世,为泉州之望族。
明靖康之变后,柯姓家道衰微,不得已分散播迁。
南宋时,有兄弟三人由河南济阳府固始县相率入闽,初居于福州下大风陈张勤乡,此后分姓分居,辟地开族。长兄入辛姓,三弟入蔡姓,分居惠安、泉州一带。
次子则入柯姓,分支泉州东门外,后再分永春诗山一带。源自三千年前吴国公族的柯氏,初期繁衍故国所在地的江浙一带。
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向四面八方发展,尤其在地理优越条件下,向南播迁的最多,所以成为南方各地,特别是福建省境内的一个名门望族。
另一支先世居江西的柯姓,始祖曾任潮州太守,遇北宋金人之乱,乃隐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都良村,支派分衍,遍及闽南。
宋元乱世正是柯姓遍及江西、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南方诸多省份的重要原因。
明以后,有柯姓移居台湾。
清康熙中期,柯姓三十六始祖柯增光由江西迁河南商城,子孙散居豫皖交界处。
当代,柯姓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姓氏名人
柯维骐: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
柯劭忞:晚清进士,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
柯受良:(1953-2003)港台著名影星,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
柯蓝:1972年7月25日出生于北京,演员、主持人、模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