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端午节安康丨你还记得端午节跟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吗?

端午节安康丨你还记得端午节跟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吗?

端午节安康丨你还记得端午节跟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吗?吃粽子迎端午一年一度,粽叶飘香。说起端午节,就会想到激烈有趣的赛龙舟,内料丰富的咸香粽子,还有……

粽子端午

一年一度,粽叶飘香。说起端午节,就会想到激烈有趣的赛龙舟,内料丰富的咸香粽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历史文学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爱和恨的记录留给后人的纪念品,由于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各种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比如纪念屈原说,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后世附会"历史人物纪念说"主要有四种: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都找不到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纪念伍子胥说

春秋时期伍子胥(公元前770-前476年),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纪念孝女曹娥说

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中国各地端午习俗

国内各地

简要介绍

节日活动

江苏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主要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的五毒图、菖蒲与艾叶、挂钟馗像、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虎头鞋、戴香包等。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但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河北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山东

山东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五色线。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山西

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子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陕西

陕西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甘肃

甘肃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漳县,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四川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有端午吃包面[和饺子类似,用面皮包馅煮食]的传统,具体由来有待考证。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江西

旧时江西建昌府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湖北

湖北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市秭归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五月十五又称“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称“末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湖南

湖南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广东

广东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祭祀祖先外,还有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正午时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以及浸泡“龙舟水”、“新抱手艺”、“送灾难”的习俗。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崖州志》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台湾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台湾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烧水给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时水”洗澡。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除了各地习俗和特色饮食,各地还有各种有趣的端午节谚语:

1.“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3.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4.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5.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南方)

6.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7.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8.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上海宝山)

9.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10.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1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12.氹【dàng】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叫我去睇龙船。(广东)

13.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lóng】,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

端午节纪念人是谁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端 午 节 安 康

护肤干货、鸡汤故事

你想要的我都有~

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_端午节的人物纪念_端午节纪念人是谁

上一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下一篇: 中国哪个姓氏最牛逼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