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康
人物简介:
云南省建水县人。云南省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出身于制陶世家,13岁就随父亲学习制陶,练就了扎实的手工制陶功底,有所创新。能书会画,善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陶器的制作工艺流程。作为联合国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陈绍康正是紫陶工艺当今的“当家人”之一。
主要成就:
曾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7年三次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紫陶残帖十头综合文具获云南省创作优秀奖,
清香罐、三足笔筒先后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
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等陶器珍品被国家收藏;
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
部份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展销。
1979年、1988年先后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
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评委会授予“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向逢春
人物简介:
向逢春(1895年—1964年),建水碗窑村人,制陶世家,父亲是光绪年间的武举,后弃官回家制陶。当时建水碗窑村制陶者甚多,但数向氏所制最为精美,故有“向氏紫陶” 之称。
主要成就:
1946年蒋介石60大寿,当时云南省政府要向逢春制作高1米的“博古”花瓶和“胆”瓶各一对。据说磨光工艺一道是用白银打磨的(一般用硅石打磨),达到光可鉴人的程度,成为建水陶的绝品。
据县志载:民国22年,曾选送紫陶到美国参加“百年进步博览会”。、
1953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向逢春的作品参展,并被邀请到北京参观。
1957年向逢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他制作的紫陶大花瓶得到很高评价,从此云南建水紫陶进入全国名陶之列。
1958年向逢春被划成右派,从此再无新作。1964年病逝。
谭知凡
人物简介:
云南建水县人,工艺美术师,曾任建水县政协第六届委员。 1973年投身于工艺美术陶事业,师承誉满滇内外的陶瓷世家—老艺人向逢春之子向福功。三十余年来醉心于建水紫陶工艺美术探索,练就了深厚的功底。对紫陶的设计造型,装饰,书画有较高的造诣。其书法善行草,所画梅,兰,竹,菊自成风格。
主要成就:
1975年参与研制成功了“空心刀雕刻艺术”,使紫陶工艺流程产生了新的飞跃;
1978年参与制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大花缸;
1984年曾到云南艺术学院深造,其毕业作品成为留院珍藏品;
1987年其作品《半币壶》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被列为珍藏品;
1988年其作品《陶艺文具》荣获省级“创作设计优秀奖”;
1991年被评为“红河州首届工人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
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2007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并别云南省经委授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12月,在云南省工艺美术首届“工美杯”精品评选中,其紫陶作品荣获金奖;
2009年11月,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其紫陶作品《华夏永联》获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铜奖。
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誉为“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向炳成
人物简介:
向炳成,号曲石老农,建水贝山陶庄主人。多年从事紫陶和民间艺术的开发与研究,紫陶奇石、书法、绘画维持生计,所制紫陶、书画装裱、木座、画框、工艺锦盒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濒临灭绝的“吹鸡儿”民间工艺,他是把建水紫陶带到大洋彼岸大力宣传推介的第一个建水人。是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观赏石协会会员红河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建水县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助理工艺美术师
主要成就:
开创吹鸡儿新一派。捏制吹鸡儿上万件,2007年7月展示于云南省十一届史密森民俗艺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播使者,受到驻美大使的亲切邀请和慰问。
2006年创办贝山陶庄,专业化、规模化研究制作建水紫陶,开创通景装饰新局面,第一个成功试验“窑变”的烧成技术和搅泥彩填,搅泥彩填更是开创紫陶装饰新格局。
2007年红河电视台专题播出“玩泥巴的美术大师向炳成”。
马成林
人物简介:
马成林,彝名瓦渣波。1954年3月出生于建水县官厅少数民族聚居区,自幼酷爱民间美术。1974年进美术陶厂工作,从取泥炼泥起学习制陶各项工艺。1975年跟随民间老艺人向福功学艺,并受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杨大申老师系统指导,对制陶原理和操作实践均有有研究。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在传承古法又极富创新,在陶上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和坯体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娃儿对陶的热爱。
主要成就:
1978年省政府恢复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使用建水紫陶烧制四只大花缸,分别刊刻杜鹃、山茶、玉兰、报春四大云南名花,受托参与器型的设计与绘画装饰。其作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装饰古朴,清新。
1983年创作彝族图腾花插获百花奖。
1986年与陈绍康共同创作的“仿古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珍藏。
1993年评为工艺美术师。
1996年自建土窑(就是把传统的龙窑缩小),按土法烧造泥坯,开始了创作之路。
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2006年遇恩师杨大申与其亲密合作,在泥料的研究上、坯体的造型设计上、绘画装饰和烧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粗陶,上釉陶的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2009年多件作品入选云南省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
袁应德
人物简介: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建水紫陶研究会会员,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于紫陶极具天赋悟性,13岁即得名家向逢春之子向福功亲传陶艺,制泥、拉坯、雕刻、填泥、烧制、打磨等各道工艺无不精通,尤以拉坯最为精湛非凡。其作品造型古朴洗炼,保有“建水紫陶”传统器形的厚重典雅之美,亦有自我个性的流畅通达之神。
毕生致力于“传承延续紫陶传统工艺”,始终坚持用成品率极低的“传统土窑”烧制,追求天然偶得的“窑变”色泽,使建水紫陶特别于其它陶类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
主要成就:
中国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组于2005年以袁应德紫陶坊及袁应德本人为主体进行了《雅陶出建水》节目的摄制宣传。
2006年中国云南电视台也以袁应德为代表进行了《守望陶艺》节目的摄制宣传活动。
2007年10月其作品依据《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定(民间艺术品牌产品质量等级标准)试行草案》获“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AAA珍贵艺术品奖。
2008年9月中国云南电视网《民生关注》栏目也祥细报道了袁应德的陶艺人生。
在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评审中,《如意壶》获得金奖,《大号大号玉兰瓶》获铜奖。
2009年10月云南省第三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评审中,《茶壶套件》获银奖,《圆茗壶》获铜奖。
2009年10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画筒》获得铜奖。
在县级举办的各种艺术品评审活动中也多次获奖。
谢恒
人物简介:
1957年8月出生于云南建水,祖籍广东大埔。1998年因负责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体制改革而发现被封尘已久的建水紫陶,从此与建水紫陶结缘,并一直致力于建水紫陶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广和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现任建水县人民政府副调研究员,建水县紫陶研究会主席。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红河学院特聘教授、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工艺美术系列高评委委员。
主要成就:
编著《建水紫陶》画册,编著《建水紫陶》、《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云南省民间工艺陶瓷类大中专试用教材》《红河根艺》、《往事越千年》、《韩先成书画集》、《云南画家画红河》等专著或画册;2007年11月,紫陶作品《博古瓶》获“中国第四届工艺品博览会” 《 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荣誉;
2008年,紫陶作品《红玉兰》获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云南省首届陶艺作品展”银奖;紫陶作品《长联瑞鸟梅瓶》获云南省文产办、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
2009年3月,紫陶作品《水仙画插》入选参加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与韩国光州在韩国举办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紫陶作品《风起云生稻花香》获“第三届向逢春杯紫陶作品大赛”金奖;
紫陶作品《雾起深谷》获 “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等奖;紫陶作品《长联瑞鸟梅瓶》被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云南省代表团选中,赠送给云南代表团下榻的北京国谊宾馆,省长秦光荣为赠送仪式揭彩;
多件紫陶作品被云南省委大楼、云南海埂会议中心收购;
2009年1月,《破茧成蝶话紫陶》论文入选由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与展望” 论坛,并应邀到中国美术馆参加学术研讨会。
毛耀宏
人物简介:
红河州建水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云南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云南红河州文博协会理事。2007年参加建水首届“向逢春杯”建水紫陶大赛中,其紫陶作品获金奖,2008年参加云南省首届陶艺展其紫陶作品获金奖,2009年参加杭州“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
浪鬼
人物简介:
肖春魁(浪鬼),一个近来在建水陶艺界初展头角的年轻人,酷爱工艺美术设计制作的他,在经历了玻璃刻花、皮鞋设计制作工艺的探索后,最后在紫陶----这个泥巴的工艺里找到了展示自己天赋的天地。 1996年,他跟随建水制陶名师马成林学习陶艺。从拉坯开始一步一步学习制作,他不但努力学习、继承紫陶传统工艺制作,尤在器型设计方面勤奋钻研,掌握了一种特技制作技能,在建水紫陶的壶艺园地中,他制作的壶独具特色,每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田波
人物简介:
云南工艺美术师,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1997年-2003年一直从事美术陶瓷设计工作。2004年自主创立专业制作美术紫陶工作室。2005年成立陶茶居紫陶茗壶工作室。
主要成就:
2007年首届建水紫陶《向逢春杯》由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荣获金奖一名,铜奖一名。
2007年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首届工美杯田波设计的作品《窑变美女瓶》荣获金奖;
2008年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陶茶居记》荣获首界云南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陶艺大赛一等奖;
2008年第二届建水紫陶向逢春杯田波设计的《蒜头瓶》作品荣获金奖;
2008年为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杯”举办的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第二界“工美杯”田波设计的作品《瑞鸟长联梅瓶》再次摘得金奖,《残贴大缸》获银奖的好成绩;
2008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的“百花杯”评选中由田波设计创作的作品《斯文在兹》荣获银奖;
2009年田波作品《陶茶一味》茶盒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全国“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金奖;
2009年田波对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荣获云南红河州首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红河新发展”创业州长奖,青年创业导师;
2010年田波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创业省长奖”的殊荣。
陈学
人物简介:
陈学,生于个旧市。陈学从事微雕已20多年,早已养成了精细入微,严谨认真的习惯。作为把微雕与建水陶融合的始创者,陈学在微雕与建水陶中跨越、穿梭,如鱼得水。如今,陈学对微雕与建水陶融合领悟已达到一定高度。陈学的壶全手工制作非常缓慢,虽然只有几种壶型,但装饰不重复,一年也做不了几把,尽管价高但求购者仍是排号而等。
李勇
人物简介:
李勇,别号半根,生于云南个旧市;2000年开始接触建水紫陶;
2001年开始到陈绍康、袁应德大师们的作坊里学习了解建水紫陶的工艺流程;2004年开始学习制作全手工茶壶。所有工艺皆由自己完成。
主要成就:
2008年创办了建水第一家“建水紫陶文化馆”;
2010年创办了半根拙陶坊;
2012设计、制作、装饰的紫陶作品聚福缸在建水县“向逢春杯”比赛上荣获金奖,彩填笔筒荣获银奖。根艺茶壶获优秀奖;
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师职称。
杨春丽
人物简介:
1972年生,红河州建水县人,省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雅陶轩”创始人。出生于建水制陶世家的杨春丽自幼深受父辈影响,对建水陶文化情有独钟。在继承建水传统工艺和表现手法的同时,把现代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推动了建水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其作品雍容典雅、富丽堂皇,给人以新奇古美的艺术感受,具有较好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主要成就:
2007年12月,其建水陶作品《扁腰窑变小口梅瓶》获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大号蒜口花瓶》获铜奖。
2008年10月,《象牙黄大号蒜头瓶》获云南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工美杯”银奖;2008年11月《象牙黄画筒》获中国“百花杯”银奖。
金临安
人物简介:
金临安陶苑成立于2007年7月,秉承建水陶传统工艺,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陶苑生产以观赏、日用、陈设、收藏为主的各类花瓶、茶具、文玩小件,等陶器。深受建水陶玩家的追捧,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
主要成就:
金临安陶苑2014年“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2007年云南省第一届工美杯银奖,以后几年获铜奖、优秀奖等,
2012年第六届工美杯银奖、铜奖。
长按二维码识别,购买上等好茶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