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月五 是端午
节日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天象崇拜
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苍龙七宿处在正南中天,位置最“正”、最“中”。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仲夏端午,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意指此时龙星处在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古人认为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要进行祭祀和庆祝。
图腾祭祀
相传古代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除了划龙舟之外,吃粽子也与龙图騰信仰有关。据说古代吴越人把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投到江里去祭祀龙神。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并赠送粽子等食品表示亲情和友谊。
纪念人物
端午节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主张联合其他诸侯抵抗秦国的侵略,但遭到奸臣的诽谤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屈原在悲愤之下,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寻找屈原的遗体,但都没有找到。后来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并且把粽子、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
贰
五月五 是端午
文化传承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叁
五月五 是端午
端午习俗
01.吃粽子
淡淡粽叶,情系端午,浓浓粽香,传承文明。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神的贡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02.扒龙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03.插艾叶
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五月艾(此时正值生长旺期)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另外,也有在端午节前一天傍晚采集艾蒿,在端午节当天清晨,用加入艾蒿的水洗脸,以此寓意消除疾病。
04.饮药酒
药酒主要指菖蒲酒和雄黄酒,古人认为,端午节饮药酒可以强身健体,驱邪祈福。雄黄具有很强的毒性,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会产生剧毒砒霜,但同时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雄黄酒的制作方法是将雄黄碾碎,溶解在酒中。除了直接饮用,雄黄酒还被喷洒在房间,以避免毒虫蛇蝎的侵袭。
05.佩香囊
香囊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囊袋,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古代、现代的香囊都有被用来提神、防病等使用。“五毒”尽出,蝇虫飞动。戴个香囊,不怕五虫害,端午节佩香包,既有驱虫之用,还可作襟头点缀,祈愿整年顺遂如意。
---往期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