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历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吗?1956年专家发现包拯墓,或许能揭开答案

历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吗?1956年专家发现包拯墓,或许能揭开答案

历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吗?1956年专家发现包拯墓,或许能揭开答案包拯曾在《书端州郡斋壁》中说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绝对算得上是90后对于电视剧记忆中有着深刻意义的存在。

包拯曾在《书端州郡斋壁》中说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包拯,绝对算得上是90后对于电视剧记忆中有着深刻意义的存在。他的出现让人们第一次对衙门断案、官员的正义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更因此为不少小伙伴埋下了断案、查案的种子。可以说电视剧中塑造的包拯形象是90后对政治这个版块的萌芽教育者。

电视剧中刻画的包拯形象,如今想来还历历在目。黑面、额心的月亮,都成为代表包拯的标志。铁面无私,不爱乌纱只爱子民,是他的典型人物特性。历史中包拯的人物形象,真如电视剧中所塑造的那样断案如神,铁面无私吗?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普通的家庭养育不一样的后代

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的一个安徽合肥普通家庭,和旁人无异,自小就读书习字,将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寒窗苦读的目标和梦想。走入仕途,出任一方父母官,为这个国家做点功绩,是根植于读书人脑海中的人生价值观。

包拯普通,家境普通,长相普通,但随着学识的增加,他逐渐和同龄人拉出了差距,当别人还在埋头苦读时,28岁的他便考中了进士。

28岁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或许是大器晚成,但在中国封建社会下的科举制度中,28岁便中举却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比如我们初中时候就曾学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文章中四十几岁的范进考中了举人之后的癫狂还跃然纸上,全村人为他的狂呼还历历在目,考中举人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进士。

毕竟在北宋时期,七老八十还在考取进士的人不在少数,和他们比起来,包拯绝对可以规划为有志青年一类。不过,虽然包拯的求学之路甚是平顺,考取科举之路也走得顺当,但在做官这件事情上,却并不那么如意。

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孝悌北宋时期之根本

28岁考中进士的包拯,按照当时情况,应听从朝廷安排入朝为官了。但在接受朝廷安排官职的环节却出了问题,因包拯太过孝顺,太过念家,他几度拒绝了朝廷的安排。

最初,北宋朝廷为他安排了江西永修知县的职位,但由于他的念家他向朝廷提出申请想要一个能够在家乡办公的职位,给出的原因是父母年迈,家中无人照顾,他要照顾父母双亲。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孝悌为首的国家,朝廷对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最终同意了他的申请,为他新安排了安徽和县的工作。然而,这份工作还未实实在在开干,他就要求辞官,原因无他,父母不想他走。估计,他是北宋这段时期中,最难搞的官员了。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

本来的“听选”,即已经受职而未上任者,他又遇到双亲过世,需要为双亲守墓的理由,一直拖着不上任,最后就连他的父老乡亲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催促他快点上任,护一方百姓周全。

要说包拯的经历放在今天,绝对是妥妥的妈宝男,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可谓是完全不符合。很难将这个父母第一的男子与电视剧中的黑面包拯相联系。

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发现,不少人开始对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持怀疑态度,当然也还有不少人下定决心要把电视剧中改编的故事找出来,为大家树立一个正确偶像形象。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在所有的问题中,包拯的长相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等这些条件都不是人们最在意的,真正让人们在意的是,包拯是否是清官,是否是铁面无私的断案高手,是否是维护一方百姓的不要乌纱要民的高大形象。

铁面无私是真,爱国爱民也是真

俗话说,颜值即正义,三观跟着五官走。虽说包拯的长相并不是人们最在意的一点,但人总是难掩心中的好奇,这份好奇驱使着人们想要从外观上去看看这样的历史伟人。

脸黑如锅,额中有月,这是在1994年《七侠五义》中所塑造出来的包拯形象,自此似乎就奠定了包拯的人物形象,不论是2009年的《新包青天》中的包拯,还是2016年《五鼠闹东京》中的包拯,形象都是如此。

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不过,电视剧中的形象显然是现代人为他设计的外形,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科举制度下,需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识,还有他们的长相,能够从政之人,必定是长相端庄之人。

加之,中国本就是黄种人,黑面如锅的形象只能让人想到基因突变的理由,不然着实不明白为何在全是黄种人的世界有黑人,这不符合科学逻辑。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电视剧也许是为了让包拯的形象更加严肃。

我们再来说说包拯身边的跟班,武艺高强的展昭、军师存在的公孙策都是包拯的得力助手。然而,随着人们对包拯的疑问越来越多,这些得力助手的是否存在也成为一个谜。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不少网友根据《宋史》中的记载,发现这些人从未出现过,真正跟在包拯身边的是推官吕公孺、判官陈希亮、阳武知县王尚恭以及是右军巡判官侍其玮,这几个人和展昭、公孙策没有任何关系。

虽说外在形象和身边的团队是虚构的,但包拯的廉洁公正确实是真的,包拯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谏官,专门处罚贪官污吏。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他弹劾淮南转院按察使张可久贩卖私盐牟取暴利,而后又弹劾仁宗亲信太监闫世良的监守自盗。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他的刚正不阿。

但是,这些都只是人们在史书中发现的线索,是否有具体的实物可以证实包拯的铁面无私呢?

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1956年,考古队发现了包拯的墓穴。经过挖掘以及对陪葬品的研究,专家发现虽然电视剧中包拯的形象欺骗了我们,但是他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的人格魅力是真实的。墓穴早已被盗墓贼挖掘过了,专家分析也有可能是金兵所为,但不论如何终究墓穴是被破坏了。

不过,专家很快便发现,根据墓穴中的物品摆设情况,以及现有状况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墓穴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

结论的来源是,墓穴中的物品还原原本本地放置着,除了墓穴的围墙有盗洞,但墓穴中却并没有盗墓的痕迹,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墓穴中的陪葬品不值得一盗。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

也就是说包拯生平都十分清贫,如果不是如此,按照古人极其看重死后陪葬品的观念,绝对不可能这么寒酸。

加之,最重要的一点,专家在墓穴中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包公清廉,吾辈佩服”八个大字,足以说明包拯为官的清廉。《赞颂题名碑》中曾说:“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

其实,不论电视剧中的包拯形象是否和史书中相同,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清廉的为官者给后人带来的敬佩之意。刚正不阿的形象早已让包拯根植于人们心中,他是众人从政的标杆,刚正不阿,清廉公正,爱戴子民,这样的一方父母官如何让人不敬佩呢?

断案一一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_铁面无私名人故事_断案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

为官者就应该将百姓放在心中,将清廉公正的工作态度贯穿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为官者的初心,这才是被人们认可的好官。虽说,包拯的形象与史书中不符合,但电视中塑造的人物性格,以及为官者的状态,一直是老百姓最想要的一个为官者的正面形象。

上一篇: 【深度解读】"历史名人+"如何加出文化产业新项目?
下一篇: 《百家姓》之——成姓来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