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这是今天我们很多人会非常自豪地说起的一点。今天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商朝时就已经使用的文字,从字体上,已经由甲骨文演变成了楷书。我们现在读中国三千年前的诗歌(《诗经》中一些周代早期作品),会发现仍然是押韵的。今天中国人祭祀祖先的方式与商周时期大同小异。事实上,如果一个汉朝人在今天醒来,他会发现,这个民族的心理和处世习惯,与汉朝其实相去不远。也就是说,几千年来,中国文明总体上是独立发展的,一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而百家姓可以说是中华文明里最具有烟火气的存在,浩瀚五千年文化一脉传承,朝代更迭英雄辈出,琴棋书画文人骚客,你方唱罢我登场,哪个又不是说的是百家百姓的故事。
鄙人姓韩,故此今天来聊下百家姓中的韩姓,韩姓是韩荒氏族的族称,韩荒又作韩流。韩荒氏的远祖封豨氏最早驯化野猪,所以以此为图腾。韩荒是封豨氏和句芒氏合婚的新族,是五帝之一颛顼的祖先。韩荒族继承句芒氏发明的勾股定理观测太阳的运行。周武王的少子叔虞的后代毕万受封于韩原,其子孙遂以韩为姓。
百家姓中与韩姓有渊源的姓氏是韦姓,何姓,传说秦汉之际韩信曾藏身于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为避仇,以“韩”字半边“韦”为姓氏。相从者以“韦姓”传世。今广西僮族多韦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大家最熟悉的韩姓名人,最早春秋战国时代的韩非子,刑法之策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后世奉为“兵仙”、“战神”的韩信,名高三杰,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学贯六经百家,尤精于散文。其文雄浑雅健,气势磅礴,世称“韩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韩愈是最早提出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的道理的人,韩愈被贬潮州,走到今天陕西境内,风雪交加,心情沉重,他的侄孙韩湘(就是后来传说八仙之一,韩湘子)赶来送他,韩愈看到亲人感慨万千,当即吟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还有与岳飞齐名的韩世忠,以画马著称的唐代韩干;北宋的三朝宰相韩琦,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近代的韩复渠,将军韩先楚……
这么多韩姓名人的故事,讲也讲不完,但最让我惊奇和感动的故事有两则,分享给大家。
一是惊奇——韩愈的半副对联。
韩愈在潮州做官,穷山恶水,鳄鱼为患,并且官场腐败,社会上恶霸横行,可说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虽然想将朝政改革一下,但是独木难支,一日,他坐在书房里,批阅各地报来的灾情,又无力解决,很有感慨,因此,却有辞官不做的意思,便自撰半副对联:恶水鳄鱼,韩退之!退之!
此联一出,几百年来,无人能对,被视为罕世绝联。
光阴荏苒,时光一晃,1948年神洲大地获得解放,当时谢觉哉任人民政府内务部长,他是一个责任心极强、关心民间疾苦的好领导,他上任伊始,就到全国各地视察,有一次,谢觉哉到了潮州,当晚,他下榻在潮州市政府招待所,时他正读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愈读愈感到爱不释手,大有豁然开朗之势,想起韩愈的绝版上联,欣然以对:好书好语 谢觉哉,觉哉,于是文学大家和革命先驱,巧妙的千古携手了。
另一则是感动——“伯愈泣杖”,汉朝时候,韩伯愈最孝。一次他犯了错,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像下雨一样掉下来。母亲很奇怪地问:我过去打你,你都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母亲说:娘啊!过去您打得疼,我知母亲健康有力,所以心中欢喜:今天您杖落在我身上,我一点儿感不到疼了,我知道母亲已年老体衰,所以难过得掉泪。
发表评论